分享

声和音到底有何不同?为何说多数人只是有声无音?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德道经》为何讲大音希声,音声相和?

 读原著 2023-05-06 发布于四川
  中国乐器跟西方乐器有一个很不同的地方,——中国乐器更重不怎么容易能用耳听见,但需要用心去感悟的音,如那种绕梁三日不绝的东西,而西方乐器则注重听得见的声,就跟中国画重看不见的神韵,留白,我的成分很少,西方画则我的成分多,重看得见的色彩,内容的丰富,如出一辙。
   音跟声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这个用中国的钟来分析最容易明白。中国的钟,敲打外壁,外有声,而钟内腔还有一种用来和鸣的不容易听见的东西,那便是音。音和声彼此独立,没有干扰破坏,两者与时偕行合在一起时,韵味深长。外国的钟则不一样,多是从内壁敲,音声彼此夹杂,混淆不辨,响声如锣,很干,缺少余韵。音代表的是内在的修养,声代表的是外在的眼前实用功用,各自所重不同,也是中西文化的最大不同所在。朱慧鹏《听琴经》中就说:“大音以静为常,声不终有,希之少之,故其声者希。”《德道经》更是直接有云,“音声相和”,“大音希声”。
   《礼记·乐记》中直接道,“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关于音和声的不同,曾国藩在《冰鉴》中细致描述道——
   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 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声与音不同 。  
  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 ”,寻歇处见。  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喜如折竹当风,怒如阴雷起地,哀如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清”;为上。 
   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则贱;声雌者,如雉鸣则贵,如蛙鸣则贱。 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拍琴,上上 。“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上也,出而不返 ,荒郊牛鸣。、
  急而不达,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市井之夫,何足比较?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曲中见耳。
  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是也。
  凡人说话,是声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  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不唯雅人,兼称国士;口阔无溢出,舌尖无窕音,不唯实厚,兼获名高。
   现在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有声无音,喜张扬而无收敛,有躯壳无灵魂,喜欢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不注重看不见摸不着的,有努力而无头脑,做任何事都只求个“现买现卖,现学现用”,一切向实用看齐,向好名好虚荣好装看齐,向所谓的低级“趣味化”看齐,向所谓的急功近利“社会化”看齐,而忽视了经典文化精神的传承,道德根基的建立,人格的完善,人真性的深度澄明。整个社会的大惯性已经堕落到了只注重“眼前方便”,“现实表现”,“短期利益”等低级层次,—— 这些都是心无所归,好外放的典型表现,人们的生命常态无不是冥行妄作的忙碌不已,一生茫荡,一生大梦不醒。孟夫子警告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王阳明先生更是道,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今人于吃饭时,虽无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