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绝·吴山伍公庙】

 吴山野士 2023-05-07 发布于浙江

【七绝·吴山伍公庙】

伍公遗迹今犹在,

敬仰瞻观历史魂。

悲愤怒涛还自起,

天风古树卷浮云。

       伍公庙在吴山延伸头上,吴山以前是晒网山, 建立伍公庙后被称伍公山。有一个说是吴山是因”同音而误。只缘宋以后,山上寺庙林立。哪一个都比伍子胥来历要大。不是帝王便是仙佛。还有道是县官不如现管。伍子胥算是一个高官了,但城隍那是现管。所以吴山被称为城隍山了。而伍公山就只有伍公庙所在那一个山坡所在了。伍公山在吴山延伸头上的东面偏南,环翠楼在吴山延伸头上的东北面上。而居住在环翠楼的人只说自己住城隍山,而不说住伍公山。大概就是因为觉得伍公那官离我们有点远。所以山神不同。

       伍子胥(公元前559-公元前484),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一说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 ,一说安徽省全椒县)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伍公庙始建于春秋时期。汉司马迁《史记》称:伍子胥被赐死后,吴人怜其忠,立祠山上。吴山伍公庙在汉代就已建立,是杭州有记载的最早禅祠之一。钱塘江经常起潮,有人就将伍子胥的不平与愤怒联系起来。认为钱塘江起潮是因为伍子胥发怒的缘故。所以把伍子被视作潮神

     历史上伍公庙屡毁屡建,目前所存伍公庙为清代遗存,为杭州市文保点。整修后的伍公庙为民居式建筑,面积844平方米,形成神马门,御香殿、寝殿三进完整的建筑布局。神马门两侧立伍公庙重修碑记和伍公庙前言,御香殿两侧布置了四幅线刻古图。两侧厢房分别陈列表现伍子胥生平故事的12幅连环画。正殿正中央设神龛,上置伍子胥士大夫像,为香樟木圆雕彩绘,神龛前为樟木雕元宝座,两侧分立历代对伍子胥六次封祀祭文。潮神殿中间立伍子胥潮神青铜像于石雕水浪样式基座上,背景为"素车白马"深浮雕石刻。两侧为十八路潮神仿古壁画。伍公庙陈设设计整体风格朴素大气,与建筑风格和周边环境相和谐。【七绝·吴山伍公庙】

   伍公庙楹联:“海天色相无边界,吴楚东南第一峰。

      注:与萍乡太屏山皇觉寺山门的楹联相同。网友称大屏山但山门写的是“太屏仙山”,它有两个山门,湖南门楹联是“海天相色无边界 吴楚东南第一峰”,江西门楹联是“海天色相无边界 吴楚东南第一峰”。



忠清殿廊柱楹联:“古贤至德尊三让吴苑雄涛溯伍胥

注:这是1988年秋,中国大书法家启功先生书赠苏州的。

忠清殿门柱楹联:“千年青史鉴碧血丹心 于今告慰馨香 吴越同舟非敌国万叠银涛驰素车白马 终古奔腾潮汐 春秋故事蔚奇观

注:这是浙江省楹联研究会会长、中楹理事王翼奇先生题写的。

忠清殿后门楹联:“为民践义为国践仁千年人事鉴吴越因雨迷洲因云迷岸满地江湖湮草花


御香殿楹联:“浙水灵涛犹反复胥山精魂不消沉

——薄松涛题伍公庙

 注:河南济源济渎北海庙中有御香殿。锦州北镇庙也有御香殿。






潮神殿楹联:“大义铸心 利民利国 皆须爱英名传世 卓古卓今 惟在忠

潮神殿 殿内楹联:“生全孝 死全忠 拼此身报答君亲 忍辱含冤 志士仁人今感泣朝随潮 夕随汐 凭浩气流行江海 御灾捍患 吴山越水古英灵

注:这是清宁波知府程云俶题。

图片来自网络

     (伍公庙爱新觉罗﹒弘历联)

波濤滾滾入海門,遊人均稱子胥魂:遠聽巨浪響雷吼,近看狂潮烈馬奔:

上合蒼天分晦朔,下印後土定朝昏:吳越征戰今安在?一尊潮神留杭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