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博士交易模式。 1、坚定不移地坚持股价相对强度RPS优先一切的最基本原则。 2、必须对个股的基本面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3、必须坚持个股的正确买点。 4、必须高度重视板块效应。 为了记住这些教训,强制自己遵循以上4条,天生我程序猿必有用 二、买点案例汇总 关于买点【3、必须坚持个股的正确买点】,最权威的买点讲解当然来自于陶博士本尊。这些文章在安卓版复盘助手的【图表眼】里有收录,考虑到小程序版用户看不到这些买点案例文章,故此专门整理出来。关于买点的文章,收录的已经比较完整了,反复阅读,必有收获。以下是陶博士原文: 陶博士: 在RPS股价相对强度优先一切的原则下,我最喜欢的第一买点是经过充分调整之后的第一个启动的口袋支点。如果错过第一买点,我后面可能会考虑首次下10日线、20日线和50日线的买点,前提是之前的买点必须已经证明是成功的。例如之前的买点买入之后,至少有15%-20%左右的涨幅。 对于已经最大涨幅已经超过一倍的N倍股的回踩买点,可以依次考虑首次下50日线之后,首次下120日线之后,首次下200日线之后的买点。中长线的买点不常有的,能够耐心等待的人就更少了。 肯定有人会问,我如果在首次下10日线或者首次下20日线的时候,买入之后,股价没有向上涨,反而是向下滑向了50日线,怎么办? 我历史上的操作,大概率是止损卖掉了。如果首次下10日线或者首次下20日线的时候的买点是错误的,那么首次50日线附近的买点,我就选择放弃了。换句话说,只有首次下10日线或者首次下20日线的时候的买点,被证明是正确的(就是买入之后迅速向上脱离持仓成本),我才会考虑后来的首次50日线附近的买点。更进一步讲,只有首次50日线下方的买点,被证明是正确的买点之后(就是买入之后不需要止损,且迅速向上脱离持仓成本),我才会考虑后来的首次120日线下方的买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