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2142 前天、昨天、今天……

 读书当玩 2023-05-07 发布于湖南

前天,看了一张朋友五四青年节发的一组老照片。

对其中一张原分局检察院合影的照片发生了兴趣。

放大看了,那大约是1982年,或者是1983年时的照片。

那时检察院没有专门制服,检察院的同志穿的是老式白衣蓝裤,男大檐帽,女无檐帽的公安制服。

照片中多是熟悉的人与面熟的人。

当时,我在分局教育办工作。教育办与检察院在一栋楼。这栋楼,是大家管这三栋黄色的小楼,叫做“三栋庙”(原来分局领导住房,后临时改成办公室楼)。

教育办与检察院,靠分局大楼这边的第一栋。

检察院在楼下,教育办在楼上。

人老了,对原来的人与事,有了特别的怀念。

在这张老照片上来回找发照片的朋友。

一排排的找,一张张面孔找,找了两回,见到好多很熟悉的面孔。

比如,原某局长的夫人,我们教育办主任的夫人,原某局长的女儿,还有前几年在那么大的广州竟然会在公共汽车上遇见的廖大姐。

第三次仔细找,才找到发照片的人。高挑特别瘦(与现在的样子比较)的站在照片的左上角。

当时与这小伙子并不十分熟悉。他父亲在教育办是总务主任。楷书写得特别好。只好教育办写标语与横幅,开会的会标,都是他写。

我记得这位朋友当时的隶书写得特别好。

一张照片,再看到那些熟悉的人,几十年过去了。照片上好些人,已经不在了。

昨天,早晨去吃安江面。

这家安江面,是安江老乡开的。原开在铁路总公司门招待所门口。

那个时候,生意好得不得了。专门请了几个人,还忙不过来。顾客多得不得了。大家都赶时间上班,经常为了先来后到没及时拿到面条而与老板娘争吵。

后来,招待所拆了。这家安江面租了靠铁路总公司大门近一点的门面。生意依然好。但没有原来那么火了。

那时,大概是十多年前。当时,我劝老板娘买社保。开始,老板娘不干。

说了好多次,老板娘同意了。可她老公不干。从她老公的神情与口气上看,社保没有几个钱,看不太起。

又过了几年。安江面换租到离总公司大门比较远的门面。

总公司拆了,加上门前不能停车,生意一日不如一日。

支撑这家安江面的,多是像我这样舌尖上形成了记忆的铁粉。

如今,老板已经买好几年社保了。老板娘说,只怪老公太执拗,没有早听我的话。

这天去吃安江面,没见到老板娘。

老板,一个人忙上忙下。除了在门店做,还得给附近的人送面条米粉。

我问老板娘呢?老板说,女儿生了第二个,在带外孙。

停车给交警罚了两百元后,好长时间没来吃安江面了。

昨天,点了一碗猪肠子干拌面。

面条,还是那个老味道。街,还是那个老样子。可这店子,还能支撑多久,真的难说了。

吃过面条,顺道去原总公司大院转了转。

总公司大院,我是三进三出,有特别的情感。

在总公司大院边转,边激起好些的回忆。

院子,变化还是有不少。大体上,还是熟悉那个院子。

那年,198211月,第一次踏进这个院子,我25岁,任教育办团委书记。

后来,198811月,第二次重返这个院子,去了分局(总公司)宣传部、党校、党办前后干了七年。

再后来,2005年,第三次回到这个院子,在多种经营岗位上,前后又是十多年,直到调研与退休。

出院子后,却是了旁边的游乐园。在退管会见到了过去的老领导,检察院老照片上的廖大姐,我过去的同事阿龙。

到老领导的办公室寒喧一阵。出门时,大家合了个影。

回家取快递。快递驿站遇上发检察院照片的那位朋友也在取快递。

我同他说,刚看了你发的老照片不久,就遇见了廖大姐,这又遇上了你,真的是缘分,无巧不成书!

今天,是我66岁的生日。

从前天照片的回忆,到昨天早餐的安江面,以及到曾经朝九晚五的老机关转了转,再加上与曾经的人及曾经的事对照,觉得上天对我是非常眷顾的。

66岁的生日,如果说此生算是六六大顺的话。

一个顺,顺在家庭。有个好的父母与好的姐妹,好的外婆,好的亲戚,好的老婆与孩子。

另一个顺,顺在工作。这辈子,几乎都是际遇与福星照我。

中餐,在号称泉水餐厅的实在有味,请老娘与老妹妹夫吃个饭,小庆一下,不喝酒。

202357日星期日上午8时 清东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