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谭,女,56岁。2019年6月19日 初诊:全胸痛反复发作半月,夜间发作多,2-3点疼痛明显,活动后疼痛缓解,寐差,不能入睡,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辅助检查:心电图:正常。胸片:慢性支气管炎。 辨治思路详解:患者全胸痛反复发作,夜间2-3点发作多。《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根据子午流注关系,夜间1-3时为十二经气血灌注足厥阴肝经之时,当定位在肝经。《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肝气不畅,不通则痛,则出现胸部疼痛。《灵枢·经别》云“足厥阴之正,……合于少阳,与别俱行。”而“足少阳之正,……属胆,散之上肝,贯心……”,肝气不和,每致心脉不畅,心神被扰,故见寐差。治疗上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主要治疗大法,故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实、香附、川芎、陈皮)疏肝理气,伍九香虫理气止痛、缓解胸痛。以旋覆花、茜草、瓜蒌皮宽胸宣畅气机,通络止痛;芍药、甘草柔肝缓急止痛。 2019-7-2 二诊:服上方全胸痛明显缓解,夜间2-3点偶有胸痛,胃隐痛。大便日解2次成形。易醒,复能入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前方加制附片10g(先煎)桂枝10g茯苓30g白术10g。x14付 辨治思路详解:服前方后胸痛症状明显好转,继续守前方治疗大法。变天后觉关节游走性胀痛,活动及遇热后痛缓,此为风寒湿之邪痹阻而致,加用附片、桂枝温阳通络止痛。《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为太阴湿土,喜燥而恶湿,湿邪痹阻,津不上承,继而出现口干,故加用茯苓、白术健脾渗湿蠲痹。 作者简介:毛以林,十四岁学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
|
来自: 昵称3290448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