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1867年

 卢丹1959 2023-05-07 发布于广东

埃米尔·诺尔德

(Emil Nolde,1867年8月7日-1956年4月13日),德国著名画家、版画家。他是第一批表现主义者之一,是表现主义画家组织桥社(Die Brücke)的成员,也是20世纪初第一批探索色彩的油画和水彩画家之一。

被时代选中的诺尔德在创作生涯中,从早期的寄情于生活到晚年的寄情于山水,他的创作在沉浮中不断变化,因何而起?最终又走向了何处?

“堕落艺术展”

1937年,欧洲现代艺术出现了一场空前绝后的灾难,一场名为“堕落艺术展”的展览在德国慕尼黑举办,展览为期20天,在德国12个城市接连巡回展出,堪称当时艺术界最受关注的大展之一。只是与其他展览不同,这场展览,名为艺术展,实为批判展。




















































展览名中所谓的“堕落艺术”是随着纳粹德国的执政下所创造出的艺术概念,在当时的当权者看来,所有诸如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新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风格都太过阴郁而直接,将人性中的恶毫无遮掩的展现,这类艺术因此被其视为文明和道德的“堕落”。



为了树立所谓真正能代表德意志的艺术,便要先向这些“堕落”的现代艺术发起抨击,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向在各大博物馆曾面向公众展出的艺术品发起查处与声讨。


在五千多件从各大博物馆中审查、下架的艺术作品中,共选出650多件绘画、雕塑等艺术品在这次“堕落艺术展”中展出,在媒体的大肆报道和数万名民众进馆参观中,这次举国上下的批判行为被不断推上高潮。





这些被公开批驳的艺术家中,不乏德国著名画家克雷、迪克斯、马克等人,以及国际著名画家毕加索、夏加尔、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人。


埃米尔·诺尔德《基督的一生》


埃米尔·诺尔德《基督的一生》局部


其中,被从公共艺术机构撤下作品数量最多、在展览中展出作品数量最多的艺术家当属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埃米尔∙诺尔德,他的48件作品被展出,其中9联祭坛画《基督的一生》被安排在第一个展厅以供媒体无情嘲讽。在这场浩劫中,他被视为当权者的眼中钉,甚至被希特勒冠以“那头猪诺尔德”之称。





那时的诺尔德已经69岁,在纳粹政权上台之前,他被视为当时德国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柏林的国家美术馆太子宫中有三间展厅专用于展出他的作品,这是其他同时代德国艺术家都未能得到的殊荣。


而在纳粹政权上台之后,尽管纳粹头目海因里希·希姆莱将诺尔德视为座上宾,他本人也加入纳粹党以表自身立场,却无法改变其作品不受最高当权者欢迎的事实。





诺尔德虽一心将自己的作品定义为纯正的德国艺术,却被官方以这样露骨的形式讽刺为非德国的艺术,那段历史中,他于展览中被公开批判,此后作品被禁止销售、展出,尽管如此,他从未停止创作,留下了著名的以维京人传说为主题的“维京系列”以及许多当时未能公开展出的作品。




如今距离那场“堕落艺术展”已过去将近百年,在历史的演进中,诺尔德渐渐被塑造为德国现代艺术界的传奇,许多人认为他在纳粹手下被迫害、却仍顽强地带着自己的创作一同存活下来,这无疑是战争年代的英雄之举,放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更有激励人心的意义。





当诺尔德的神话一再深入人心,曾经的“堕落艺术展”被挂上墙头的批判成为他反抗纳粹的证据,迎合纳粹的那一面在不断被弱化,恢复名誉、授予勋章、出版传记、多次参与战后的威尼斯双年展并获奖……,种种宣传都在某种程度上为他完成了一次次“洗白”。






跨越时间的长河,在2019年4月12日至9月15日,诺尔德的传奇被再次公之于众,一场名为“埃米尔∙诺尔德 – 一个德意志传奇”的展览于柏林汉堡火车站博物馆开放。


展览虽仍将他称作“德意志的传奇”,却不再以造神的角度来呈现他的创作,而是以一种辩证的角度看待诺尔德的创作。





此展展出了诺尔德在纳粹统治时期未能展出的一百多幅画作原件,其中包含近年来被发现的诺尔德私藏的一批小尺寸的水彩作品,在这些画作中,更为隐秘地记录下他当时内心的困苦与矛盾。





投入纳粹阵营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诺尔德的创作表现,而被纳粹批判亦是他内心痛苦的根源,被时代选中的诺尔德在创作生涯中,从早期的寄情于生活到晚年的寄情于山水,他的创作在沉浮中不断变化,因何而起?最终又走向了何处?


碎浪之中



作为德国表现主义的先驱人物,诺尔德的艺术倾向在1906年参加桥社时便已显露,桥社旨在架起传统与现代艺术之间的桥梁,追求作品的内在精神性,而诺尔德擅长用色彩作为最有力的表达内在精神的手段,为作品赋予充沛的情感与表现力,如他所言,“色彩是我的音符,用来勾画相和谐又相抵触的音响及和弦。”




诺尔德受到原始艺术以及印象派的启示,通过具有律动感的浓重色彩以及简洁凝练的形式语言,在作品中释放着动荡不安的情绪。




早年他常以宗教故事为主要表现题材,以宗教幻想展现自己的创作本能,并隐隐包含着对于世情的暗喻,即使是描绘狂热舞蹈的场面,也隐隐透露着不可言说的信仰以及内心的躁动与狂热。





离开桥社后,诺尔德曾周游莫斯科、西伯利亚、朝鲜、日本和中国等地,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新的影响。他创作了大批宗教题材以及农民题材的作品,在狂乱的色彩中,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从中显露,而这些作品的问世与展出,正是他被纳粹视为“堕落艺术家之最”的开端。





当一幅幅画作被撤下甚至被销毁,诺尔德面临的是要不要刚到底的抉择,或许是不想彻底断送自己艺术生涯,他在加入纳粹之后创作了一些迎合当时主流审美且看似并无攻击性的作品,“维京系列”因此诞生。




除此之外,他私下创作了许多从未示人的小幅水彩,那时已步入晚年的他沉迷于寄情山水,将自己澎湃的情感倾注于自然景致之中,当远离种种外在因素,诺尔德在山水风景之中重新找回了创作自由。





他描绘着眼见之景或心中之景,将跌宕起伏的半生所积累的故事与情感在画中倾泻而出,一画又是二十年,直到89岁时,他在世人的议论声中合上了双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