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0年,一位守墓人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汉武帝读完后,当即拜他为大鸿胪,几个月后,又让他当丞相,封富民侯。 这位守墓人,名叫田千秋,没什么背景,也没有惊天才能。 但是,因为一封信,自此,他平步青云,当了12年丞相,晚年还被皇帝特许坐小车上朝,后人因此称他为“车丞相”。 田千秋到底写了一封怎样的信?汉武帝为何因为这封信,就如此垂青于他? 这件事,就要从太子刘据说起了。 公元前128年,刘据出生,汉武帝欣喜若狂,很快就把他的生母卫子夫册封为皇后。 汉武帝之所以这么开心,是因为朝中上下都在猜测他不孕不育,但刘据的出生,破除了这个谣言。 他很看重这个儿子,为了让他成为嫡长子,干脆册封歌姬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 此后,汉武帝也一直把刘据当成接班人培养。 公元前122年,刘据被册封为太子,是公认的下一任帝王。 当时,皇权争夺并不残酷,在汉武帝之前,皇位基本上都是由嫡长子继位,比如汉惠帝刘盈是刘邦的嫡长子,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的嫡长子。 刘据当太子,也是众望所归,毕竟,他的母族很争气。迎娶了汉武帝亲姐姐的大将军卫青,是他的舅舅;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是他的表哥;皇后卫子夫是他的母亲…… 汉武帝也倾尽全力培养着刘据,希望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每次出巡,汉武帝都会把朝政交给儿子刘据处理,而刘据非常有能力,从未出过错。 只可惜,晚年的汉武帝越来越昏庸。 他相信了江充的栽赃陷害,认为刘据要造反,不仅逼死了他,还逼死了皇后卫子夫,更把卫氏一族几乎赶尽杀绝。 很多人为太子喊冤,可汉武帝一意孤行,几乎把所有为太子说情的人,都赶尽杀绝。 因为这件事,很多人调侃汉武帝,说他是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因为只有他能自绝三族。 当然,汉武帝最终还是醒悟了。 只是,他醒悟得太晚,一切都无法挽回,百官也噤声,不敢说话。 此时,田千秋出现了。 他只是个小小的守墓人,如果不站出来说话,火也烧不到他的身上。但他偏偏写了一封信,给太子刘据喊冤。 信上写:“儿子调动父亲的军队,最多打几鞭子;天子的儿子杀了人,又算得了什么?” (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 说真的,写这封信,田千秋还真算得上冒死上书。 之前上书的人都被赶尽杀绝了。 可能内心的正义,还是迫使他写了这封信。 恰好此时,汉武帝正为误杀儿子而懊悔,看着这封信,当即醒悟,拜他为大鸿胪,并彻查江充等人。 彻查之下,案情水落石出,太子刘据并未谋反,一切都是江充搞鬼。 当时,江充已经被太子刘据杀了,但汉武帝还是把他挖了出来,狠狠出了气,并且诛杀了江充的族人。 田千秋应该也是聪明人,他喊冤的方法很高明。 他除了说了前文中的那句话外,还告诉汉武帝,这是他做梦的时候,一个白发老头告诉他的。 汉武帝本就信一些神神鬼鬼的东西,也真的听了进去。 他还召见了田千秋,见他长得很好看,一表人才,便给他封了大鸿胪。 (召见千秋。至前,千秋长八尺余,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之。) 大鸿胪,是西汉九卿之一,算是很大的官了。 和田千秋此前守墓的官职相比,着实称得上一步登天了。不仅如此,田千秋的好运还在后面。几个月后,丞相刘屈氂因为犯罪被处斩,汉武帝干脆封田千秋当丞相,并且还给他封了爵,为富民侯。富民,可见,汉武帝对田千秋是寄予众望的。 因为上位太快,很多人不服气,匈奴甚至讥讽:“你们升官不需要才能,只看能不能猜中皇帝的心思。” 后世许多人也都认为,田千秋只是运气好,恰好猜中了皇帝的心思,才得以一步登天。 但我却认为,田千秋应该是个很有智慧的人。当上丞相后,田千秋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老实本分,属于守成之人。但他不畏死的精神,一直存在。查出了江充后,汉武帝心中一直有执念,连年追查太子谋反之事,株连了很多人。田千秋蹭联合御史,召集了很多大臣一起上书,请求汉武帝:“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汉武帝听了他的上书,当即下诏:“远近为蛊,朕愧之甚。”然后,汉武帝停止了追究太子之案。汉武帝去世后,他辅助幼主刘弗陵,继续当丞相,一直当了12年,直到去世。 能够在丞相之位,稳稳当当做这么多年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个只看运气的草包?的确,田千秋的一生,运气占了很大一部分。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若他没有真本事,或许也接不住命运的礼物。有句话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能够稳稳当当做好一个丞相,就算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算得上是人中翘楚了。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
|
来自: 格林书屋 > 《首藏网络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