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赵M9 : 110、111、159 玉鹿合影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北赵M9 : 110 玉鹿(局部) ![]() 北赵M9 : 111 玉鹿(局部) ![]() 北赵M9 : 159 玉小鹿(局部) ![]() 北赵M63 : 90-24、90-3、173 玉人合影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北赵M63 : 90-24 玉人面部 ![]() 北赵M63 : 90-3 玉人面部 ![]() 北赵M63 : 173 玉人面部 ![]() 北赵M113 : 66 四联璜玉组佩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北赵M113 : 66-1 嵌绿松石玉总结(局部) ![]() 北赵M113 : 66 四联璜玉组佩(局部) ![]() 北赵M63 : 90-23 玉鹰 山西博物院藏 ![]() 北赵M63 : 90-23 玉鹰 山西博物院藏 精美、神秘、润泽,是否满足你心里对古玉的所有想象? 这些玉器从何而来? 它们的主人是谁? 距今已有多少年? ...... 让我们从1992年山西南部一个叫北赵的小村子说起。 30多年前,在晋西南曲沃县北赵村,夜晚有时会听到巨大的爆炸声,时常有卡车、拖拉机在夜色间穿梭,村子周边则突现一批“万元户”……他们其实是一批十分猖獗的盗墓贼!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考古学家邹衡先生、李伯谦先生,带领着考古系中青年教师刘绪、徐天进、孙华、孙庆伟等,冒着生命危险与盗墓者抢进度发掘。 ![]() 邹衡(左)与徐天进(右)在晋侯墓地M93发掘现场 ![]() 李伯谦在观察晋侯墓地M8 一场正邪之间的较量、一次震惊世界的发现、一段堪称传奇的故事…… 三千年前历史的大幕缓缓拉开,“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西周晋侯墓地惊现世间! ![]() 鸟盖人足铜盉 北赵M31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 青铜猪尊 北赵M113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2022年,正值北赵晋侯墓地发掘30周年。良渚博物院联合山西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国博物馆,于12月共同举办“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纪念这次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 ![]() ![]() 良渚博物院“郁郁乎文哉”展览现场 ![]() ![]() 展览共展出了西周时期文物170余件(组),玉器为主,辅以青铜器和金器。重点展品是西周晋侯墓地出土玉器,其用料讲究、工艺精巧、造型独特、纹饰流畅,充分体现出周“监于二代”“文质彬彬”的时代风貌。历时四个多月的展期,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 展览虽然已经结束,但给大家留下很多美好的记忆,我们不希望说再见!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让大家久等了! 展览同名图录即将在一周后与大家见面,为我们带来凝固于纸上的永久美好,让大家有更多机会去欣赏三千年前西周晋侯们留给世人的稀世珍宝。 01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中国考古学永远的传奇 晋侯墓地,是西周时期分封于山西曲沃的晋侯及其夫人的长眠之地。 我们先来说说晋侯是谁? 商末,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其子周成王继位后把山西曲沃一带分封给了亲弟弟唐叔虞,著名的“桐叶封弟”的典故即来源于此,这里也就是晋国前身。北赵晋侯墓地埋葬的正是西周初年到末年的九代晋侯及其夫人。 ![]() 晋侯墓地及相关遗迹地理示意图 ![]() 天马—曲村晋侯墓地遗址俯瞰 西周末年,犬戎人攻破都城镐京,杀死周幽王。动荡之际,当时的晋侯会同郑武公、秦襄公合力勤王,共同护卫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文侯勤王”。这位一代名侯便是北赵M93墓地的主人“晋文侯”。 而晋文侯的母亲虽是晋穆侯次夫人,但她的墓葬(M63)规模比正夫人还要大,随葬的玉器等级之高超乎想象,其质量甚至高于著名的商代晚期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 ![]() ![]() ![]() ![]() 北赵M63 : 60 玉戈 山西博物院藏 80年代末,国内盗墓渐盛,晋侯墓地也惨遭罹难,考古抢救工作迫在眉睫!北京大学邹衡教授四处奔走呼吁,并向国务院汇报发掘工作。 之后,一代又一代考古人怀着赤子之心,耗费了30余年对此地进行科学发掘和整理。从1992年震惊世界的北赵晋侯墓地开始显露人间,至今发掘了9组19座晋侯及其夫人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等重要文物数以万计! ![]() ![]() 晋侯壶 北赵M8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 北赵M8 : 163~177金带饰 山西博物院藏 ![]() 北赵M8 : 163~177金带饰兽首 ![]() ![]() 北赵M63 : 162 玉牛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 北赵M63 : 122 玉总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 北赵M63 : 61 玉璧 山西博物院藏 ![]() ![]() ![]() 北赵M63 : 156 玉鸮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从考古学意义上讲,晋侯墓地有“三个最”: 保存状况最好、资料最系统、随葬品最丰富。 以北赵为代表的晋侯墓地发掘,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并在2021年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重要如斯!晋侯墓地究竟出土了哪些国之瑰宝? 在中国文物评定体系中,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文物以及参考品。其中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的目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公布。 截止目前,“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共计195件,堪称“国宝中的国宝”,而北赵晋侯墓地出土文物,就有三件被列入“禁止出境文物”目录! 1. 晋侯鸟尊 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logo便取自它。 ![]() 青铜鸟尊 2000年北赵晋侯墓地M114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2. 晋侯稣钟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上博老馆长马承源慧眼识珠,从香港文物市场抢救回来,传为佳话。 ![]() 晋侯稣钟 1992年北赵晋侯墓地M8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 3. 晋侯夫人墓出土的玉组佩 目前所见最大、最长的西周时期玉组佩。此玉组佩总计204 件玉器,包括玛瑙管20 颗、料珠119 颗、玉璜19 件、玉珩3 件、玉鸟一对、蝉形璜一对等,其规模之大、工艺之复杂、材质之丰富、装饰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 北赵M 91 : 41 五联璜玉组佩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这件极为珍贵的玉组佩未能在良渚博物院的展览中现身,但却以超长拉页收录在即将出版的《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图录中,书中更有十余页高清细节图展示,是迄今为止关于这件国宝最完整、清晰的图像资料。 ![]() ![]() ![]() ![]() ![]() 北赵M 91 : 41 五联璜玉组佩(局部) 02 中国古代玉器三大高峰之一 西周玉器颠覆之作 中国玉文化万年悠长。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和后续的齐家文化等相继创造出各具地域和时代特色的玉文化。 真正赋予玉器更多人文色彩,将玉文化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的则是西周时期,西周玉器与新石器时代玉器、两汉玉器构成中国古代玉文化的三大高峰。 ![]() 玉巫人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故宫博物院藏(左) 龙形玉佩 西汉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藏(右) 作为中国考古最重要成果之一的北赵晋侯墓地出土玉器,正如发掘者之一的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教授所言: 组合完整、数量众多、器类丰富、制作精良、琳琅满目的玉器是这项考古成果中最重要、也是最引人瞩目的构成部分。 它们不仅是晋国的瑰宝,也是西周王朝玉文化的代表,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 良渚博物院“郁郁乎文哉”展览现场 你从未见过的西周“动物园” 晋侯墓地出土玉器中,有一类动物形玉器,种类异常丰富。 ![]() 既有常见的牛、马、羊,也有螳螂、蝉之类小昆虫,甚至还有当时已濒临灭绝的圣水牛。既有飞翔天空的鹰、鸮,也有地上跑的虎、熊、兔,更有水中嬉戏的鱼、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西周时期的“动物世界”。 ![]() 羊舌M2 :38 玉虎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北赵M63 : 8 玉羊 山西博物院藏 ![]() 北赵M63 : 155 玉马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羊舌M2 : 39-2玉兔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西关M10 : 28 玉龟壳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羊舌M2 : 41 玉蝉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北赵M63 : 130 玉鱼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北赵M63:159 玉鸮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北赵M63 : 90-14 玉牛 山西博物院藏 ![]() 北赵M63 : 90-4 玉鸮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巧夺天工的工艺和纹样 西周纹饰以弧线为特点,造型圆润——除了审美情趣的迭代,砣制技术的进步也让更精细的雕刻成为可能。 ![]() 人、龙、凤是西周玉器的母题。人和龙的相互缠绕、吞吐、互为躯体,或是周人“天命观”的表现。 ![]() ![]() 羊舌M1 : 5 玉龙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 羊舌M1 : 8 玉龙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 北赵M102 : 34 玉龙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凤鸟纹的兴起,与青铜器纹饰基本同步,两者相互对照,颇有趣味。 ![]() ![]() 北赵M9 : 122 玉总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 横水M2531 : 16 伯旅父簋 山西青铜博物馆藏 ![]() ![]() 北赵M63 : 172 玉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周代礼乐文化的历史缩影 玉器作为表现礼制的重要物质载体,真切反映了周人在政治、文化上成熟的表现。 晋侯墓地中出土了很多造型各异的玉人。这些玉人很多都是侧脸造型,呈蹲踞式,似乎是在做特殊的礼仪活动,神秘而虔诚。 ![]() 左 北赵 M63:21 玉人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中 北赵 M63:187 玉人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右 北赵 M63:129 玉人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 ![]() 此外,晋侯墓地出土多组玉组佩。组佩的数量多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使用者等级的差异。“君子必佩玉”是西周时期的一种礼制,更是社会等级秩序的象征。 ![]() 横水 M1011:38 四联璜玉组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监于二代:不止于西周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论语》 “监于二代”便是指周代的政治、经济等各项制度借鉴了夏与商,并非推倒从头再来。晋侯墓地出土玉器,就有不少商代遗玉,它们正是周灭商后周王室分封给晋侯的赏赐品和战利品。因此,晋侯墓地出土商代遗玉质量极高。 ![]() 北赵 M63:124 玉圆牌 商代遗玉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北赵 M63:90-23 玉鹰 商代遗玉 山西博物院藏 03 一次全方位呈现西周晋国 玉器之美的现象级展览 首次、最大规模展示 西周晋国玉器170余件(组) 2022年12月6日,170余件(组)晋侯墓地及其他重要遗址的出土玉器来到良渚博物院,这是晋侯墓地发掘三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出土玉器展览。 此前,晋侯墓地出土玉器资料只公开过极小一部分,此次展览中超过半数的玉器都是首次公开露面,其意义不言而喻! 北赵 M8:82~84 玉覆面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左:考古简报图 右:本书图 北赵 M8:235 玉琮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左:考古简报图 右:本书图 北赵 M63:60 玉戈(局部) 山西博物院藏 ![]() 左:考古简报图 右:本书图 羊舌、横水、大河口…… 21世纪以来山西考古新资料 2005年绛县横水西周墓地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6年曲沃羊舌村晋侯墓地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2010年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本次玉器展,有不少是21世纪以来的考古新发现,譬如,2005年至2006年在北赵附近新发现羊舌晋侯墓地,M1出土了一件十分精彩的肖家屋脊文化玉神人面,发掘者推测为著名的晋文侯及其夫人墓。晋国同时期倗国、霸国、杨国出土玉器,都在此次展览中一并展现它们迷人的魅力。 羊舌 M1:88 玉神人面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大河口 M1:205 玉鹿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横水 M2158:26 玉柄形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 横水 M1013:18 玉人(左)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让观众看清“从未看清”的玉器之美 精彩绝伦的展品,应配之以最合适的展呈方式。 让观众看清从未看清的西周玉器之美、古玉之真实状态,是策展人徐天进教授的心愿。 为了此次展览,良渚博物院重新打造了所有展架、灯光设备,以全壁龛、低照度、点光源、细支架、无文字的方式,在展厅中排除任何干扰因素,完完整整地展现出西周玉器的低调、奢华、雅致之美。 ![]() ![]() 良渚博物院“郁郁乎文哉”展览现场 正是这种另辟蹊径的展呈理念与方式,“郁郁乎文哉”西周玉器展览引爆观展热潮,观众参观人数屡创新高。即便在疫情严重的2022跨年之时,很多观众不远千里多次前去观看,网上、线下都热议不断,堪称现象级文物展览。 ![]() 自媒体平台部分博主关于展览的分享 04 千呼万唤的玉器图录 5月12日全网发售 敬请期待 如何将考古发现的稀有、重要、特殊文物,用最美、最精、最准确的方式呈现给学界和更广大的文物爱好者,这是徐天进教授在北大长期教学过程中的夙愿。此次晋国玉器展览,正是他履新良渚博物院后第一次正式的尝试与实践。 郁郁乎文哉,无论展览还是图录,都以“艺术与考古”相结合的全新理念,反映出西周玉器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义。 5月12日,《郁郁乎文哉——西周玉器精品展》全网发售,期待已久的小伙伴们,可以准备好冲啦! ![]() 8开、超高清摄影、精准摹本与详细器物著录,厚厚的一大本,每一件晋国玉器都将在图录中留下永恒的美。 剧透下,此次出版具有非同寻常的纪念意义,特别制作限量珍藏版,由发掘者和策展人徐天进教授亲笔签名留念,同时赠送考古手稿复制品一份。 ![]() ![]() ![]() ![]() 《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 体例及特色 一、本书收录170余件/组代表性晋国玉器,是晋侯墓地出土玉器近年来首次超大体量、超高清刊布的图录。此次出版玉器的相关资料以往仅见于考古简报和少量图录,且时间跨度逾30年,资料零散,绝大部分只有出土时较为简单的线图,无实物照片。 ![]() ![]() 二、本书与展览配套,分为玉之美、礼之玉两部分,其下又分为五个单元,尽可能多角度、不同侧重地对器物进行文物与艺术价值的双重表达。图录中每件玉器图像皆以科学摄影采集、超高清全实点成像。 ![]() ![]() ![]() ![]() 三、本书为更清晰展现玉器纹饰结构,首次准确绘制其中约40件/组玉器纹饰摹本,并辅以部分原器拓片,为学界提供更精准研究资料,令读者更直观欣赏玉器精美细节。 ![]() ![]() 四、为保持器物反映的艺术性与完整性,本书将全部器物的著录说明和西周玉器发现以来的研究文献目录统一置于书尾,并在器物说明中对器物形态、尺寸、文物特色进行专业描述,在文献目录中按西周玉器出土地分类罗列,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 ![]() 5月12日全网首发 敬请期待 |
|
来自: 自华居 > 《西周(和田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