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留香

 东营微文化_ 2023-05-08 发布于山东
我不是饿,只是舌头太寂寞。
受朋友之托,我很认真地阅读了魏正涛老师的《寻味黄河口》书稿,上帝没笑,我笑了。
这是怎样的天作之合啊?让一个非标准的吃货,给东营的烹饪大师撰写序言,确实有点关公面前舞大刀的感觉。
究其原因,可能在魏老师的眼里,我不仅仅是个有名的吃货,还是个有文化、有胆量的吃货,要不然怎么敢跑到济南女散文家沙龙,大言不惭地谈《鲁菜的前世今生》。
魏正涛和盖如河是东营市技师学院的烹饪专业老师,他们既是名厨,又是名师,更是黄河口餐饮的奠基者。
雁过留声,岁月留痕。
借助东营市技师学院的优质舞台,魏正涛和盖如河两位老师把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烹调心得,整理出版,十分难得,可喜可贺。
这不仅是一次黄河口菜系的寻根之旅,正本之旅,更是东营市技师学院烹饪教学实力的大展示。
世间万千滋味中,有一种味道最为特殊,那就是家乡的味道。
《寻味黄河口》寻的就是家乡之味、家常之味,这是黄河口本土菜系第一次全方位的梳理和论述;是人们全面了解黄河口饮食文化和传统制作技艺的参考。
《寻味黄河口》从利津水煎包、广饶肴驴肉、黄河口大闸蟹等地方名吃开始,全方位展示了黄河口食材、食味、食俗的博大精深。
《寻味黄河口》文笔简捷明快、自然流畅,两位老师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给我们绘就了一幅美轮美奂的黄河口美食地图。
“烟火人间,吃为大焉”。
一碗人间烟火,就是碗里的人间烟火味道,可以理解为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礼记·礼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吃,是生而为人的最基本需求,因此,不管是高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回到家里,都需要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生活才踏实,日子才算有滋有味。
从《寻味黄河口》之中,我似乎看到了生活的本质,吃不是活着的全部,但是活着却必须得吃。
《寻味黄河口》不仅写佳肴美食,也写黄河口的风土人情和世相人心。魏正涛和盖如河两位老师以其独特的经验感和豁达通透,为年轻读者提供了一本可资借鉴、可供抚慰的人生美食之书。食物诱人的香气仿佛能从字里行间冒出来,又投射在你我的平凡生活里。
看了《寻味黄河口》,让我想起了我与水煎包的故事,这是对我吃货的一次重大考验。不成功,就得退出吃货江湖。
五年前,一位利津朋友送给我一只平底电锅,他知道我喜欢吃水煎包。
一整天我看着电锅发呆:怎么打?怎么发面?怎么出饹馇?
去水煎包铺看看,装成吃客,眼睛盯着人家怎么做,回家一试,一锅糊了的包子而已。再打一锅,时间不够,韭菜倒是绿色的,可是肉却不熟。
继续摸索,为什么包子铺里的馅干湿分离?为什么是两面煎?面汤什么时间倒最合适?
失败是成功之母。
第六锅终于成功了。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对比,我对传统水煎包技术进行了改良:双面煎改为单面煎;生肉馅改为熟肉馅,这样能确保韭菜鲜绿……
终于,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庭版陈氏水煎包横空出世,引起若干吃货趋之若鹜。
让舌头看到风景,让双唇拥抱美味。
人有两个东西别人拿不走:一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二是心中的梦想。做一个有梦想的吃货,你就无敌了!
食之绝恋,舌尖上再造一个温馨的世界。
此时此刻,又是一个清爽爽的早晨来到我的眼前。
移驾,从书房到厨房。
洗手,点火,热锅凉油。
两颗鸡蛋打入锅中,将两面煎得金黄,再用开水浇之。
顷刻间,汤白味鲜,一锅简易版的高汤大功告成。
青菜叶、挂面放入锅中。
再从冰箱取一截红萝卜咸菜,切丝,葱也切丝,点两滴香油。齐活,上桌。
催夫人洗漱用餐。
萧伯纳说:没有一种爱,会比对食物的爱更真诚。
这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作者简介:

陈谨之,1964年生,山东桓台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现任山东省作协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黄河口诗会和黄河口报告文学创作高端论坛的策划者和承办者,主要作品有《胜利大突围》《我不是传奇》《震撼世界的铜话》《旷野与芳华》等长篇报告文学;主编过《孤岛芳菲》《黄河入海流》《黄河之水天上来》《大孤岛》《河海当歌》《诗意倾城》《大河之舞》等中国黄河口诗会优秀作品集。

《东营微文化》投稿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