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才子、圣人、神仙于一身的关中大儒牛兆濂

 汉月银山 2023-05-08 发布于陕西
集才子、圣人、神仙于一身的关中大儒牛兆濂

在作家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里塑造了一个传统文人、传统道德、传统人格的传人,这个人就是朱先生。小说中通篇都是虚构的人物,但唯有朱先生有原型,他就是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一代大儒牛兆濂。

集才子、圣人、神仙于一身的关中大儒牛兆濂

清同治五年腊月二十三(公元1867年1月28日),正值中国北方的小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新街村鸣鹤沟的牛文博家,他辞完了灶,而妻子正要临盆。牛文博恍恍惚惚的有些困倦,他突然看到一穿古装的人来到他家,牛文博问:“你是谁?”那人回答到:“我是濂溪周敦颐(周敦颐,号濂溪先生,北宋大儒)。”就在这时,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牛文博一看,是个胖小子。他读过几年书,知道周敦颐是谁,于是根据梦境,给孩子取名兆濂,字梦周。

牛文博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牛兆濂九岁就入了私塾,过目不忘,乡里人称“神童”。十五岁时参加县考,名列榜首。二十二岁考中举人,因才华出众,遍读儒、释、道、兵、农、钱、天文、地理、医药、占卜之书,牛兆濂因此有了“牛才子”的美称。

集才子、圣人、神仙于一身的关中大儒牛兆濂

在中举后第二年,牛兆濂本打算进京赶考,却突遭父亡母盲的变故。牛兆濂深思熟虑,毅然放弃了考取功名,在家孝敬母亲。按照清朝制度,三年不上京赴试,就会被夺去举人之名。但是牛兆濂的孝行感动了三秦父老,当地的官员逐级为他上报求情。光绪皇帝亲自批复:“孝行可风,著赏加内阁中书衔。”牛兆濂本可一跃朝堂,但是他却上奏坚辞,将到手的荣华富贵拒之门外。

光绪十九年(1893年),牛兆濂北上三原县,拜理学大师贺瑞麟为师。贺瑞麟知道牛兆濂的孝行事迹,欣然收他为弟子。贺瑞麟问他来学什么?牛兆濂回答:“母亲说过,不求别的,只求学为好人。”

集才子、圣人、神仙于一身的关中大儒牛兆濂

牛兆濂接过贺瑞麟的接力棒,成为最后一个关学大师。关学是理学的分支之一,创立者就是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牛兆濂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坚守程朱理学,捍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牛兆濂被称为“关中大儒”、“牛圣人”。因为讲学于蓝田芸阁书院和三源青麓书院,而被称为“蓝川先生”。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关中大旱,他负责蓝田赈恤局工作,主持赈灾。他公正廉明,亲自制定赈灾规划,使得灾民免于饥饿。他的儿子牛清德想在赈恤局谋得一份差使,以养家糊口,被牛兆濂严辞拒绝。

宣统三年(1911年),因罂粟泛滥,牛兆濂再次出山,就任陕西省咨议局常驻委员,负责全陕西省禁烟工作。他正严查时,辛亥革命爆发,西安响应。新政府让牛兆濂继续任咨议局委员之职,牛兆濂坚辞不就。并且以清朝遗民自居,认为民国是“三纲五常废弛,乃旷古之奇变也。”

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然而原陕甘总督升允不甘心,他率大军反扑,兵至咸阳,在西安激战三个多月。秦陇复汉大统领张凤翙派人请牛兆濂出面劝升允罢兵。牛兆濂为免生灵涂炭,慨然与升允会面。陈述利害,使升允即日息战。

集才子、圣人、神仙于一身的关中大儒牛兆濂

牛兆濂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乃至朝鲜、日本,使关学得到广泛传播。1917年,牛兆濂登顶华山,想要挽回关学传承的颓废之势的他,以一股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豪气油然而生。当即吟出一首《七绝》:“踏破白云千万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怀揣这一理想,牛兆濂不断的著书立说,先后编撰、整理《吕氏遗书辑略》、《芸阁礼纪传》、《近思录类编》、《秦关拾遗录》、《续修蓝田县志》、《蓝川文抄》、《蓝川文抄续》等,这些对于后人弥足珍贵。尽管牛兆濂信心满满,但也无法挽回关学衰落的大势。有学者认为,关学在近代的转型本质上就是关学的终结。牛兆濂为守护传统,传承关学做出了最后的呐喊和努力,无愧于“横渠(指张载)以后关中第一人”的美称。

晚年的牛兆濂在家耕种几亩薄田,平时主要以讲学为主。他亲率学生演习周礼,为农民讲解《乡约》,在《乡约》的规范下,民风更加淳朴。

集才子、圣人、神仙于一身的关中大儒牛兆濂

当地有很多关于牛兆濂未卜先知的故事,比如有一次,他读书到深夜,仰望星空,见满天星斗,不由得脱口而出:“今年成豆”而被女儿听到,女儿回到婆家后将土地都种上了豆子,因而获得了大丰收。像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因此人们又称牛兆濂为“牛神仙”。但牛兆濂不承认自己是神仙,无非是懂得《周易》的道理,精通卜卦。能看透常人看不到的规律,掌握一些常人不懂的道理而已。

集才子、圣人、神仙于一身的关中大儒牛兆濂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占领东北,牛兆濂潸然泪下,公开发表《我明告你》等抗日诗文,号召抵制日货,宣传抗日,共御外侮。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病重的牛兆濂听闻后,更是悲愤至极,于7月21日愤然辞世,享年七十一岁。

集才子、圣人、神仙于一身的关中大儒牛兆濂

在小说《白鹿原》临近结尾处,透过白嘉轩之口对朱先生的评价:“白鹿原最好的朱先生谢世了,……世间再也出不了这样的好先生了。”

集才子、圣人、神仙于一身的关中大儒牛兆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