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家里有个院子,院子里有一畦小小的菜园子。 架子上吊着黄瓜和豆角。垄上站着番茄和辣椒。畦中间挤在一起的,是菠菜、韭菜、小葱和芫荽。 菜园周围的矮墙垛上,一溜摆着几个盆儿。 盆儿里分别种着串儿红、凤仙花、大花马齿苋、芦荟和仙人掌。 地砖缝里钻出来的锦葵,锦葵科锦葵属 「锦葵」和「蜀葵」就立在墙边向阳的角落里,一年一年地长。 也不用太照顾,越不管反而开花就越多。 锦葵的花儿小,粉紫色,只有一元硬币大小。个子也不高。但分枝多,一株看上去就有一丛。 蜀葵的花儿大,有半个手掌那么大。五颜六色。 蜀葵,锦葵科蜀葵属 除了蓝色,从白色到近于黑色,都有。个子也高,能长到2米。 花儿开得也勤快。 从下到上,这朵开败了,那朵开。一整个夏天,就这么一路往梢头开过去。 锦葵和蜀葵的嫩叶都是可以吃的。但一般不吃,除非是真没菜了。 紫黑色的蜀葵 后来,院子前头的空地上,又添了几株「秋葵」。 秋葵长得也高,还壮。肥大的叶子舒展着,像鸡爪一样裂开。嫩黄色的花瓣有一种类似于绢的质感。 近花心处是一圈浓艳的紫红色。紫黄相撞,很醒目,居然也很自然。 红色果的秋葵品种,锦葵科秋葵属 秋葵花开的也勤,又漂亮。跟蜀葵和锦葵一样,都太适合种在院子里了。 到了夏天,秋葵还会结出很多像辣椒一样的嫩果荚。 但这些果荚的表皮没有辣椒那么光滑,毛毛的很粗糙,还长着几道棱。 中午的时候,可以到院子里挑最嫩的随手摘上几个,焯水之后直接清炒,或者炒鸡蛋,吃起来黏黏滑滑的。 口感不错,还可以减肥。 绿色果的秋葵品种,秋葵的中文正名叫咖啡黄葵 这是因为秋葵黏滑的口感主要来自于非淀粉类多糖,也就是膳食纤维。 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带来一定的饱腹感,同时又不会产生额外的热量。减肥的时候吃着就挺好。 秋葵的果荚只有在嫩的时候才可以吃。 一旦老了就会变得木质化,咬不动了。到最后还会自动开裂,露出里面黑色的种子。 院子外种的几棵秋葵 除了秋葵,锦葵科还有不少植物的体内都含有黏液和多糖。这是该科植物的特点之一。 如夏天开花的木槿,前面提到的锦葵,还有曾经辉煌过的冬葵……,吃起来口感都是细腻黏滑。 木槿花炒蛋,夏天的时候一定要尝一尝。 木槿,锦葵科木槿属/网图 如果我是个四川人,一定还要在院子里种几棵「冬葵」。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早起刷牙的时候,对着这些郁郁葱葱的葵菜,看朝露在阳光下飞升。 刷完牙,看会儿书,再发一会儿呆。 到了中午,就可以盛米做饭,采葵持做羹了。 冬葵,锦葵科锦葵属 葵菜最合适煮稀饭了,加点盐和香油,巴适得板。 这个葵菜就是冬葵,也叫冬苋(寒)菜。 葵、韭、藿(豆叶)、薤、葱,五菜之一的葵,指的就是冬葵。 曾经的百菜之王,辉煌过,又没落了,被后来崛起的菘(白菜)打败了。一路退缩至南方的云贵川湘鄂赣一带。 北方几乎看不到葵了,到南方来可以尝一尝。 冬葵,有的冬葵叶片沿叶脉带紫色斑纹 冬葵的花很小,一点点大,粉白色,被阔大的叶子遮挡着,毫不起眼。 不能观赏,只当菜种。 还有一种「落葵」,也叫木耳菜,南北皆有。可以像豆角一样爬在架子上。 叶片又肥又厚,又嫩。吃起来也是滑滑的。口感近似于葵,所以得名落葵。 种两棵在院子里,可以一直摘。 落葵/木耳菜,落葵科落葵属/网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