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春天,你观鸟了吗?

 医学abeycd 2023-05-08 发布于湖北

当你走在公园里,看到一只漂亮的小鸟,是否会想知道它的名字,从哪里来,为什么能够飞行呢?

如果你也有过这种好奇,那毫无疑问已经是一位观鸟入门者了!

图片

观鸟,一个听起来非常专业的名词,似乎非得扛着三脚架,穿着迷彩服,拿着专业望远镜,前往人迹罕至的自然区,观测到珍稀罕见的鸟类才算。

但其实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城市中的鸟类,周末的城市公园、远郊的自然景区都涌现了观鸟者的身影。

无论是对万物好奇的孩子们,还是作为周末闲游活动的上班族,纷纷将目光聚集在那群天上的鸟儿身上。

甚至只要你愿意,随时抬头都可以是一段短暂的观鸟旅程。

图片

观鸟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鸟类,还能加深人与自然的联系

人天生就亲近自然,没有人会不为自然的力量所倾倒,即使身处城市中,也能去享受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在观鸟的旅途中,我们可以短暂地隔绝喧嚣,把全副身心交给那只即将展翅的鸟儿,在心中猜测它下一秒会怎么飞行、它这个行为的含义,和刚认识的观鸟爱好者交流……

尽情享受专注自然带来的治愈和抚慰

图片

可能有的人会奇怪,为什么偏偏是观鸟?

因为比起昆虫和植物,鸟类在城市中比较常见,体型也方便观察,更容易入门

再搭配合适的鸟类图鉴手册、入门读物,即使只是对自然感兴趣的孩子,多对照查询就能讲出名字,甚至对鸟类的习性、形态对答如流。

从观鸟入手来进行自然教育,也是家长们常见的教育方式。

毕竟让孩子探索自然,与其建立具体而实际的联结,了解自然生物知识的同时,也能让孩子们学习生命的多样性和规律,学会如何尊重其他生命并与其和谐共处,当然也可以增强亲子间的交流和互动。

图片

说到要搭配合适的入门读物,相信很多对观鸟感兴趣的朋友们应该都入手了不少图鉴类书籍手册,方便观鸟时比对查找,但关于鸟类学的入门读物,有些时候却容易被忽略。

认识积累更多鸟的种类,固然是观鸟的一大乐事,但不期而遇的那些鸟儿们振翅而飞的瞬间、不同声调的鸟鸣声、求偶的仪式、成鸟哺育幼鸟的温馨画面,都比单纯的种类数量更有意义

图片

而对于鸟类形态、习性、机体结构等基础知识的了解,也正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理解鸟类,去收获更多层次的快乐。

如果是家庭观鸟活动,家长们还可以陪着孩子一块读、一块学,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图片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这本由英国皇家鸟类协会审订、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推荐的《鸟类:一切为了飞行》,就是一本很适合观鸟初学者阅读的鸟类学入门简明教材读物。

图片

《鸟类:一切为了飞行》由玛丽安·泰勒(Marianne Taylor)所著,她是一名科普作家、插画家、野生动物摄影师。已出版20余本自然科普图书,包括“英国皇家鸟类协会百科” 系列,书中很多插图都由她亲自绘制或拍摄。在《观鸟》《BBC野生动物》等诸多报刊上都发表过文章。

译者是王瑞卿,网名“蛐蛐”,观鸟达人,自然教育师,《中国鸟类观察手册》编委,《常见野鸟图鉴·北京地区》副主编,《中国鸟类观察》编辑;黄晓清,《中国鸟类观察》编辑,首都医科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

图片

这本书以300多幅照片、手绘图、信息图,展现了各种鸟类从蛋到成体的解剖结构,探索鸟类所有内部系统的结构和运作。

让我们从鸟类的演化史到骨骼、肌肉、神经系统……一步步去了解鸟类的生存模式,搭建鸟类学知识体系,从内到外理解鸟类是如何经过演化磨炼而生存、繁衍的。

图片

鸟类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它们的飞行原理和行为习性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书中更是围绕“鸟类为什么会飞”这一核心问题,从鸟类的骨骼系统、羽毛、肌肉和神经系统……一系列特殊的适应性结构和生理特征,做出了相对完美的回答。

相信有观鸟经验的爱好者们,也能从这本书中收获不少新的专业知识!

图片

说到这里,如果你也觉得被鸟儿们打动,不如抓住春天尾巴,走出门,带上望远镜和书籍,到离家最近的公园去体验观鸟的乐趣!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