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融苗裔故地:曹县的前世——周朝曹国简史

 海曲上人 2023-05-08 发布于山东

山东省曹县,在周朝时期是一个姬姓诸侯国——曹国。曹国范围比曹县要大很多,但是仍然属于国土较小的诸侯国,始封于西周初期,国力不强,公元前 487 年被宋国所灭。

曹国疆域大体上包括今天山东省定陶县、菏泽市区、曹县、鄄城县、巨野县、郓城县、阳谷县、荏平县、东平县以及今河南省的台前县、范县的一部分。因为是弱国,一直被周边欺凌。在西周时期听命于周王朝;春秋时期,曹国见风使舵,与周王朝关系越走越远,先后依附于齐、楚、 晋。

文章图片1

曹国世系

一、曹国建立

虽然“曹”这个地名古已有之,但是曹国政权是西周开始有的。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文王第13子叔振铎于曹邑,建立曹国。这点从《左传》的“陶叔授民”与出土文物“宜侯夨簋”铭文均可得到印证,可信度很高。

曹国所建立的地方,是“三朡(zōng)国”的故地。三朡国是祝融后裔建立的董姓国,三朡国历史已经难以考证了。商汤讨伐夏桀,夏桀逃到三朡国,商汤追击灭了三朡国。到了西周,这里成了曹国的封地。

在西周大部分时间内,曹国局势比较稳定,作为宗亲,曹国对周王朝也是唯命是从。

文章图片2

曹叔振铎

二、曹国发展

进入东周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周室衰微。曹国地处中原,周围都是强国,自己国力比较弱,只好依附霸主。但是在霸主更迭之际,也很容易被人欺负。

郑庄公征卫服宋,拉开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序幕。曹国内部政局相对较为平稳,几乎没有诸侯征伐。外交上,曹国夹在郑、宋、鲁、卫之间,与各国均尽量保持友好关系。例如曹桓公年纪大了,特意嘱托让太子去朝见曹国周边诸国,维持关系。

前698年,郑、鲁结好,并且会盟于曹国。东家曹庄公也参加了此会,弱国曹国必然受到大国的割韭菜。从此,曹国开始了其跟随大国、强国的动荡起伏的政治命运。

文章图片3

曹国位置

三、曹国征战

齐桓公称霸的时候,曹国听从齐国调遣,参与诸侯征伐。

曹庄公后期,宋国内乱,曹国军事是平定宋国内乱的主力军。后来,霸主齐国以宋国背叛北杏之盟而率曹、陈等国军队讨伐。曹国和邻国宋国逐渐结下梁子。

曹僖公在位时候,强大的己氏之戎曾入侵曹国,曹羁逃到陈国。己氏之戎甚至干预曹国废立的事。

文章图片4

齐桓公

曹昭公曾经率师跟随齐桓公救邢,参与伐蔡、伐楚的战争。曹共公时,齐霸业衰落,曹国失去齐国保护。前680年,宋国趁机多次伐曹。宋襄公差一点灭了曹国,但因国内不稳而撤军。楚国崛起后,曹国也转而依附于楚。

晋国崛起,晋楚争霸成为必然。晋国曾经出师依附于楚国的曹国,抓了曹共公,把曹国的“济西之田”割让给宋国。宋国用这块地贿赂齐、鲁。曹国被迫和楚国绝交。

楚国大怒,起兵伐晋,楚国失败。后来晋文公在伐许途中生病,曹大夫侯獳贿赂晋国,把曹共公放了回来。但是“济西之田”仍然归鲁国。曹国成为晋国附庸,国力开始衰落。宋国此后也多次伐曹。曹国内部也不稳定,内外交困,疲于奔命。在整个春秋中后期,曹国可谓苟延残喘。

四、曹国灭亡

春秋晚期,曹武公、平公、悼公、声公、隐公、靖公、伯阳相继统治曹国。这时候国君大权旁落,随着井田制解体,卿大夫势力炙手可热。

晋楚争霸激烈,所以中原各国经常遭受战争。晋国虽然国力强大,但是内部力量分裂,制约了它的扩张。楚国有意北扩,但是被吴国拖住后腿,也无法放开手脚和晋国一决雌雄。

在此背景下,前546 年,晋、楚、齐、秦、鲁、卫、郑、宋、陈、蔡、许、曹、 邾、滕十四国的大夫在宋召开“弭兵之会”,确立了晋、楚两国的共同霸主地位。这就是所谓第二次弭兵。实际上牺牲小国利益,划分强国的势力范围,换来一段时间的和平。

文章图片5

弭兵之会

但是,曹国要同时给晋和楚承担繁重的贡赋,使劳动人民负担加重,而内部曹公室与卿大夫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春秋后期,晋国走向分裂,楚吴战争频仍。曹国逐渐失去大国的庇护。

曹国不得不与其它诸侯国结盟自保。但是君主地位动摇,无力驾驭内部混乱局面。曹伯阳喜欢打猎,任用公孙强为司城。公孙强为挽救曹国微弱的国势,增强曹国国防力量,于是趁郑败宋之机,修筑5座城池。于是“背晋干宋”——背叛晋国,干犯宋国。结果宋景公一怒之下,出兵伐曹,抓了曹伯阳及公孙强并杀了他们,曹国于是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