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中药产业政策环境现状 国家鼓励传承创新发展 线上药房助力品牌中药OTC打开天花板空间

 观研报告网小站 2023-05-08 发布于湖南

一、中药政策持续推出,相关中成药获批加速

中药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药品种类,主要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中药作为我国特色药品种类,一直受到国家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多项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全方位扶持中医药发展:

(1)改革中药新药审批政策,淡化“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概念,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三结合”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加快了中药新药上市速度。2021年,NMPA共批准12个中成药新药上市,超过去4年获批总和。

(2)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要求在2022年底前制定50个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促进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发挥更大作用。

(3)医保支付向中医药倾斜,《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DRG付费,并允许中药材(含配方颗粒)可继续加成25%。

(3)医保支付向中医药倾斜,《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DRG付费,并允许中药材(含配方颗粒)可继续加成25%。

资料来源:中国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中医药产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部门文件主要内容
2015.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 11 个部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 年)》首次由 11 部委联合为中药材专门制定 5 年国家级规划,力争到 2020 年,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濒危中药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常用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
2016.2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到 2020 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到 2030 年,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2016.12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医药法针对中医药自身的特点,改革完善了中医医师、诊所和中药等管理制度,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2017.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中医医疗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互联网服务、推动中医药健康养老信息化、发掘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资源、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信息交流、规范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应用
2018.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的公告》内容依次涉及经典名方目录、简化审批的条件、申请人资质、物质基准的申报与发布、经典名方制剂的注册程序及管理要求、各相关方责任等,科学规范中药分类管理和经典明方的研发注册申请路线,加大对传统中药经典的传承支持力度
2019.10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发布的第一个中医药文件,到 2022 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加快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用 3 年左右时间,筛选 50 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 100 项适宜技术、100 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及时向社会发布。到 2022 年形成并推广 50 个左右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分批遴选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费用明确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合理确定付费标准。
202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完善中药分类注册管理,完善分级定价政策,重点将功能疗效明显、患者广泛接受、特色优势突出、体现劳务价值、应用历史悠久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调价范围,将疗效和成本有优势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一般中医药诊疗项目继续按项目付费

资料来源:中国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二、中药未来将会创新发展,普通中药将面临集采压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中成药按照使用方法分为外用、内服、注射中成药,以内服、注射为主(2018 年合计占比 95%),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额自 2017 年起由于限定适应症、部分限基层医疗机构使用、被重点监控等政策,呈现加速下降趋势。

以临床价值、科学价值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驱动,成为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药大品种的科技引领作用,选择了疗效确切、有良好市场开发前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品种给予引导和重点支持。在重大新药创制、中药标准化、“973”、“863”、“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传染疾病等专项中,均有中药大品种相关技术提升、质量提高、临床评价等研究支持;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等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也涉及到中药大品种研究。

国家医保局于 2020 年 11 月在《关于落实中成药扶持政策的提案》中表示将指导和推进地方针对中成药等药品开展药品集采探索,预计未来中成药会逐渐被纳入带量采购。在中药集采范围方面,国家医保局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 4126 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中成药集中采购基本遵循“探索对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相似的不同通用名药品合并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坚持质量优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从价高量大的品种入手”。

中成药集中采购首先在价格上预计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而是基于其成本,在保证中药企业一定利润空间下下降,其次就集采范围来看,品牌中药OTC 由于较少品种进入医保目录、更具备消费属性,主要销售渠道在零售端而非公立医疗机构,预计纳入带量采购的可能性小。由此品牌中药 OTC 具备一定集采避险属性,具备较高的价格维护能力。

2021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品牌 TOP10

排名产品品牌厂商
1阿胶东阿阿胶
2感冒灵颗粒华润三九医药
3阿胶山东福牌阿胶
4京都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京都念慈总厂
5健胃消食片江中药业
6舒筋健腰丸白云山陈李济药厂
7藿香正气口服液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
8复方阿胶浆东阿阿胶
9安宫牛黄丸北京同仁堂股份同仁堂制药
10急支糖浆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

资料来源:中国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三、线上药房利好品牌中药OTC发展,强品牌产品提价更顺畅

长期以来,零售药店作为中药OTC行业下游,考虑到其需要维持其药品平价口碑、保证其客流量,对中药OTC涨价有所制约。近年来,一方面由于零售药店店均服务人数持续下降(我国零售药店店均服务人数仅为2923人,低于美国5250人 /家、日本药妆店7052人/家),另一方面由于化药集采带动部分化药慢病产品盈利能力下降,零售药店迫切需要提高其盈利能力:一、更多销售高毛利率的贴牌产品(占比有上限,超过一定比例将会伤客带来客流量下降);二、接受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中药OTC产品涨价,并在终端顺加价销售。

近年来,药品零售行业发生的一大变化即为线上销售额迅速增长。据统计2021 年我国网上药店市场药品销售额达 368 亿元,同比增长51.49%。由于线上渠道对于产品质量和口碑较好的药品更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线上药店市场份额的持续增加,头部品牌中药OTC有望持续加速放量,在同品类中市场份额有望显著上升。

近年来,药品零售行业发生的一大变化即为线上销售额迅速增长。据统计2021 年我国网上药店市场药品销售额达 368 亿元,同比增长51.49%。由于线上渠道对于产品质量和口碑较好的药品更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线上药店市场份额的持续增加,头部品牌中药OTC有望持续加速放量,在同品类中市场份额有望显著上升。

资料来源:中国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具体到中药OTC行业内部,根据量价增长性质、以及投资价值的不同,我们认为中药OTC可划分为三类:

非品牌中药OTC、品牌中药OTC和名贵中药OTC,越是品牌效应较强的中药OTC,其在线上的受欢迎程度更强。

由于中药OTC产品消费需求的的稳定性,其盈利能力的提升往往来自于产品提价,但是不同的产品其提价能力又不尽相同,其中市场地位较强、品牌力较强和原材料稀缺的OTC品种往往具备更强的提价能力。长远来看,提价能力更强的品种,其发展的天花板更高。

一般来说:直接提价:(1)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品牌力强的产品,一般每年直接提价约3-5%,部分药店毛利较高的产品,近年来每年平均出厂价提价幅度达7-10%。(2) 原先价格低廉的品牌产品,其提价后价格仍显著低于市场同类,具备持续提价能力。

间接提价:(3)产品升级换代后提价。(4)依托强品牌,推出高价新品,提高品类均价。

品牌中药OTC具备四种提价路径

<strong>品牌</strong><strong>中药</strong><strong>OTC</strong><strong>具备四种提价路径</strong>

资料来源:中国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