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手拍〕老北京城的筋骨血脉--走街串巷话胡同(六十一)

 新用户8926AVU2 2023-05-08 发布于北京
〔每日手拍〕老北京城的筋骨血脉--走街串巷话胡同(六十一)
青风巷和青风夹道

青风巷和青风夹道位于大栅栏街区,同样属于昔日的“八大胡同”范畴,只不过是“八大胡同”的“枝端末节”,“旁枝侧叶”,没有陕西巷、韩家潭那些著名胡同的闻名青楼,也没有“清吟小班”和叫座的“头牌”,有的是零星的“茶室”及众多的三四等妓院。如今不管是茶室,还是三四等妓院,都随着北平1949年的解放而全部销声匿迹了。
走入青风巷,两边是普普通通的民居,且都以大杂院的面貌示人,记载说15号院是昔日的正大膏馆,找了整条巷子也没能找到,可能是整修院门,把门牌号给整没了。
青风巷,西起朱茅胡同,东西走向,走到东端即是青风夹道,中间有南北走向的朱家胡同贯穿,把青风巷一分为二。整条巷子开着不多的院门,像个大过道,整体上平淡无奇。2号院是个例外,二层青砖小楼,像个昔日的风月场所(图1-5 为青风巷影像,图2一4是2号院二层小楼)。
与青风巷不同,青风夹道要丰富的多,长度也更长。此巷狭长多弯,一百多米的道拐了4道弯,最窄处仅50多公分,两人相遇要侧身而过,巷子两侧排列着一个接一个的小院落,但很少有像样的街门,进入了巷子就像进入了迷宫,不明底细的人一定认为这个夹道是个死胡同而不敢涉足。
青风夹道有三个出口,东口接小力胡同,南口至棕树斜街,并与大力胡同、朱家胡同形成一个四路通路口,其南段西侧还有一个口通青风巷。青风夹道明代称留守卫营,清代称火神庙夹道,因巷内有一座火神庙。据记载称1号院即为火神庙旧址。但走入1号院落,火神庙的遗址没有寻到,看到的是一座“L”形的清末民初时期的二层带廊子的小楼,这种建筑多为春院或旅馆。解放前这里可是娼寮妓院集中的地方,做为春院就不足为奇了。同样,12号院从门楼遗留的四块青砖上也可以看出,这原来应该是刻有文字的匾额,这么幽深的胡同,不大可能是商号,像是个“销金窟”。
有记载的25号是凤祥院旧址,但院里院外已很难看出它昔日的模样,如今已是个下不去脚的大杂院了(图18)。
图6-18 青风夹道影像
图6 -7 夹道东囗处,窄处仅50多公分宽
图14-17 1号院影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