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善良的好处太多了。 1、自己舒坦。不要觉得舒坦容易,这年头多的是为求名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得不时刻提防着;或者委曲求全、压抑自己的情绪,又如何能舒坦呢? 一个人如果能坦坦荡荡,其实是福报。反过来,则是报应。 如果你经历过:食不知味,夜不安寝,内心焦虑恐惧惊慌,个中煎熬难耐。只能靠着刷手机或夜夜笙歌或醉生梦死,来忽略压制这些痛苦。你会明白,倘若人间有地狱,这便是地狱了。而这地狱,是他自己亲手铸造的。 善良的人,多内心坦荡,无所畏惧、无所愧疚。因着这坦荡,心无杂念,安然入睡。 此处特别注解:
以上种种必然生活中有无尽的烦恼。真正的善,有自己的边界、尊重并理解他人、更主要的有一颗怜悯之心。 2、惠及子孙 。引用安真师父的话:“先人有德,子女出生后就顺利,好命,先人业障重,子女出生后就跟着受罪了”。 父母就是孩子的上半辈子。 举个栗子,关于株连 古代有连坐罪,诛九族。现在虽没有了连坐罪,但实际上犯人入狱,其父母子女都会被人戳脊梁骨,遭受排斥与欺辱。在他人眼中,他们一生都被打了标签:罪犯家属。 虽然说每个人都该为自己做过的事负责,自己承受因果,不牵连他人,但现实中确实殃及了子孙。 如果真心爱自己的子女,就应该积极行善,结善缘,给他一个干净的未来,为后代子孙积福荫。其实也是为自己积福,毕竟人终究会老,子女被迫承受痛苦后的愤怒与怨恨,会在人老时发泄出来,晚景凄凉呀。 栗子2,时下最流行的家庭纠纷 男人跟公婆一起欺负媳妇,媳妇天天在孩子面前抱怨,拉拢孩子对抗父亲爷爷奶奶。这个孩子或左右为难,或仇恨相对,痛苦不堪,对亲密关系也很恐惧。 所以,为子孙着想,善待父母另一半。孩子也会习得这些,传承于子孙,和和气气、幸福美满。这也是福报。反过来,给儿女提供和睦的成长环境,让儿女同样成长为和善的人,何尝不是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晚年? 行善,惠及子孙。为恶,祸及子孙。最终,殃及自己。3、社会和谐。你们有经历过漫长的黑夜吗?我有。因为体验过黑暗,渴望有只手伸出来,所以我会习惯拉别人一把。我知道这伸手的分量。 也许这份善良,使得某个人对这个世界又有了希望。也许某一天,他也想守护这个美好的世界。这样的人多了,最终还是惠及你我。 当大家都选择善良,为他人着想时,这个社会哪来那么多的问题? 4、最后,善良需要智慧,善良要力所能及。能力不及,不建议你盲目的善良。 善良的底线是:不作恶。别人落难了,不落井下石。别人坑蒙拐骗,我不做。别人欺负弱小,我不协同。别人热门新闻站队批评人,我不参与。这也是一份力量。这些力量会慢慢的让我们周围变得越来越好,终归都会回馈我们自己。 我们经常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职场中有很多人因为过于老实,所以上司们什么事都让他去做,因为使唤他的成本最低,而同事们什么事都找他帮忙,因为他太好说话,所以老实人身上的事越来越多,事情做好了不讨好,事情做差了还要挨骂,具体来说老实人受欺负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过于善良。我经常说职场中你可以选择善良,但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好自己,而职场中很多新人他们心肠总是太软,只要别人多说几句好话,他就心甘情愿的帮助别人干活,如果这一点不及时改正,那么在职场中他就一直受欺负,毕竟只要说几句好话,就能让别人心甘情愿的付出,这种好事谁都愿意做。 第三,缺乏城府。我经常说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职场中有很多人总是把自己看得太低,他们在与领导或者同事相处的时候,总是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时间一长别人就都会看出来,他们知道你不敢拒绝,于是拼命的压榨你,拼命的让你创造更多的利益,所以作为老实人来说必须要有自己的底线,对于那些不是自己的活,必须要勇于拒。 第三,缺乏城府。职场中老实人之所以受欺负,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城府,他们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说话从来不会拐弯抹角,这就导致他们说话、做事总是得罪人,那么他们在职场中受欺负,也就是自然的事情,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那么就必须让自己有心计,和领导私下搞好关系,这样才职场中才能维护好自己利益。 人以为在职场中做得越多,就能够得到提拔,其实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要知道在职场中干好工作是你的本分,为你的上司创造利益,你的上司只有得到了好处他才会提拔你,否则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 职场如战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里,处处充满着算计,处处充满着流言,处处充满着欺骗,要想在其中生存发展,你可以选择善良,但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离开了这个前提你的善良就是软弱,别人就会欺负你、拿捏你。 在人间,你扔下石头,绊住的往往是你自己的腿。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谦让使人心平气和,人与人之间需要的不是嫉妒和瞋恨,需要的是一种宽容。宽容是美德,会使你得到更多的别人的尊重;宽容是一剂良药,能挽救一个人的灵魂;宽容就像一盏明灯,能够在黑暗中放射着佛性的慈悲,照亮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事情做得顺利,是靠你的智慧;真正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得成功,不是靠你的智慧,而是靠你的品德。所以顺利靠智,成功靠德。我们要常怀宽容之心,慈悲地对人,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懂得利益他人,才能收获善缘的未来。 别人送给你一件礼物,你不收,这个礼物还是还给他; 别人骂你,你不接受,他会更加生气地收回他骂人带来的业障。 这就叫 “一切自然来,一切自然去”。 ☀ 执著到最后不是真实东 西的体现,而真正的不执著、随缘,你就会得到真正的 真如。 心态好,人缘就好,因为我们懂得宽容;心态好,做事就顺利,因为我们不斤斤计较;心态好,生活愉快,因为我们懂得了放下。 一个人不能太贪,有时候尽自己的力量赚点钱,而且你要看看这个世界的趋势,看看这个世界现在人跟人的恶气,平安已经是福气了,你还想得到什么?真的,家里不出事,自己不生癌症、不开刀、不动手术,身上不长东西,能吃、能喝、能睡,已经是很有福气了,这是真的啊。 ✨ 高尚的人的心中都是高尚的愿望;自私人的心中整天都是自私的想法。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不一样的就是人的心。 心中善良,人间不管任何事情对我们来讲都是善良的;心中存恶,展示给你的都是恶。要将善良常常放在自己的心中,才会一善解百灾。 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放下自己。学佛人不会放弃精神的快乐,而人间凡人的欲望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要幡然梦醒,不能迷惑于五欲六尘。若不觉悟,怎知哪裡是你的家。 人界都有上、中、下品。帮助别人是上品,随顺因缘是中品,守住戒律是下品。菩萨根据人愿力的大小而成就其果位。人因放低自己,成就无我,而称为“菩萨”。 静则能善观因缘,闹则无法随顺因缘。少烦心,清净心和慈悲心才会出来。将五阴转化为阳,将八苦转化为乐。 在人世间还没有悟道之时,就是还没有感觉开心的时候,这个人才会有苦乐之分。但是当你一旦真正悟出道理的时候,你已经没有苦乐之分了。 世间上所有的快乐都是人间的欲望。什么快乐呀,不就是你那一点欲望嘛,吃得开心,嘴贪口福,这叫食欲,就是食物上的欲望。财、色、名、食、睡称为五欲。钱多了就开心了,叫财欲。那么钱少了就不开心,也叫财欲,这都是欲望。 要记住减少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感应心里的快乐。什么叫感应心里的快乐?你心里多一点快乐,然后你的肉体、你的精神、你所有的一切,外围的环境都会随着变的。一个人的精神只有从内心发出的那才是精神。 太贪著世俗之乐的人,他是没有时间去修心的。你们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高,不能有任何的贪念。生命是有限的,精神也是有限的,只有把这些有限的生命化作无限的度人当中你的生命才是无限的。 苦修行就是要推动你进入修行之路,因为你知道苦了,因为你节制了,你才会找到光明、才会找到方向。 ✨ 保持自己的十善业,走的时候可以到天上,你哪怕不修都可以到天界。十善业做不到就是十恶业。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称为“十善业道”。 有的时候要学会放下,因为放下反而得的到,不放下一点都得不到! 从生到死有多远呢?呼吸之间,你一口气上不来,可能你就走了。从迷到开悟有多远呢?一念之间。从爱到恨有多远呢?在无常之间,刚刚还爱得很深,突然之间就恨得很深。那么从古到今有多远呢?在谈笑之间。从你到我有多远呢?善解之间。从心到心有多远呢?天地之间。 我们在人间要靠菩萨保佑,要靠自己的修心修行来铲除心中的危险和对物欲的追求。因为我们人往往追求名利、物质,我们放不下房子、车子、孩子、妻子,所以我们过多的贪爱和欲望织成了一张一张的网,把我们的心紧紧地缠住,让我们沉迷在五欲六尘当中不能自拔。 人的一生,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我们今天业由心造,境由心转,我们想通、想明白、想开了,我们也就放下了。 当欢笑变成了争吵,当得到后又要面临着失去,当希望变成了尘埃,当一切到最后是不可得,人生是多么悲伤、无常,你还要醒过来啊。 我们每天活着要好好地感恩,因为我们今天还有眼睛,还有鼻子,还有耳朵,还有思维……想想有多少人是残疾,有多少人在病痛当中受折磨。我们要感恩,要知足,当你知足之后你就会非常地快乐。 感恩佛陀,您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满足。人生有舍就会有得,所以称为“舍得”。人的欲望很难满足,只有舍,境界才会上升,才会知足。 人生在世,为何会有贫、富、贵、 贱、尊、 卑、 苦、 乐的果报呢?完全是过去生中自己所种下的因啊 中华传统有句谚语“能解决的事,你不必去担心;不能解决的事,你担心了也没用”。一切随缘,尽力而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把握当下才是最最重要的。 不要随便讲话,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要改变命运,实际上就是要跟自己宣誓来改变自己的习气。改变命运就是向自己宣誓:我要彻底改变我自己的习惯。 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感恩的旅程,为爱要感恩,为恨也要感恩,要感恩朋友,感恩你的对手。爱让你感动,恨令你学会忏悔;朋友能够加持你的信心,对手能够磨炼你的意志。 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世界上,你就懂得了谦卑慈爱;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待人处世,你才有高尚的境界和宽广的胸怀。 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好的心态能激发善良的潜能,是你最大的财富。 人有一分器量,就多一分气质;人多一分气质,就多一分人缘;人多一分人缘,便多一分功德,积善成德,善德成性,善性成圣,慈悲成佛。 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才能拥有智慧。 不要不尊重别人,播撒慈爱,收获幸福。尊重是一种心情,尊重会使你拥有力量。尊重别人的同时,会得到别人对你的尊重,在修心努力之后就会超越自我。 不要随便讲话,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不轻易求人。把自己当成别人,会减少痛苦,理解包容;把别人当成自己,会同情不幸,柔性人生;把别人当成别人,你会尊重别人,不伤害他人;把自己当成自己,你会珍惜自己、珍惜生活。 不要随便承诺,要言而有信。种下行为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会收获命运,一个人的习惯造就了一个人的命运。 抱怨自己的命差,不如让自己先善良,对人要广结善缘,你就会拥有贵人缘,你的命运就会改变。 很多人说,为什么别人不尊敬我?不要去抱怨、埋怨别人不尊敬你,要想让别人尊敬,不如先让自己变得更加高尚。 想改变人生的境界,先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为还没有努力的未来担忧,只为当下存在的现在而努力。 ☀️我们不能再让自己伤害自己,要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留条退路。 ☀️生活只是你的一面镜子,无论希望多么渺茫,无论跌倒了多少次,因为有了佛法我们才会爬起来,我们才会站得越来越高,拥有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生。 处事谦让是为高。退一步就是进步的基础。待人宽厚,那是你的福气;利人利己,那是你的缘分。 我们人活在世界上,不管做什么事情,退一步会给自己留下很多的余地。话不要讲死,事情不要做绝,待人接物要以宽厚的态度待人,才是一个有感恩心的人。 人追求地上的,以后就会失去天上的。少追求人间的一切福报,多追求天上的,人间得到的越多,天上失去的越多,人间的包袱越少,天上得到的越多。 善良这样的品质是一种无用之用,你并不能从善良的行为中获得物质意义上实际回报,别人也不会因为你善良的举动而对你感恩戴德。 宽厚善良的人可能会觉得你是一个善良的好人,对你的印象很好,也愿意对你释放善意,善意是会在你们相互交往中传递的,酝酿成一坛醇香的美酒。 卑劣贪小的人可能会觉得你是一个善良的蠢人,有什么事都会理所应当想到麻烦你,善良如你,从举手之劳变成费心劳力,你拒绝你就会变成自私的坏人。 那善良的好人有什么用?人为什么要善良,不善良可以吗? 现在就可以回答你了,没用,可以。 他们利用你的善良,绑架你去做一些不是出自本愿的事,你烦躁,你压抑,你的心在向你哭诉,为什么是我?就因为我善良?你想反抗他们,对他们说不,但是你骨子里的道德素养无时无刻的提醒你,你要善良。他们对你的诋毁也让你屈从,你挣扎,你不堪重负。 所以在面对这一切,选择善良之前,你要明白你善良的界限在哪里? 善良要有一条线,这条线像一个屏障,罩着内心深处柔软平和的温暖的泉水,在你孤独绝望,歇斯底里的时刻,能够汲养你,支撑你,成为你战胜一切的动力源泉。在别人无依无靠,需要援助时,能给予帮助和关怀。 而有人要打破这道屏障,压榨污染你的净土,那就拒绝,把他赶出去,保护善良之前先学会拒绝,善良不应该成为负担,善良是一种勇敢和动力!善良无错! 那是因为你对善的理解错了,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 简单来说就是能力越弱的人,目光越短浅,从而所做的“善行”并不能顾忌得太多——如喂野鹅的老人,他们只是为了自己“行善”的快感而行动。 可能力越强的就能够看得更加长远,也就更加清楚真正的行善,其实是通过成长自己来成就他人——要是自己都养不活,行善就是一种“惺惺作态”。你所谓的善,估计只是纵容他人,一味的妥协,软弱无能的表现。 你需要明白:“常存善心,福虽未至,祸已远行”,并不是行善就会现世报,事在人为。 命运的主宰就是你自己,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你今生命运,正是你前世果报循环;明日种种,正是你今日所作所为。 很多人会说:“我常常热心帮助他人,最后却落了一个遭人憎恨,上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还会有人说:“我常做善事,做事全凭良心,为什么一生坎坎?别人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却青云直上?” 你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我来告诉你原因。 今生行善,不一定今生享福;今生作恶,也不一定今生报应。今生所得报应,大部分是前世种下的“因”。 这就像欠债一样:今生好心没好报,是前世对人恩将仇报,欠下的“债”,今生也要感同身受,这是在还“债”。债还清了,才能享受到“好心肠”的善报。 今生运势不顺,是自己前世损人不利己欠下的“债”,等这个债还清了,才能享受到“做善事”的善报。 今生青云直上的人,是因前世种下了善因,所以今生得善报,等这个“善报”享受完了,才会受到“心狠手辣”、“损人利己”的恶报。 前世欠下的“债”重,所以今生还“债”的时间长;前世欠下的“债”轻,所以今生还“债”时间短。 因此,善恶报应的时间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在行善后的数年内就得到明显的报应,或十余年或数十年;有的则在下一代得到报应;有的甚至要到后二、三世才得报应。 但是,种“恶因”太多的人,下一世很可能投胎为牲畜,要经过数世投胎畜生道之后才能再转为人。 善恶报应的规律就像简单的“加减法”,比如:前世种下善因,今生本应有十年福报,但今生种了恶因,会使今后的福报减削数年;如果前世种下恶因,今生本应有十年恶报,但今生行善积德,也会使恶报时间削减。 “善”与“恶”秤两边谁重谁轻,就是改变命运的原理:前世种下了今世受恶报的因,就需要不断地行善积德,用“善”抵消“恶”之报,然后自己才能享受到行善的福报。 当一个善良的人也是有门槛的,当你自己的资产,能力,心态不够富足时,强行善良就好比是割肉饲鹰,只能让自己鲜血淋漓的同时痛恨对方的贪婪。 日行一善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你给予了对方缺少,你却拥有或富足的东西。给路边的乞讨者两元钱,给流浪的小猫一根香肠,帮负重的板车车主搭一把手,助他上个陡坡,做这些事情的当下和结束之后一段时间,你内心都是愉悦的,而被你给予和馈赠的对象也会充满感激。因为你的善良明显不求回报,他们也是轻松和愉悦的。 当你捉襟见肘时却去接济亲友,烦躁愤懑时却忘掉小我安慰家人,自己火烧眉毛还响应同事的求助。你的善心让你受了那么多委屈,于是当你匮乏时,你本能觉得自己也应该得到帮助,无论是来自曾经的受助人还是老天,毕竟善有善报嘛。 但是并没有。 于是你开始怀疑一切善良的意义,包括你力所能及和富余的方面,你都开始限制自己的小额付出。你不仅不善良,你还变得冷漠。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善良是一种投资,一种风险投资,很可能收获颇丰,但如果你是倾其所有,那注定你可能血本无归。所以,当你因为善良而不开心时,想想你是否投入的资本占比过高?这资本包括情感,资产,时间。 对普通人来说,想要长久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们需要谨慎使用善良。强大一点,再善良一点。但也不要吝啬自己能给的善良,毕竟利他本身就会带来快乐。 善良的本质是什么,你知道吗?人为什么会善良,你知道吗?为什么受伤害,你知道吗?为什么变自私会被指责,你知道吗?一、善良的本质作恶会怎样?会被周围的人防备和排斥,甚至反击。自私会怎样?自私会被周围的人嫌弃和远离。 人,最怕的是孤独和被分离。人犯罪后送监狱、关单间、关小黑屋,就是对人精神心理层面最大的惩罚。 善良会怎样?善良会被周围环境容许和接纳。至于为什么被欺,咱后面分析。 所以,善良的本质,是为了融入周围的环境或某个群体,无论是潜意识还是有目的。 二、人为什么会善良?1、本能: 人类在自然界发展几万年中,明白了单靠个体,生存是凶险的,发展更是渺茫的。因此,刻在基因里的是怕孤单和被分离。 作恶和自私不易被群体接受,善良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行为,特别是对能力不强、价值不高的群体,这成为这个群体的人一种不得不但同时又自然而然的选项。 所以,善良是一种本能,是人类发展几万年融入群体生活的本能。 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无论多么现代,仍是一种群体组织。 2、后天教育: 社会要稳定,肯定是倡导善而不是恶和私,恶和私会让社会重回原始野蛮状态,而不有利于秩序的形成。 社会,古今中外,现在和未来,都是像金字塔一样分为四个阶层:顶层、上层、中层、底层。 顶层设计指引社会,上层中层贯彻执行顶层意志,管理服务底层,底层供养顶层上层和中层。所以,底层一定要稳定,否则,底层一乱,顶层上层中层就要倒下来。 怎么稳定?最大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思想稳定。怎么让思想稳定?教育和文化。 所以,在一系列底层教育和文化中,善良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各种故事、各种文章、各种宣传。善良可以让底层互相接纳、互相融入,甚至互相监督,有利于整体稳定。 所以,如果我们生活在底层,善良有一部分是后天影响的结果。 三、为什么会被伤害?虽然都受后天教育,但并不是每个人最终的行为都像后天教育的那样。这是因(1)家庭教育延续(2)受到伤害后变了(3)涉及利益时对方的本能反应。 很多家庭父母本自私、恶毒,我想每个人身边总会有那么一两家,教育出的子女大多也会如此。 有些人受到伤害后就走了极端,完全变了个人,再遇到善良人时也是不择言行和手段。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努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争取更多的利益也是本能。当后天教育遭遇本能反应,后天教育脆弱极了。 所以,融入某个群体本身就意味着分享这个群体的利益。当善良遭遇以上情况,自然大概率就会受到伤害,同时因为善良本身就是一种带有“示弱”的行为,欺软怕硬、恃强凌弱也是人的天性,不欺善良又欺谁呢。 四、为什么受伤后变自私会被指责?你看都有谁出来指责?都是身边人,对吧。 人的天性中,都不希望身边人比自己更强,除非对方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即便能带来利益但不是持续增强的情况下,也不希望身边人太强。 当你受伤后变得自私,意味着你不再关注和给予对方利益,甚至会分走、抢走对方的利益、满足不了对方恃强凌弱的恶、满足不了对方享有优越感的私,你当然会被指责了。 现在明白了,一个正常的人,一味的善,是要付出代价的。 写在最后:融入群体,为什么一定要善良呢?你可以让自己强大,通过具备持续提供价值和利益的能力去融入甚至引领一个群体! 比如:你很能挣钱?周围的人自然就仰幕靠近你,你有策略的分享点利益,他们就会对你真正的善良。 你有办事的能力,周围的人就很自然的和你常走动,因为惦记着不一定哪一天会用到你。 自己感到了世事的坎坷、无奈、无助、艰难,看到别人遇到类似情况,在自己有能力、机会时,施以援手,是善良的话。 做不做一个善良的好人,是因为自己愿意。愿意划燃一根火柴,照亮、温热指尖、面前、彼此。(情景来自《卖女孩的小火柴》-自己坏笑中) 那人在那事上受益就好,至于他/她回不回报、是否也由此愿意去有时点亮、温暖更多别人,因人而异,不必苛求、期待。周边吃瓜的人看见了,支不支持、称不称赞、非不非议,随缘,大家各自开心就好。 可能个人善良、善行,并不能在自己也遇到困难时像取钱存钱般因果兑现,主要还靠自己度过。但,自带光明、温暖,就不至于在风雨中,过于寒冷、孤苦、绝望。 善良、好人,并不妨碍为自己。别人回不回报、非不非议,与自己选择善良、施以援手无关。过于碍事,下次就对于那本人或吃瓜的别人,做的隐蔽些,反正也不是为了那人的回报和众人的赞许,帮事与帮人是两回事,自己小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