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时代,谁掌握了信息的处理和展示权,其实谁就掌握了互联网。 所以当我在New Bing中前所未有的效率获取、整理我需要的信息时,一方面我再次确证我自己的判断,一方面我非常担忧中文互联网会在这方面被拉大差据,另一方面,我确实不得不承认,微软某种程度来说确实算得上在资本主义时代一个“伟大”的公司。 它对于市场、对于时代、对于自我发展,确实有着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经验。 所以当我问New Bing,如何评价微软,而它告诉我,微软是它的Boss,自己无法评价后,我打算亲自评价一下微软。 大家好,我是阿饿,透过商业史、地区史、世界史、经济史给你讲述精彩时代故事的阿饿。 微软的建立恐怕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 关于一个外祖父曾担任过国家银行行长、母亲是华盛顿大学董事,银行系统的董事以及国际联合劝募协会的主席、父亲是当地著名律师的二世祖,是如何天才地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哈佛,又如何从哈佛退学,然后传奇地和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卖点软件赚来第一桶金并创办微软的故事,已经被翻来覆去讲过无数回,我就真没必要再重复了。 但在那个阶段,随着个人电脑成为新的工具,且由于其普遍性,和对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能够找到操作系统这样一个生态位,不得不说是极具眼光的做法。 这样的眼光伴随着微软一直发展到如今,在ChatGPT的突然爆发上,同样体现了微软在产业生态位的布局上所拥有的敏锐和精准。 从1980年,盖茨知道IBM需要操作系统,然后收购了开发DOS系统的公司,并将该系统二次开发后授权给IBM,并最终让MS-DOS系统成为个人电脑开发的标杆后,微软其实就已经奠定了其世界级电脑软件公司的地位。 那时候大家看到的是IBM卖个人电脑赚得盆满钵满,所以纷纷下场搞PC,但他们的系统全都用的微软的系统。这种淘金热直接让卖牛仔裤的成为最大赢家的事情,使得到1983年时,微软的销售额就已经突破5000万美元。 在那个年代,美国的科技行业基本上就代表了全球最先进的部分。当然,这个情况到如今也尚未能被突破。因此在美国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赛道,基本上就等于在全球市场找到了赛道。 盖茨虽然年轻,但这点视野还是有的。为此他决定将微软的未来发展方向集中到操作系统和软件开发上,打算在未来的互联网淘金热中,去做一个极致的“牛仔裤”大亨。更何况,这个牛仔裤如果发展得好,甚至有操控“淘金客”的能力。 历史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1985年,微软发布了第一代Windows。这一年,微软销售额达到1.4亿美元。要知道,这是1985年的1.4亿美元。 之后故事就又回到了老套的情节中。 盖茨少年乍富,成为当时市场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而微软也迎来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调查。 在这个阶段,微软虽然麻烦不断,但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1983年发布的Word和1985年发布的Excel直接搭载在了1990年发布的新Windows中。加上PowerPoint,这种全家桶的方式一时间大受欢迎。这些办公软件也在此后奠定了其在微软体系中现金奶牛的地位,同时成为了To B市场上当之无愧的王者。 ![]() 二个是盖茨在这一年为微软的发展定了调,也奠定了Windows系统能够称霸市场的两个很重要的理念。一个,是程序管理,让用户可以双击图标启动对应程序;二个,是文件管理,可以让用户通过管理器去管理应用和文件。 不要小看这两个理念。在如今的我们看来,这两点是理所应当的,甚至有点落后了。可要知道,1990年之前的系统,用户基本上只能通过输入命令离开完成这些操作,可视化的理念是当时的非主流。 微软的这一小步,直接构建了如今应用生态的底层规则中,很重要的两个。 而这种先进的理念,也极大降低了Windows的操作难度,使得当时6000万份软件在发布后被一扫而空,同时给微软前期挖出了足够深的护城河。 这种先发优势,让Windows一度达到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 这个占有率确实给微软带去了不小的麻烦。 先是美国司法部对微软发难,借着它将IE浏览器捆绑在Windows的举动,开出了每天一百万美元的重罚。让人一下子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因为微软这种捆绑的行为该罚,还是因为捆绑了难用程度堪称逆天的IE浏览器才被罚的。 另一边,欧盟也对微软发起了反垄断调查。甚至发生了1998年的蛋糕事件。当时盖茨在布鲁塞尔与当地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会面,然后一块天外来糕精准命中他的脸。 ![]() 据说是因为有人不满微软的垄断行径才这样干的,盖茨对此的评价是,这蛋糕味道不咋滴。不得不说,同是资本家,盖茨这段位确实比Robin高不少,同样面对突然袭击,盖茨起码不会差点漏嘴说出F Words。 眼看着反垄断调查如火如荼,盖茨在2000年宣布自己不再担任微软CEO,公司的指挥棒来到了鲍尔默手中,他则退居首席软件架构师。 盖茨的退位没有让美国司法部放过微软,法官杰克逊打算趁其病要其命,要把微软一分为三,让三个核心业务分别成立一家公司,进而可以相互制约,这样就可以解决垄断的问题了。 只能说,时年已经63岁的杰克逊法官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那时候的美国已经成为纯粹的世界霸权。在没有了苏联的掣肘后,已经朝着金融资本的阶段一路狂奔。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土地上肆意生长,区区法律,难道还想官到资本家老爷头上么?指定不能够啊。 所以杰克逊很快就由于违规而被辞退。替任的法官极力促成微软于司法部的和解。在政府极其努力维护营商环境的大势下,盖茨一口气和当初的20个州法官里的一半达成和解。 一年后,随着美国政府换届,司法部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开始那种谁敢垄断就干死谁的态度,一下子变成谁敢和企业家过不去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可谓是极大地激发了美国企业家的主人翁精神,让盖茨松了一大口气,连欧盟开出的20亿欧元的巨额罚单也不那么碍眼和肉疼了。 这人逢喜事精神爽。事情解决的这年,盖茨引领微软开发了著名的XP系统,一举奠定了微软操作系统的霸业。 不过由于盖茨已经交棒,微软进入了鲍尔默时代。 回望2001年到2014年的13年间,恐怕很多人都会说,这是风雨飘摇的13年。在这段时间里,微软市值缩水了36%,而同期苹果的市值实现了2000%的增长。产品的反响上,XP之后的Windows系列在市场的共识就是“越改越烂”。Vista被各种诟病,Windows Phone直接滑铁卢,直接复刻IPod的Zune艰难地抢下了2%的市场份额,对标iPad的Surface经过长期的挣扎后才在2021年第二季度爬上20亿美元的销售额,如此种种都让市场对微软的各方面能力充满怀疑。 以至于当鲍尔默离开微软CEO岗位后,微软的股价居然跳涨了7%。 ![]() 不过市场的这种情绪,似乎并不能客观反应鲍尔默的成绩。毕竟在他任职期间,微软的利润实现了近乎3倍的增长,达到了778亿美元。 ![]() 这种增长是有其道理的,而且可以说,如今微软能够再次借助OpenAI,一下子抢到了AI赛道的先机,是脱不开鲍尔默在职期间做出的努力的。 他在职期间,奠定了One Microsoft的理念。这种多平台协作的理念在当时是非常领先的,虽然当时的市场多有嘲讽,但不得不说,这种理念与后来爆发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理念几乎一致,可见鲍尔默还是具备一定前瞻性的。 同时,在他任职期间,有三个重要产品正在酝酿之中。一个是Azure云计算,一个是Xbox,一个是Bing搜索。云计算使得微软在纳德拉时代打破亚马逊AWS一家独大的局面。Xbox相信大家都知道它给微软带去的增长。而Bing搜索,如今结合了ChatGPT后得到的New Bing,已经吊打一种搜索引擎了。 最后,鲍尔默任职期间,微软在投资方面得到了不小的回报,这实际上也促进了之后2019年时微软能一掷千金,下注OpenAI。当时微软投资了Facebook大约2.4亿美元,10年之后,这笔投资的市值达到80-90亿美元。 ![]() 在这个阶段,微软所处的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01年互联网泡沫被挤爆,同时发生了911这样的事件,其实使得整个IT市场在信心和资金两方面都受到不小的影响。而美国相关机构一直在怼微软提起法律诉讼,鲍尔默对此也疲于应对。 但就算如此,微软还是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并能再次抢先一步,卡住了未来新的生态位所需的基础,即便被市场诟病,也能持续发展,这才换来了此后微软进入大概率要发生的新产业革命的门票。这种继盖茨之后再次出现的前瞻性,确实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时间很快来到2014年。鲍尔默在留下那句“Just be yourself”的忠告后,把微软的指挥棒交到了纳德拉手中,自此,微软进入纳德拉时代。 这个长期在Bing、云计算部门工作的人,把这些领域的理念带到了整个微软,使得微软更为开放、更讲究合作。 因此微软也从“一切以Windows为先”转变成了“与Windows相连接”。 这个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还是当初那个想依靠垄断地位为所欲为的微软,那么在之后的发展,特别是突然而来的疫情时代里,是不可能有如此抢眼的发展的。 ![]()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云计算。由于态度的转变,微软和AWS与一些客户形成的竞争关系不同,它更多地把自己放在合作伙伴的位置上。比如和Dropbox、Redhat、Salesforce,甚至和亚马逊的合作,都体现了微软这方面的开放态度。也为此,微软云计算的市场份额一路上扬。 ![]() 其次是在这种开放的态度下,微软确立了三个主要的发展要点。其中一个,就是要围绕“赋能”展开,针对企业和个人进行生产力加持,要更好地成为创新组织,特别是医疗、教育方面的生产力伙伴。第二个,是要完善云计算架构、增强搜索引擎、丰富人工智能,建设相应的专业社区,激发跨行业的创新性。第三,是基于云开放平台,共建合作团队,实现共同研发,进一步捆绑互相之间的利益,与合作伙伴,比如英特尔这样的,以及竞争对手,比如谷歌,这些商业体的关系要进一步走向协同。 基于这样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2019年微软要投资OpenAI 10亿美元了。 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任何一个下载Edge浏览器,在其中体验过New Bing的用户,恐怕都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AI已经强大到这种程度后,它与搜索引擎的结合,到底会带来怎样的一个搜索新时代? 进而我们或许要想一下,在这个新时代中,依靠自己的前瞻性,某种程度来说可以算作是开创者的微软,除了此前历史上体现出的在一次次关键节点上非常准确且有力的抉择能力,还会有着怎样的表现?它还能继续用一贯以来的前瞻性继续引领未来么? 毕竟,它始终是一家美国公司。在这个资本没有国界,可资本家有国界的世界里,它的强大,未必是我们的幸事。而如何学习它的这种前瞻性与抉择能力,就更应该是我们去做的事情了。 如今来看,微软会再次获得一个足够深的护城河,再一次拿下先发优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能说希望在未来的新搜索时代里,我们可以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路径,利用后发优势完成追赶,并如其它领域一般,实现反超吧。
|
|
来自: mrjiangkai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