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明文要求企业要经常性对企业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化工企业属于高危行业,更是国家安全生产高度关注的重点对象,作为企业来说,应该要非常重视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尤其是日常的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根据应急管理部紧急发布的事故警示:“本次事故原因初步分析为,双氧水装置工作液配置釜用于回收工作液时,吸入大量70%浓度双氧水,釜内可能存在杂质造成双氧水剧烈分解,引发配置釜超压爆炸”。说明回收工作液这个环节属于现场日常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正因如此,让人不得不深思:—配置釜在回收工作液前应该会有要求先检查确认,状态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为什么会出现配置釜内存在杂质而直接用于回收工作液?—吸入大量70%浓度双氧水,现场的管理人员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吸入大量70%浓度双氧水,是装置上的仪表没有显示?还是仪表损坏了没有及时发现?说明该企业的日常安全检查是多么地形式化、表面化,说明该企业的现场巡查是多么地形式化、表面化,正所谓“你对隐患不重视,事故必对你不留情”,所以说,通过鲁西化工5.1爆炸事故,应该让所有的企业老板内心反省自己的企业:—作为公司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的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应该持续发挥什么作用?第二:吸入大量70%浓度双氧水,为什么现场人员没有发现?吸入双氧水不是微量,而是大量,大到什么程度?大到了多少量?不论如何,“大量”两个字说明了该企业:—为了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需要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 —如何才能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对于现场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日常应该做什么具体的工作以提高其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对于现场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方面,日常应该做什么具体的工作以督促其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第三:釜内可能存在杂质,在回收前为什么没有进行确认?“本次事故原因初步分析为,双氧水装置工作液配置釜用于回收工作液时,吸入大量70%浓度双氧水,釜内可能存在杂质造成双氧水剧烈分解,引发配置釜超压爆炸”。按道理,现场应该设置有配置釜回收工作液安全操作警示牌,但为什么还会出现釜内存在杂质而不事先清理确认直接进行工作液回收?这又让企业的高层领导不得不深思反省:—若没有用,是什么原因导致安全操作警示牌没有起到作用?—若有用,那么现场的安全操作警示牌存在了哪些缺失或不足?—若有用,那么现场的安全操作警示牌为什么得不到有效遵守?—如何才能保证现场的安全操作警示牌能被严格遵守执行?—如何才能保证现场的安全操作警示牌不出现两层皮的情况?—如何才能保证现场的安全操作警示牌与现场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安全生产工作不是某个人的事情,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情,不是某个领导的事情,而是企业全员的事情,根据应急管理部紧急发布的事故警示:“本次事故原因初步分析为,双氧水装置工作液配置釜用于回收工作液时,吸入大量70%浓度双氧水,釜内可能存在杂质造成双氧水剧烈分解,引发配置釜超压爆炸”。这又说明了什么?说明该企业的属地安全管理责任在企业内部根本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甚至可以说是废纸。—如何才能确保企业内部属地安全管理责任得到持续有效落实?公司领导需要做什么?部门负责人需要做什么?监督部门需要做什么?—在属地安全管理责任持续有效落实过程中,领导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企业内部的属地安全管理责任得不到有效落实?是人的问题还是机制的问题?—为什么企业内部的属地安全管理责任得不到有效落实?是责任制的建立问题还是监督机制的问题?化工行业应该属于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高危行业,政府监管部门会非常重视企业的安全管理,企业更应该会非常重视企业的安全管理,尤其是现场各场所、各环节的安全警示标识会处于健全的状态,可鲁西化工为什么还会发生爆炸事故?是现场缺少了安全警示标识?还是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成为了摆设?—如何才能保证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起到预防警示作用?—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企业内部的安全警示标识是否包括周全了?—为什么企业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是人的问题还是标识的问题?—为什么企业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是管理的问题还是意识的问题?—为什么企业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是培训的问题还是日常的督促问题?✅安全生产工作不是建立健全了机制就能落到实处,还要做到什么?✅安全生产工作不是有了管理制度就能得到遵守执行,还要做到什么?✅安全生产工作不是做了安全检查就能保证有效实施,还要做到什么?✅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有健全的机制,更需要有严谨的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建立管理制度,更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建立操作规程,更离不开日常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具备安全条件,更需要日常的安全宣传宣导✅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公司领导的重视,更需要公司领导的重实✅安全生产需要从他人的事故汲取教训,更需要从他人的事故中警醒自己,才能起到震慑作用免责声明: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来源:化工江湖、互联网,微公众号等公开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