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比各种自媒体平台后,我给出7个理由,劝你不要放弃头条

 一叶知秋6012 2023-05-08 发布于北京

时下有很多头条创作者,发文称“自己在某鱼某家发布作品比在头条发文点击量高”“头条对新手很不友好”等。搞得平台里哀鸿一片。要我说:不会玩就说不会玩,抱怨平台有什么用?关键还会误导其他创作者,损人不利己嘛!

为此,冰火决定写这篇文章,专门讲讲今日头条的比较优势。对比各种自媒体平台后,我给出9个理由,劝新人朋友不要轻易放弃头条这个平台。


类别一:今日头条的流量特点

头条依靠其先进、特有的推荐算法,在用户的兴趣挖掘、内容精准推荐上,对其他平台具有比较优势。“你关注的就是头条”名副其实。平台的推荐算法采取“AI+用户”2种读者共同确定推荐策略,按照“审核-冷启动-正常推荐”3个环节完成作品推荐,以“路人+粉丝”2类流量池形成曝光。

文章图片1

理由一:推荐精准

平台采用“作品关键词匹配用户模型”的策略,采集用户的年龄、性别、手机机型、在平台的操作动作等用户标签,组合不同标签形成用户模型,并依据模型挖掘用户兴趣。创作者发布作品后,推荐AI会抓取作品关键词,结合账号领域信息、认证信息等赋予作品标签。作品标签吻合用户模型,则进行加权推荐。

文章图片2

相较而言,某家号平台与该策略类似,但在用户兴趣挖掘方面做得稍微逊色一点,且作品关键词抓取上明显不足(某家号至今保留了【添加关键词】功能,作为作品关键词抓取的补充,虽然能让擅长关键词SEO的创作者获得更精准的推荐,但对新手用户则不太友好)。某红书平台作为一个软文集散地,采取的是“标签匹配+社区扩散”的方式,更适合于“种草”类作品,对内容创作者无明显优势。某B-站采取的是“阶梯推荐+热门推荐”策略,对出圈的作品相对友好。

理由二:裂变高效

得益于头条“AI+用户”2种读者及“路人+粉丝”2类流量池的设计,创作者在平台聚集起部分铁粉后,能够起到加热作品、争取到更多曝光量的作用,给创作者带来了较为理想的粉丝裂变效果,创作者突围后成长迅速,使平台头部效应显著,作品出圈率达到5.6%。

理由三:时段明显

与其他各大自媒体平台一样,头条平台点击活跃度具有明显的时段性、时节性。如下图:

文章图片3

活跃用户在8:00、12:00、21:00前后分别构成3个峰值,这与用户用网习惯基本一致。同时,头条通过算法和人工干预,在不同时节对不同内容采取差异化曝光,使作品曝光具有明显的时节性(例如:母婴领域,冬季推治咳嗽,夏季推治痱子,该现象亦称推荐风向)。

总结

高效的推荐机制带来精准的推荐效果,使头条平台即使在今天仍然具备较高的广告投放价值。高效的成长机制形成对优质创作者的友好环境,使得头条成为初入自媒体行业从业者的友好平台。高度的时段效应保证了平台对热点事件的敏锐曝光,使得平台社会生活领域作品始终保持了优势地位。


类别二:今日头条的用户画像

众所周知:头条用户年龄偏大,但“大而不老”才是头条用户的准确特征。这些用户使用头条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兴趣”。头条平台将自己的用户群体概括为:男性用户占55%,为都市中产、小城青年、小城中老年、新晋打工人;女性用户占45%,为精英白领、宝妈、都市熟女、顾家主妇。

理由四:学历高

平台拥有5700万多的本科以上学历用户,占到用户总数的19%,远高于网络该人群9%的占比。对网络上近9700万本科以上学历人群的“渗透率”达到59%。网络主要高知识群体在头条,是不争的事实。

理由五:高线城市占比大

用户分布最多的城市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深圳、武汉、天津、西安、苏州,高线城市用户占比超40%。用户总体视野开阔,更乐于接受平台内容营销,使得头条平台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理由六:兴趣多元

从用户习惯上看,72%的用户关注热点资讯和新闻,60%的用户关注文化知识类内容,60%的用户关注本地热点内容。从用户兴趣点上看,排名前10的兴趣垂类分别为:社会类56%、时政类49%、文化类42%、历史类41%、美食类41%、健康类40%、科技类36%、娱乐类32%、财经类32%、旅游类32%。可见,头条用户具有明显的“信息+兴趣”双重特点,关注新闻资讯的同时,兴趣分布比较广泛。

总结

用户学历高带来了读者对作品优质程度的期盼,高线城市用户占比大形成了活跃用户和潜在变现用户的庞大基数,“信息+兴趣”的多元分布兼顾了蹭热点快速成长和依靠兴趣精准圈粉的双重作用。


类别三:头条用户的消费能力

头条用户“大而不老”“高线高知高消”,是其他平台所没有的巨大优势。这个31岁以上的主体人群,对消费具有直接决策权,对多平台消费方式具有积极意愿,是家庭生活和电商消费的主力。

对男性群体而言

  • 都市中产群体月均收入11700元,月收入1万元以上的占51%,月均网购消费2120元,重点关注领域为“社会时事+科技、汽车、体育及数码”;

  • 新晋打工人群体月均收入10488元,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占56%,月均网购消费2082元,网购偏好汽车、数码、大家电、酒类、食品、服饰等,重点关注领域为“社会时事+科技、汽车、游戏及数码”。

  • 小城青年群体月均收入7756元,月收入4000-8000元的占56%,月均网购消费1698元,网购偏好汽车用品、数码、大家电、茶类、珠宝文玩、服饰个护等,重点关注领域为“社会时事+汽车、游戏、数码、科技、历史及三农等”;

  • 小城中老年群体月均收入7816元,月收入4000-8000元的占60%,月均网购消费1272元,网购偏好汽车用品、家居家装、食品、大家电、酒类、茶类、珠宝文玩等,重点关注领域为“社会时事+文史、健康、体育、三农、科技及汽车等”。

对女生群体而言

  • 精英白领群体月均收入10817元,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占59%,月均网购消费2502元,网购偏好服饰、个护、美妆护肤、美容仪器、家居、食品、生鲜、大家电、鲜花绿植等,重点关注领域为“热点资讯+时尚、职场、娱乐、旅游、美食、健康、育儿及宠物等”;

  • 宝妈群体月均收入6378元,月收入4000-8000元的占59%,月均网购消费1740元,网购偏好服饰、食品、美妆护肤、母婴、图书、家装等,重点关注领域为育儿、美食、健康、时尚、家居、职场等;

  • 都市熟女群体月均收入8551元,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占39%,月均网购消费1869元,网购偏好个护、家居、生鲜、服饰、家装、图书等,重点关注领域为健康、文化、美食、旅游、情感等;

  • 家庭主顾群体月均收入5627元,月收入4000-8000元的占35%,月均网购消费1136元,网购偏好服饰、个护、食品、生鲜、家装、茶、珠宝文玩等,重点关注领域为美食、情感、教育、旅游、家居等。

理由七:高线高知高消的用户上哪里找去

通过上文的数据,我们感慨头条主力消费群体消费能力是很强的,这为我们的头条号起来以后变现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这还不够诱人吗?

文章图片5

总结

头条平台容易成长的领域是:男性用户“社会时事+科技、汽车、游戏、数码”,女性用户“时尚、美食、健康”;容易变现的领域是:男性用户“汽车、数码、大家电”,女性用户“服饰、个护、美妆护肤、家居家装”。

综上7个理由,我们从流量、用户、变现3个角度,均可以看出头条平台具有比较优势。所以,选择头条或者放弃头条,不是头脑一热就下的决定,而是应当结合自己的创作特点,选择符合自己作品形式的耕耘热土。至于获取流量的技巧,那是可以不断学习来弥补的嘛!劝大家不要轻易放弃头条,真的!

我是冰火,每期更新头条运营技巧,关注我不迷路喔!

内容编辑:冰火

文章排版:琪妹儿

文末供图:老烟枪

文章图片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