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人半夜敲门急称有情报,交通员听罢顿时意识到:外面这人是特务

 青史如烟 2023-05-08 发布于山东

1948年12月底的一天夜里,刚刚入睡的新联村(现常州市武进区高新区新联村)村民伍和尚,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给惊醒了。

“谁呀?”伍和尚揉了揉眼,一面摸寻着床边的衣服,一面撩起了床帘,准备下床开门。

然而,当伍和尚听到接下来门外的那声回答之后,他却突然停住了动作。

“老伍,别怕,我们是新四军那边的,来送情报的,快开开门!”屋外的这个陌生声音,虽然压低了语调,却依然透着一丝不容耽搁的急迫。

“新四军?!”伍和尚顿时愣住了。

伍和尚家里是庙桥、坂上一带的秘密联络点儿,平日里,武南地区中共负责人钱梦梧、周必达等人常在他家开会研究共工作。新四军方面半夜来送情报,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但让伍和尚感到十分奇怪的是,今天来的人,怎么没按规矩行事呢?

一般来讲,如果真是自己人前来联系的话,从来不敲门,而是对方会用砖头在东面靠床头的墙壁上,连敲三下。

最可疑的是,自己人从来不称自己“老伍”,而是“伍大哥”,这也是大家后来形成的一个“区别敌我”的不成文的隐秘习惯。

“外面这些人,怕是些冒牌货!”

伍和尚听着门外不断地敲门声,不紧不慢穿起了衣服,装作有些慌张地回答着:

“什么新四军?我不懂这些,我就是个种田的,只会打圪垃、种庄稼,你们找错人了,赶紧走,赶紧走!”

屋外的敲门声停了下,随即再次响起,外面的人显然并不死心,对方提高了语调,继续喊着门:

“老伍,你怎么这么小心,我们又不是敌人,都是自己人呀。外面下着雪,冷得不得了,赶紧开开门,快开门让我们进去暖和暖和。”

伍和尚站在门口,心里暗自冷笑了两声,随即靠近门口低声拒绝道:

“今天说塌天,咱也不能开这个门。你们是新四军,我怕得很。开了这个门,若是被保安队得曹队长知道了,那我可是要被杀头的,你们趁黑赶紧走吧,别给我惹事儿了。”

屋外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这次的间歇时间比较长,伍和尚将耳朵贴近屋门,只听见外面北风呼啸,屋外的人冻得直跺脚,一人哈着气,轻声问道:

“队长,你看这事儿?”

静了一会儿,一人沙哑着声音咕囔着,“谁说这伍老头家里经常有新四军的人,要是真这样,能会不开门?”

这声音落在伍和尚的耳中,不啻一声惊雷,这人的声音,他是再熟悉不过了,就是自己刚才口中提及的保安队队长——曹子平。

原来,伍和尚这边经常有陌生人来往,村里的汉奸,随后向庙桥集镇的保安队队长曹子平汇报,说伍和尚私底下与新四军有沟通。

曹子平听罢想要抓人,但顾忌着伍和尚的表侄是县伪政府里的人,万一真是抓错了,县里面不好交代。

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钓鱼”方法,假扮接头的新四军人员,诈一诈伍和尚。如果今晚对方开了门,那就等于是当场人赃俱在,再抓他谁也不能说什么。

但出乎曹子平意料的是,甭管自己的人怎么说,对方竟然就是不开门,还将自己这些人不断轰赶,这表现,可真不像是通共之人能做的出的。

因此,曹子平推断,先前村里的那个家伙,不靠谱,人家伍和尚没有什么问题。

“想通”了之后,曹子平看了看身边已经冻麻的伙计们,不得不走到门前,敲门说了实话:

“哎呀,伍老头,我们是保安队的,快开门。刚才给你开个玩笑,今晚查户口,快开门吧。”

曹子平的话音刚落,门便闪了个缝,伍和尚的脸从缝隙里透出,借着雪夜的亮光看去,一看是曹子平站在门口,赶忙拉开了屋门。

“哎呀,曹队长,怎么是您亲自来了。”伍和尚赶忙拉开门,将曹子平等人迎了进去,一面点灯,一面忙着给众人烧热茶喝暖暖身子。

一众保安队员在外面站了许久,头上顶了一层雪,浑身冻得直发抖,各个面色发紫,嘴里不断哈着白气。

“曹队长,你说你们,怎么不早说清楚呢?让弟兄们在外面,白冻了这么长时间。”伍和尚一面倒水,一面“不无埋怨”地轻声说着,他这一说,倒让曹子平等人有些尴尬了,只好不停地说着,误会,误会。

看着这群特务们的狼狈样儿,伍和尚是又好笑,又好气,当晚,曹子平等人喝了热茶之后,没再耽搁,便灰溜溜地离去了。

直到解放之时,对方也再没来骚扰过伍和尚这边了。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