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明甫:打破“我不会”的魔咒

 明甫其实 2023-05-09 发布于河南

打破“我不会”的魔咒

/范明甫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是学不会,而是我不学。那些不学习的孩子,你说他不聪明吗?不是!他智力有问题吗?也不是!其实是心态出了问题。
检查作业时,问这个题怎么没有做?回答最多的是“我不会”,看他们回答得这么自然,我很震惊,这分明是不学,而不是不会。在他们看来,只要说我不会,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我不会,所以没有写作业;因为我不会,所以我没有学;因为我不会,所以我成绩不好。反正都可以推给我不会,好像没他的责任。这就是典型的躺平摆烂。
问题是你不会也不学啊,也不问啊,没有行动,没有计划,没有目标,不会习怎么能会。
看到这种状况,我停止了讲课,我给学生讲了“习得性无助”。我问同学们,谁还记得“习得性无助”?结果只有5-6个孩子举手,因为在六年级的时候我让孩子听过樊登读书,里面有这个内容,三年疫情,很多孩子已经不记得了。
我又给孩子们讲了一遍这个心理学实验。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对它进行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铃声一响,还没进行电击,狗就伏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即使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了。本来可以主动地逃离,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这种无助感的产生又可分为四个阶段:在努力进行反应却没有结果的“不可控状态中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人们会感到自己的反应和结果没有关系,产生“无法控制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的认知;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判定,也就是说即使努力也不可能取得结果;最终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严重影响后来的工作和学习。
我告诉孩子们,那些所谓的我不会的孩子们,就是这种状态,每天不会就是常态,不想改变,不想解决问题,因为这样最轻松,但是你要知道,每天被电半个小时的是那条狗,它无法反抗,逐渐学会了无助,无望,但你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可以改变现状而不是无动于衷。
我不希望以后再听到“我不会”而没有任何行动的人,当你说“我不会”时,就要想到那条狗。当你觉知了你可能陷入了“习得性无助”,就知道应该打破这个魔咒,行动起来,改变现状,这对你的未来也是有益的。
我提出建议,以后,你要这样做:当我问你这个题为什么不会,或者作业为什么不写时,你说你不会,一定要有后面的话,老师,这个题我不会,我准备在第三节课的课间问我的组长,或者找老师请教学会,并于上午放学前或下午第一节课间找您讲一遍,您看行吗?一定要有行动,主动去找同学或老师请教;要有结果,主动找老师讲一遍,以便确认解决了问题,或让老师再指导一下。
只有这样去做,去行动,去实践,才能摆脱“我不会”的魔咒,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变得充满希望,学习有了动力。
从此以后,“我不会”将不再是你的口头禅,不再成为你不写作业或者不学习的借口。
我让学生在书上写下“习得性无助”,并且写下“我不会”想到那条狗,还写下“行动”“结果”。知道如何破解“我不会”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解决学习的困局。
虽然在课堂上耽误了点时间,但是如果能唤醒一部分“我不会”的孩子,这个时间还是有价值的。
这是在数学课上发生的一幕,我在另一个班里同样讲了一遍,要让我教的孩子都知道这个道理,并且指出一条能走的路。
其实,“习得性无助”在成人身上也是比比皆是,只是没有人关注罢了。在日常生活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要避免失败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就必须学习不被习得性无助干扰。那么,怎样才能逃离这种无助感呢?
首先,我们得承认现实,接受失败的可能性。失败总是令人不痛快的,有些失败所带来的结果甚至是相当有决定性的,但这一次的不好并不代表下一次、下下次都不好。成功的人一定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被拒绝,终于在某一个“下一次”找到了门径,取得了成功。
其次,要明白不断进行尝试是必要的,但是尝试的方法决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你需要从上一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找到一种更高效的努力方法,只有这样,一次次的尝试才是有意义的。

再次,要做好心理预期,多给自己鼓励。假如有人忍受不住成功前的黑暗,承受不起无数的痛苦和绝望,那么他便只能待在原有的一小片天地中,又或者他只能去嫉妒成功者得来的成果,因为他完全无法去理解成功者之前所经受的失败。

所以,当明白了“习得性无助”的原理后,更可能解决这个问题。行动,尝试,反馈,结果,动起来,而不是停留在原地忍受着一切,是解决无助的最根本的方法。

明甫其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