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困境与再建构(于泽元)

 欣欣语文 2023-05-09 发布于四川
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困境与再建构
关键:要有特定的主题、有系列的任务,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有系列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实现课程的性质。
(一)学习任务群的内涵与特征
学习任务群是综合化的内容,通过真实的学习情境性,经历情景后实现实践性。
(二)学习任务群与素养生成
复杂的任务情境深入的语文时间活动理解结构的形成=素养形成
(三)学习任务群的内在困境
1.学习任务群的准确定位(究竟是什么)
任务群是内容组织方式(课标概念表述)、是教学组织方式(课标概念表述)、是语文学习任务(课标的六个学习任务群的名称)
解决方案:把学习任务群整合的尺度变成“微课程”。

学习任务群必须基于几大学习领域中的具体学习主题和学习资源来设计。

2.是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运用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学习(KUD模型
并非所有学习内容都适运用学习任务群来学习。要看学习任务群的关键要件。
关键要件:是否适合整个,是否适合放在情境中学习,是否需要高阶思维的,是否需要深度学习。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并不具备这样的关键要素(需要下死功夫大量积累,忒多的花样,造成更大的累赘)。

3.是不是有点关联的学习资源都可以用于学习任务群?
内容要适合做综合化结构化。

4.是不是任何一个真实情境都可以拿来做学习任务群?
重要的是明确语文学习的终极意义:找到中华文化中的核心意义图示;要包含语言运用的典型图示(有规律的,这样的探索才是有价值的)

5.任务如何成群?
包括:主题中心群(横向)、学习进阶群(纵向、系列的群)

6.如何与现有教材结合?
可以:单元组合、课外补充。

同一逻辑下的群文阅读与学习任务群
(一)课标修订逻辑与群文阅读、学习任务群
负责文本情境+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理解结构的形成
(二)共同点
追求素养生成、原理相同(素养生成原理)、内容组织形式都注重整合、实践形式都是自主参与(集体建构)、评价方式都是整合性,表现性评价。
(三)群文阅读对学习任务群的价值
为内容整合提供方法论(结构化、议题主题);为教学过程提供方法论(教学主线索、差异与共识、高阶思维、学习为中心);学习评价方法论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理念:素养为本、学为中心、注重整合、深度参与、高阶思维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框架: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实践活动、学习评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