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利州区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5-09 发布于山东

“利州”之名源于西魏大将军尉迟迥袭取西益州,西克成都,取“顺利”之意而命名为利州。

公元前368—前321年,蜀王在今昭化镇境设置苴侯国的都邑,置藩属国—苴国。据《战国策﹒秦策》记载,公元前316年,秦惠王灭蜀、巴、苴三国,在苴侯都邑设置葭萌县,利州归葭萌县管辖。公元前206年后,汉王刘邦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东汉建安二十二年,三国蜀汉刘备改葭萌县为汉寿县,西晋太康元年,汉寿县改为晋寿县,利州归其管辖。390年,东晋在今广元老城区嘉陵办事处设置兴安县,先后晋升为郡、州、府治地。498年,南朝齐设置东晋寿郡,治兴安县城(今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505年,北魏置西益州,治兴安县。535年,南朝梁改西益州为黎州。554年,西魏因依托西益州顺利夺取巴蜀,改其为利州,仍治兴安县。598年,隋改兴安县为绵谷县。607年,隋改利州为义城郡。618年,唐废义城郡,复置利州。619年,唐朝置利州总管府。在唐朝统治的近三个世纪,利州长期为州、府、郡、节度使治地,是巴蜀秦陇毗邻区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出生于利州。五代十国时期,今利州区域先后为前蜀王建、王衍父子和后蜀孟知祥、孟昶父子所据。965年,宋代仍置利州都督府益川郡、昭武军节度。元朝初年在利州建立军事据点,并以此为根据地逐步统一了巴蜀地区。1253年,元置利州都元帅府、利州。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将陕西四川行中书省自京兆移治利州。1277年,元取《易经》“大哉乾元”“广大配天地”②与《春秋》“谓一为元”“广配乾坤,元归宗主”之意,显示其“德威广播,疆土广大”,升利州为广元路、及广元总管府,利州遂为其别名。1287年即至元二十四年,广元路领保宁一府,辖绵谷、昭化二县,剑、龙、巴、沔(在今陕西省境)四州。明初降广元为州,后再降为广元县。清代、中华民国,皆承明设置。

1949年12月14日,广元解放。1950年3月,川北行政公署置剑阁专员公署于广元城,辖广元、旺苍、昭化、剑阁、阆中、苍溪、青川、平武、北川、江油10县。1952年12月改剑阁专员公署为广元专区。1953年3月政务院撤销广元专区建置,广元、昭化、青川、剑阁、旺苍5县隶属绵阳专区。1959年3月,昭化县并入广元县。1985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广元县,设置地级广元市,设广元市市中区。1986年,在广元市市中区下设中心、朝天、卫子三个区公所。1989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广元市市中区中心区等3个区公所,缩小广元市市中区。今广元市利州区,大致为原广元市市中区中心区区公所所辖行政区域。2007年1月11日民政部批复,3月13日省政府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将广元市市中区更名为广元市利州区。

皇泽寺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位于四川省广元城西嘉陵江畔,气势宏大,殿宇轩昂,身价非凡,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泽寺不仅是国内唯一的武则天祀庙,寺内还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皇泽寺摩崖造像及其历代碑刻,不仅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而且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更被专家们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皇泽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乌奴寺”,一名“川主庙”,相传是为了纪念李冰与二郎的。唐贞观年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任利州都督时,武后就出生于此,建立武周政权以后,施脂粉钱修建当时已具规模的川主庙,后取“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改名“皇泽寺”。据明代陈鸿恩所撰《皇泽寺书事碑》载:“皇泽寺相传为武后创”,清代张邦伸《云栈记程》中也说:“武后秉政,建皇泽寺于此”。也有人说,传说武则天死而为神,民间遂给她建庙命名“皇泽”,是祈望她的“在天之灵”能泽被乡梓,因而祀庙内一直供奉她的真容像。后蜀广政二十二年(959年),当地政府又对该寺进行了改扩建,形成“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当时的皇泽寺,临江是“则天门”、“天后梳洗楼”、“乐楼”(戏楼),还有“弥勒佛殿”、“铁观音殿”等建筑。其后屡有毁建,现存建筑大部为清代建筑。已历1300多年的皇泽寺,现在主体建筑有大门、二圣殿、则天殿、大佛楼、吕祖阁、五佛亭等,寺依悬崖,下瞰江流,雕梁画栋,错落有致,气势不凡,颇有巴山蜀水之秀丽巍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皇泽寺都要举行盛大庙会,广元人民要去皇泽寺前乌龙潭一带划舟竞渡、游河湾纪念武后生日。皇泽寺内现保留有大门、则天殿、二圣殿、大佛楼、小南海、吕祖阁、五佛亭、武氏家庙、钟鼓楼等建筑,新建有女皇山庄,宋代墓室浮雕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