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娄昌湖村的杂技传承

 文化龙乡 2023-05-09 发布于河南

4d0ec6e1-1440-4ce8-a673-03d14bde5980.jpg

练习抛草帽。

e79c34a8-5927-4e8b-8b8c-04c91af95353.jpg

练骑独轮车。

作为驰名中外的杂技之乡,提起濮阳杂技,可能更多的人想到的是东北庄,其实,还有一个只有260户1100人的村庄,也是一个上至老人,下至孩童,70%的村民都会一手的杂技村。

初冬时节,记者赶往濮阳县清河头乡娄昌湖村这个与杂技有着深厚渊源的村庄采访。一进村,有位老人告诉记者:“村里有七八个农家院都在教孩子们杂技,名气最大的是谷氏杂技艺术团。”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娄昌湖村谷氏杂技艺术团练功大厅,看到11名年龄大小不一的孩子正在地毯上练习压腿、空翻、劈叉、倒立等基础动作,几套动作下来,孩子们的脸上就冒出了汗珠……

81a19285-9c48-4622-bb46-86ab3bb719c4.jpg

指导孩子空翻。

教杂技的是87岁的杂技老艺人任继朝和他的侄女任先菊。叔侄俩分别是谷氏杂技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传人。任先菊从6岁开始跟着父亲学杂技,15岁就成为濮阳县杂技团的台柱子,多次获得杂技表演大奖。23岁时,她告别杂技团,回村教孩子们练杂技,一干就是20多年。

据任先菊介绍,她已经带了6批孩子,每批10多个,有些天赋高、进步快的孩子练上2年左右,就被别的杂技团体要走了。目前学杂技的11个孩子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4岁。这些孩子大多来自附近农村的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他们来此学习杂技。孩子们每天吃住在杂技团,每天6点起床跑步,然后要进行大约7个小时的基本功训练,包括翻跟头、倒立等动作。除了练功,孩子们每天还要上2个小时的文化课。“孩子们正是长身体、学本领的时候,咱不能光练杂技,误了他们的文化课,将来再补就来不及了。”任先菊介绍说。

8555e07f-6ded-4bbc-9a4d-72cccb902646.jpg

进行压腿训练。

任继朝虽然年纪大了,但心里始终离不开杂技。他每天撂下饭碗就来到练功大厅,帮助指导孩子们练功。孩子们都很喜欢他,在练功歇息的间隙,总会围在他身边,“爷爷、爷爷”地叫个不停。这个时候,他会感到无比幸福。

“俺村的杂技历史悠久,出过很多杂技人才。2001年娄昌湖曾经和东北庄一起参加中国杂技之乡评选,可惜最后因为名额有限没能评上。”任继朝介绍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娄昌湖村的谷玉山在东北庄乔家班学习杂技并与乔玉红结为夫妻,回村后组建了一个平原马戏团。解放后,平原马戏团改为濮阳县杂技团,谷玉山成为第一任团长。在谷玉山的影响下,娄昌湖村练杂技的越来越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村里有7个杂技团体常年在国内外演出。这些杂技团体表演的《晃梯》《高车踢碗》《狮子舞》《双人技巧》《软钢丝》等节目,曾先后在国内外杂技大赛中获奖。

cbbe5b76-ec30-4261-8d40-bfe599cf2061.jpg

苦练基本功。

娄昌湖,这个位于金堤河畔的小村,因为有了杂技,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为有了杂技,这里也成为一个培育杂技新苗的摇篮。(记者  贺德敬  摄影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