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发生于700年前的血战,既影响了中国,又改变了世界

 燕晓文史 2023-05-09 发布于广西

导语 //

当蒙军压境之时,有人不战而降,有人奋起反抗


700年前的四川合州,曾发生过这么一场激烈的战役,它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却被欧洲载入历史重大事件之中,欧洲人称它为“上帝折鞭处”。

这场战役便是发生于1259年的“钓鱼城之战”,为何被欧洲人如此看重的历史时刻,却在中国历史上籍籍无名?

透过现代历史作家君天的小说《钓鱼城1259璟鲤传》我们可以窥见这场战役的特殊性,同时,一些谜题自然迎刃而解。

1

“钓鱼城之战”的历史背景

幅员辽阔的大中国长期以中原为核心,通过农耕技术的进步,使得汉文明日益辉煌,但是,周围的少数民族同样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到了13世纪,中国北方崛起几支强悍的马上骑兵,其中最强的,当属成吉思汗率领下的蒙古铁骑。

他们骁勇善战,铁骑部队一路厮杀所向披靡,今天的俄罗斯有三分之二的地盘被成吉思汗收入囊中。

蒙古帝国迅速强大对当时的南宋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靖康之耻还在心头滴血,如今又迎来了蒙古人对大宋江山的觊觎。

宋朝长期以来重文轻武,加之因猜忌除掉了英勇的岳家军,导致国防力量极为薄弱,当听说蒙古大军袭来之时,许多宋朝的官员都被吓尿了。

说实话,铁木真和他的子孙确实很强悍,自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之后,便踏上了杀向世界的征途。
他所征服的版图最辽阔时达到了4500万平方公里,但我并不认为那是“中国”的地盘,这种野蛮的掠夺行为或许是自然界的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民族融合的行为,但这样的杀戮所到之处,一定是血流成河,犹如人间地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蒙军压境之时,有人不战而降,有人奋起反抗。

2

誓死保卫钓鱼城

真正的英雄,并不是那些孔武有力的强者,而是面对强权之时,明知力量悬殊,却毫不畏惧,选择用自己的身躯保家卫国,想尽一切办法争取胜利之人。

老子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正是在这最为昏乱的时刻,钓鱼城出现了几位抗蒙英雄,他们是余玠、王坚、张珏、王立。

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玠命令冉琎﹑冉璞在潼川府路合州,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合川区以东十里外的钓鱼山上修筑钓鱼城,并且,把合州治也迁到此处,驻以重兵把守。这个地方被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易守难攻,是个天然的军事要塞。
1254年,王坚担任守将,他不仅加大力度加强钓鱼城的军事防御能力,还让当地的百姓加入训练阵营之中,全民皆兵,随时做好了准备与蒙军一决生死。

1258年,蒙哥大汗带领蒙军的主力部队进入四川,大部分地方都没什么抵抗能力,唯独到了钓鱼城之后,蒙哥发现碰上了对手。

1259年,不仅钓鱼城坚不可摧,军民的作战能力也极强,一个个视死如归,勇如猛虎下山。这部《钓鱼城1259璟鲤传》所描写的,正是发生于1259年,双方交战最为激烈的历史时期。

正如作者所言,钓鱼城保卫战从1243年开始到1279年结束,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之久,却因史料太少,没有办法完全还原。只能将最具历史意义的1259年那场战役作为重点,还原那段少有人知的历史。

3

上帝的鞭子,折了

1259年,蒙哥汗除手里的精锐部队7万人外,还有各地招降而来的南宋军,共20余万人。而王坚手里,加上当地的民兵,也不过区区2万余人。

如此实力悬殊,王坚是如何赢得这场战役的呢?

作者认为,在投降的南宋兵里,一定有王坚的人,只有通过掌握准确的情报,并且里应外合,才能一次次险中求生。

当然,蒙哥汗也不是傻子,他是铁木真的长孙,身上流着彪悍的血,南征北战多年的他,自然也熟知兵法和策略。

本书的主人公冉璟和孟鲤二人是虚构的,但他们亦是真实的,他们就是当年跟随王坚奋勇杀敌的所有无名英雄的化身。

蒙哥大汗屡战屡败之后恼羞成怒,扬言一旦破城将血洗钓鱼城,不会留一个活口。然而,天助钓鱼城,这场战役却将蒙哥汗的人生划上了句号。
蒙哥汗到底是怎么死的,历史上争议颇多,一说是中流矢而死,一说是病死,总之,这个蒙古国的君主在这场战役中倒下了,蒙军只好撤离,王坚守住了钓鱼城!

“钓鱼城之战”的胜利,使得蒙古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打仗的都无心再打了,纷纷跑回来争夺王位。故而,欧洲人才将这场“钓鱼城之战”称为“上帝折鞭处”,认为这场战役拯救了他们的国家。

事实亦是如此,这场战役影响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却因宋朝的灭亡不再被人提起。

4

写在最后

1260年,忽必烈争取到汗位。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但是,大家请注意,南宋灭亡的时间是1279年。

钓鱼城,坚持到了最后!慷慨悲壮,令人嘘唏不已。

1279年,忽必烈答应钓鱼城守将王立,绝对不会伤害城中任何一个百姓时,他才答应弃城投降。待确认百姓安全后,守城的所有将军,齐刷刷地拔出宝剑,自刎而亡!他们完成了军人的天职,也书写了华夏民族的忠烈精神,可歌可泣!

元朝自然不会大肆宣扬这样一场战役,也不会为这些英雄烈士们歌功颂德,故而,这场战役渐渐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直到近代又被人提起。

英雄,永远不应被历史遗忘!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