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新展,《步辇图》真迹亮相!

 胜乐典藏 2023-05-0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故宫又开大展啦!!!

躲过了五一出游大军

赶紧去故宫打卡新展

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

时间:2023年4月29日——7月30日

地点:故宫博物院午门及东西雁翅楼展厅

展览展出文物108件(套)

来自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下属各单位

及萨迦寺管委会的文物13件(套)

故宫博物院文物95件(套)

三个主题单元:

“花开满路——西藏地方与内陆的交往”

“花繁叶茂——认同与归宿”

“春华秋实——丰硕的文化成果”

以“花卉”象征西藏与内陆各民族

相互交融的过程

三个单元背后隐藏了

大昭寺、雨花阁、梵华楼三个建筑

反映元、明、清三代民族关系史的

大型综合性展览

反映近五年故宫博物院最新相关科研成果

发掘了文物背后的文化意蕴

展示西藏与内陆及宫廷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历程

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的绚烂华章

提示:

根据文物保护要求及参照惯例,展览中的宋元及之前的书画作品将在展出一个月后更换为复制品。

花开满路——西藏地方与内陆的交往

地点:西雁翅楼

图片

该单元一方面体现西藏向宫廷进献的物品及路线,涉及唐蕃会盟、茶马古道,明清朝觐制度。另一方面展示中央对西藏的回赠,这方面的文物,故宫和西藏都有收藏,比如荷包、缎匹、佛像、法器、瓷器、如意、玻璃器、天文仪器等。说明西藏与内陆及宫廷的交往源远流长,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图片

△ 铜鎏金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曼陀罗(“大明永乐年施”,布达拉宫藏)

图片

△ 松赞干布唐卡(故宫博物院藏)(18世纪绘)

松赞干布(617-650)是吐蕃王朝的创建者,在位期间,统一西藏,创制吐蕃文字,与唐朝联姻。画中松赞干布以轮王坐姿坐于装饰华丽的宝座之上,左手持法轮,右手持白莲。宝座两旁,分别立有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稍前侧手持经书者为藏文的创制者吞米桑布扎,蓄须持杖者被认为是吐蕃大臣禄东赞。在西藏传统中,松赞干布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图片

△ 紫金琍玛宗喀巴像(格鲁派宗师)

图片

△ 14世纪铜文殊菩萨像

图片

△ 银胎绿珐琅嵌宝石玻璃把碗

图片

△ 铜鎏金文菩萨像(“大明永乐年施”款)

图片

△ 唐代阎立本绘《步辇图》卷 局部(故宫博物院藏)(完整图见文末)

图片

△ 木镶铁鋄金镂花纹马鞍(六世班禅进献,嘉庆帝御用)

图片

△ 乾隆款仿木纹釉瓷多穆壶

图片

△ 扎卜扎雅木刻诗碗

花繁叶茂——认同与归宿

地点:正殿

图片

该单元体现民族交流,重点体现为政治上的认同与归宿。“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元明清历朝统治者既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习俗,又注重政令统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西藏地区制定相应政策,西藏与中央建立了紧密关系。展厅设计上,该单元参考了故宫雨花阁的建筑布局。

图片

△ 雨花阁供奉线图

图片

△ 永乐帝像(布达拉宫藏)明(1368-1644)

展品永乐帝画像唐卡来自布达拉宫。明成祖朱棣(1360-1424),身穿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宝座上,头戴翼善冠,龙袍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金织盘龙,腰束镶玉銙带。

图片

△ 六世班禅唐卡

图片

△ 铜镀金八思巴像 (西藏博物馆藏)(16-17世纪)

西藏博物馆的铜镀金八思巴像 ,头戴萨迦派圆顶僧帽,双手说法印,跏趺坐。八思巴(1235-1280)全名八思巴罗追坚参,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南宋宝祐元年谒见蒙古亲王忽必烈,忽必烈即位后被尊为国师,统领全国佛教事务,同时也是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的官员。八思巴是蒙古新字的创制者,也是组织翻译汉梵典籍为藏文的学者,为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元朝萨迦派最受尊崇,封敕萨迦派帝师就有14位,这些高僧长期驻锡北京,兼帝师与西藏最高首领的双重角色,八思巴便是最著名且地位最高的一位。

图片

△ 八思巴谒见忽必烈唐卡

《八思巴谒见忽必烈唐卡》,描绘了八思巴初次谒见忽必烈、八思巴为察必王妃和忽必烈灌顶的场面。为西藏实行与内陆类似的郡县制度,由朝廷“设官分职”打下了基础,从此双方结成了“施主与福田”、上师与弟子的关系,为西藏地区正式纳入祖国版图起了重大作用。

图片

△ 乾隆佛装像唐卡

《乾隆帝佛装像》描绘了乾隆帝佛装时样式,头戴黄班智达帽,右手说法印,左手持轮,肩上装饰宝剑和经书,以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夫定其事之是非者,必习其事,而又明其理,然后可”,乾隆身体力行,习藏语,读经书,接受三世章嘉国师的灌顶,深晓兴黄教安众蒙古的重要性,御制《喇嘛说》一文,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推行至今,影响深远。
 

图片

△ 银胎绿珐琅嵌宝石海螺鞔皮盒

图片

△ 伊斯法罕腰刀(六世班禅进献)

图片

△ 元代赵孟頫书《帝师胆巴碑》卷(局部)

图片

△ 木藏文“大明皇帝谕旨”“皇帝仁波切”两面印

图片

△ 缂丝喇嘛说卷

图片

△ 银三世达赖像

图片

△ 银镀金三世嘉章呼图克图若必多吉像(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 三世嘉章唐卡

图片

△ 铜铃杵(三世章嘉进献)

春华秋实——丰硕的文化成果

地点:东雁翅楼

清朝整理翻译了多语种大藏经和单本佛经并刊印颁赐全国,编撰和刊刻了多部多民族语言类字典等工具书作为辅助读物。该单元挑选明清宫廷刊刻出版的重要经书和多民族语言文字类的工具书展出。例如故宫博物院藏的《清文翻译全藏经》、泥金写本藏文《甘珠尔》、《西番译语》等。

图片

△ 缂丝西方极乐世界图

此图根据丁观鹏的画稿缂丝织造。西方极乐世界又称阿弥陀净土,彼土之宫殿、亭台、楼阁华丽庄严,七重罗纲,七重行树,四宝周匝围绕,池中莲花大如车轮,微妙香洁。天乐常作,昼夜六时,天降雨花,无量无边。画面正中为阿弥陀佛,两侧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最下方是九品莲花池,盛开的莲花上是刚从人世间转生的修行完满者,一位正移步莲台,登上台阶,进入极乐世界。莲花池上是迎接转生者的菩萨、罗汉等众神。最上方是十道佛光,象征照十方国,光明无量,无所障碍。

图片

△ 缂丝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唐卡

图片

△ 黄色缎绣缀砗磲珠璎珞衣

图片

△ 梵华楼般若品铜镀金佛-班塔嘎尊者

图片

△ 乾隆时期刊刻的《甘珠尔》

图片

△ 乾隆时期刊刻的《甘珠尔》护板

图片

△ 咸若馆擦擦佛像

图片

△ 咸若馆擦擦佛(360尊)

图片

△ 硬木雕花框极乐世界佛屏(原供于萃赏楼)

图片

△ 青玉乾隆帝御笔雕佛像钵

图片

△ 《御制五体清文鉴》(故宫博物院藏)

更多现场美图: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唐代阎立本绘《步辇图》,请横屏观看:

图片

图文整理自 故宫博物院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