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十六讲 世界遗产:土耳其 以弗所

 朱熹学堂 2023-05-09 发布于北京

以弗所,位于土耳其西南部,是土耳其最有观光价值的古城,也是目前世上保存的最好也最大的希腊罗马古迹城。

以弗所是古希腊时期在爱琴海附近的一个城市,因其靠近沿海,海上贸易发达,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七、八世纪,以弗所成为古希腊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以弗所发掘出了罗马帝国时期宏伟的建筑群,常常被西方人称之为土耳其的庞贝,实际上,无论在城市规模、还是宗教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庞贝都很难和其相比。

以弗所的大小戏院总计可容四、五万人,按罗马城市设计规律,一个城市戏院的总容量约为城市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以此推算,当时以弗所的人口约四、五十万,是亚洲最大的城市。

气势恢宏、依山而建的以弗所大戏院,可容纳25000名观众,剧院呈半圆形,座位从舞台开始,后一排都会比前一排更加向前倾,更为陡峭,这种特殊的设计,即使不依靠现代的扩音器也能让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听到表演内容。

两层楼高的塞尔苏斯图书馆,修建于公元二世纪,本是罗马亚细亚行省著名省长塞尔苏斯的陵墓。他的儿子安奎拉·塞尔苏斯继任后,为纪念父亲,在陵墓上修建了这座华美的图书馆。

现在看到的立面是仿照原样重建的,本来有八座塑像分上下两层排列,如今上层塑像已不复见,下层四座女神像分别代表善良思想知识智慧

壮观的立面,华美的雕塑,堪称古罗马建筑的黄金范例。在鼎盛时期这里藏书达到一万两千卷,是拜占庭时代世界三大图书馆之一。

以弗所有一座著名的神庙—阿尔忒弥斯神庙,它与巴比伦空中花园、埃及胡夫金字塔齐名。

神庙是当年以弗所人祭祀阿尔忒弥斯女神的地方,是古希腊最大的神殿之一,建成后的近200年时间里,它成为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人民向往的圣殿。

阿尔忒弥斯神庙属于柱式建筑,是一座长方形白色大理石建筑,长125 米,宽60 米,高25 米,底部台阶长约100米,宽约55米,神殿三面环绕着两排共计127根巨大的圆柱,每根高达18米,它们支撑着上面巨大的屋顶。

柱石千姿百态,整个建筑看上去俨然是一个廊柱之林,给人一种庄严、恬静、和谐的感觉。

它以规模巨大、建筑风格壮丽辉煌跻身于“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列。在近2000年的漫长岁月中,阿尔忒弥斯神庙经历了火灾、战乱、洗劫,变得满目疮痍,现在,我们仅能从残存的地基和石柱遗迹中,想象它当年的雄伟壮观。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37部剧本,其中35部都是以欧洲为背景地点,仅有《错误的喜剧》和《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选择了欧洲以外的城市,这个城市就是以弗所。

以弗所的辉煌随着海洋贸易凋零宣告终结,即便已经沦为大理石废墟,今天的以弗所仍是地中海东岸保存最完好的古典城市。

2015年,以弗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