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文化名城】浙江温州

 朱熹学堂 2023-05-09 发布于北京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东濒东海,是第一批改革开放的城市,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广东),北有温州"享誉全国。
温州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成就了举世瞩目的温州经济,“温州模式”“温州速度”“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
温州古代称瓯越,《山海经》中描述温州为“瓯居海中”,据考证,夏为瓯,殷为沤,周为欧,因世异字,故“瓯”从夏始。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
唐朝时始称温州,北宋时被辟为对外贸易口岸,成为当时的港口重镇,南宋时海上贸易尤其发达,是四大海港之一,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现仍为浙南、闽北货物进出的咽喉。
温州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近2200多年行政建制史,历来是郡、州、府、地区、市的治所,城址及格局近1700年不变,至今保留着“山水斗城”格局、空间形态以及“江、屿、山、河、城”浑然一体的独特历史风貌遗存。
温州“山水斗城“格局是中国古代堪舆学运用的典范,开创了一般郡城依天象筑城的先河。几经更迭,依然较好地保存着“东庙、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的历史格局和明清以来所形成的街巷风貌。
现存有朔门街、庆年坊、城西街、五马—墨池等四大历史文化街区。朔门街长380米,最狭处仅2.9米,因其位于温州古城七大门之一的“朔门”之内,故名朔门街。
明清时期,曾是温州著名的商业街,修缮后的朔门古街恢复了老温州“上居下店”商铺住家合为一体的房屋结构和传统,街上的城墙、老屋和古井见证着逝去的辉煌。
庆年坊”因宋兵部尚书蔡幼学居此并袭其轶事而得名“庆贤坊”,后谐音演变为“庆善坊”。明代改为“庆年坊”沿用至今。整条古坊建筑以灰白色为基调,浮雕风格的古式门台,那重檐瓦、马头墙、风角人字线……尽现古貌。
城西街因位于原钱氏子城之西而得名。钱氏子城系吴越王钱镠之子钱元所筑,现仅存谯楼。城西街是条石和青砖结构路面,仓桥、飞鹏桥、嘉会里桥、金凿石桥穿街而过,小桥流水,沿街每户人家都筑有石埠,有“九山十八溪”之称。
五马—墨池历史街为古城格局中“南市、东庙”的主要街区,唐代前就已经出现这些坊名,是古城区历史记忆最为丰富的区域。
五马街是温州闻名遐迩的商业街和步行街,街道两侧老式的西洋式建筑,一般都是二、三层小楼,石墙、翘角、木格窗,别有韵味。
墨池坊街拥有大量的宗教建筑、名人故居及古树、古井等。解放街是市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商业街,是历史城区“二纵四横”的东纵轴线,两侧建筑多为三四十年代浙南地区中西合璧风格。
历史上,温州被誉为“东南邹鲁”。史上曾涌现出了王十朋、刘基、黄公望、郑振铎、朱自清、苏步青等著名人物。
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
2016年,温州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雁荡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