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感悟《易经.需卦》51——奢求带来灾难

 天下任我行之由 2023-05-09 发布于四川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讲:“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过分地追逐名利和财富,必定会付出惨重代价。只有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才可以得到长久的平安。

《需卦》会越来越读出这种味道。人们对财富的需求会一步步在不自觉中提高,得陇望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初九是“需于郊”也就是需求不大,所以能够保持恒心,不会有过失;九二是“需于沙”到了河边的沙地上,需求稍微扩大了,这样会受到一些指责,但还问题不大九三是“需于泥”就近乎有些贪婪了,所以会招致祸端。

《需卦》第三爻的爻辞是:九三:需于泥,致宼至。“需于泥”的意思是在泥泽中等待,也就是处在危险境地中。“致宼至”的意思是招致贼宼的进犯。大意是说在泥沼中等待,招来了强盗。     

从卦象上看,九三这一爻居下卦之上,紧邻坎水,等于停留在河边的泥沼之中。坎是盗、是险之意,如果继续行动,就会陷入泥沼之中,引来强盗,因为强盗离得不远了。 意思是要小心了,不可以有过多需求,否则会大祸临头。

小象》是: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宼,敬慎不败也。意思是说:在泥沼中等待,是因为外面有强盗。这些强盗是自己招来的,对待他们只要恭敬谨慎就不会陷于祸患。

《需卦》是上坎下乾,乾卦是刚健有力的,性格不安分。就像是一个毛头小子,做事难免会急躁冒进,这样难免会陷入危险之中。但是,如要恭敬谨慎,就能自保,可立于不败之地。这里启示我们:自己要小心谨慎,不可有过多贪欲,不要有过分贪求。

可以用“鱼”能够满足人的需求来说明这个道理。需于郊,可以理解为偶尔买一点鱼吃,这是正常生活需求,可以坚持正道;需于沙就是来到了城里河边的沙地上,可以钓鱼,鱼获会多起来,这时吃不了的鱼就可以卖钱存储起来,因此会受到一些轻微的指责。

需于泥是到了河边的泥沼里。比喻在用大网捕鱼,鱼获肯定会更多,但是自己也会陷入泥中不能自拔。这时一群贼寇过来了,见到这种情景,自然就会抢走淤泥中的猎物,这种灾祸是人们自己招来的。也可以理解为这是贫富差距加大,有人过度富有,但有人吃不上饭造成的恶果。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告诉我们:不懂得知足是一个人最大的祸患。有的人生活稳定之后,就会羡慕别人的那种安逸;得到安逸的生活之后,却又想要奢侈享受。殊不知:贪婪是人生一大忌讳,不懂得知足,一昧的贪婪必然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海边,有一个渔夫为了贪图省事,编织的渔网只有一口锅那么大。他与附近的渔夫每天出海打鱼,其他人都是满载而归,只有他两手空空。有一个热心的邻居看到后,对他说:“你的渔网太小了,难怪打不到鱼,改天换个大些的渔网,就可以捕到鱼了。”渔夫听后,马上回家把渔网改大了几倍,果然,第二天出海满载而归。 

第一次捕到这么多的鱼,渔夫非常高兴,心想:看来渔网越大,捕到的鱼越多。于是,他又把渔网改大了好几倍。随后,他拿着新编织的巨大的渔网出海捕鱼。

渔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渔网撒到大海。心想,今天一定可以捕到更多的鱼。但到了收网的时候,他发现拉网很吃力。于是,便用更大的力气去拉,结果发现根本拉不动这个大网,自己的渔船反而被渔网中的鱼拉着跑。渔夫不想放弃网中的鱼,双手仍然紧紧抓着渔网,最后渔夫被自己编织的大网拉到了海中,丧失了生命。现在落网的贪官们莫不如是!

俗话说“多则惑”“少则得”。意思是说选择过多、拥有更多、诱惑就会更多,这反而会让自己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很多人都是这样。如果你觉得做什么都能成功,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好;如果你只有一种成功的可能性,心反而会更加安定,能专注地做好这一件事。这也是“需于泥”对人生的一种启迪意义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