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五项化验指标?两对半?大三阳小三阳?(成人儿童乙肝)附慢性乙型肝炎指南

 愿为流云 2023-05-09 发布于北京
  1. 通常,乙肝五项化验化验单按固定顺序排列,两对“抗原+对应抗体”,半对“单一抗体”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HBsAg)     表面抗体(抗-HBs)

    e抗原(HBeAg)              e抗体(抗-HBe)

                                          核心抗体(抗-HBc)

  2. 大三阳:传染性较强的乙肝;

    小三阳:染性较弱的乙肝

    分别对应按固定顺序   “135阳性”    “145阳性”

  3. 简单理解 

表面抗原: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提示“有病毒”
表面抗体:保护性抗体,提示“有抵抗力”
e抗原:提示”病毒复制“
e抗体:不保护,提示”病毒复制“停止
核心抗体:“有过病毒或者现在有病毒”




4.乙肝五项只是初步检查(筛查),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
更精准的定量指标:  HBV—DNA(乙肝病毒核酸),主要用于判断HBV复制水平,用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和疗效判断。
 阴性:正常,定量<103COPIES/ML(单位下同)。
  阳性:有病毒复制

表3 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临床意义组合分析

表2 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以上表格引自:中华医学会等.  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

以上表格引自https://mp.weixin.qq.com/s/rbY-1pPnyPUC5HAT46Y6tQ

以下文字引自https://mp.weixin.qq.com/s/PMHl2mf29pdp3e9B8T4r_A

大三阳,翻译过来就是:有病毒、正在复制、病毒的核心抗体。而之所以能检测到病毒,大多因为抗体不够,没有完全封闭这些病毒,所以大三阳的情况,就是敌强我弱,即代表着急慢性乙肝。而小三阳,就代表一四五阳性,翻译过来就是:病毒,不再复制,病毒的核心抗体。所以,小三阳虽然也代表乙肝,但传染性上就大三阳来说就稍逊风骚。



一般情况下,抗体代表好事,抗原代表不好,而且,抗体和抗原几乎不会同时为阳性。因为他俩是配对的,只有剩余的和多余的才会被检测出来。举个例子,如果检测到乙肝的表面抗体,就偷着乐吧,这代表抗体把病毒中和后还有剩余,敌弱我强。而如果他们都为阴性,也不是配对得刚好,更大的可能性是,你压根儿也没有乙肝。
推荐阅读
世界肝炎日 | 呵护“小心肝”,读懂乙肝五项指标

附指南摘选: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等.  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0) [J]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 20(3) : 281-289. DOI: 10.3760/cma.j.cn114798-20210120-00078.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或HBV 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阳性6个月以上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指由HBV持续感染6个月以上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


(一)诊断

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临床上可将慢性HBV感染分为以下几种:

1.慢性 HBV 携带状态:又称 HBeAg 阳性慢性HBV感染[7, 8]。多为年龄较轻的处于免疫耐受期的HBsAg、HBeAg和HBV DNA阳性者,1年内连续随访3次,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均显示血清 ALT 和AST 在正常范围,HBV DNA 通常处于高水平(>2×107 IU/ml),血清 HBsAg 较高(通常>1×104 IU/ml),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炎症坏死或纤维化。

2.HBeAg阳性CHB:患者处于免疫清除期。血清 HBsAg 阳性,HBeAg 阳性,HBV DNA阳性(通常>2×104 IU/ml),ALT 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明显炎症坏死和/或纤维化。

3.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9]:又称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为免疫控制期,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2×103 IU/ml,HBsAg<1×103 IU/ml,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每次至少间隔3个月,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影像检查无肝硬化征象,肝组织学检查显示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评分<4或根据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判定病变轻微[10, 11]

4.HBeAg阴性CHB:为再活动期。血清HBsAg阳性,HBeAg持续阴性,HBV DNA阳性(通常≥2×103 IU/ml),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有肝炎病变。

5.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12]:其定义为血清 HBsAg 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除HBV DNA阳性外,80%患者可有血清抗-HBs、抗-HBe 和/或抗-HBc阳性,称为血清学阳性OBI;1%~20%的OBI患者的血清学标志物均为阴性,称为血清学阴性OBI。诊断主要通过HBV DNA检测,尤其对抗-HBc持续阳性者。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6.乙型肝炎肝硬化

接种方法: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的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接种第2针和第3针。新生儿应该在出生12 h内接种,接种时间越早越好。新生儿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内注射;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患重症疾病的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

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 μg)和针次;对0、1、6个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 μg的乙型肝炎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时检测血清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 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17],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 mIU/ml,可再次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4]。未感染过HBV的妇女在怀孕期间接种乙肝疫苗是安全的[18],除按照常规程序接种外,加速免疫程序(0、1、2个月程序)已被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19]

母婴阻断:对感染HBV的妇女进行母婴阻断,最主要的干预措施是新生儿及时和完整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及1针HBIG,有证据表明对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在孕中晚期进行口服抗病毒药物干预会进一步减少乙肝母婴传播。在孕期发现乙型肝炎活动的相关症状或转氨酶异常,应尽快接受感染科(或肝病科)及妇产科专科治疗。

2.意外暴露后预防:意外暴露者是指其皮肤或黏膜接触HBsAg阳性或HBsAg不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或被其污染的针头刺伤者。当发生意外暴露后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1)在伤口周围从近心端至远心端轻轻挤压,排出伤口中的血液,再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冲洗,然后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液消毒。

(2)应立即检测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同时检测抗-HIV、梅毒抗体、抗-HCV,并在3个月和6个月复查。

(3)主动和被动免疫: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抗-HBs>10 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 μg,于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各20 μ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