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俗语:“家住挑担房,家破人也亡”,“挑担房”指的是什么?有讲究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5-09 发布于河南

 

★★★ 设为星标 ★★★

免费阅读精彩文章

图片

房子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眼中就是家的代表,有了房子才能算是有家,要不然只能是“居无定所”,或许这种情况在现在来说,可能相对没有这么严重,但是在古代,想要结婚,就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才叫做定居有所,才有了栖身之地。老祖宗说:“家住挑担房,家破人也亡”。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给大家讲明白了。

图片

对于年轻人来说,想要靠自己的收入买一套商品房,还真是有不小的压力。但是在以前,农村里的人很羡慕城市里的生活,而现在,反而有很多城市里的人更加向往农村的生活。特别是在农村,有宅基地的家庭,可以盖一幢自己亲手设计的房子,这可能是很多城里人一辈子也实现不了的梦想。但是,其实盖房子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盖就怎么盖,因为中国人盖房子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规矩。

图片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挑担房”。很多人或许都没有听说过,但是我小时候就生活在农村,“挑担房”指的是在某一片民房当中孤高的那一栋房子,也就是唯有这一栋高过四周,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意思,而其他的房子从远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孤独的人挑着担子一样。特别是像我国的湖南或者江西的农村,可能就有很多民宅聚集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民宅,往往就是红砖外墙,什么装饰都不做,最大的特点就是永不封顶,也就是房子的屋顶看上去永远是那种未完工的状态。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就是因为当地人建房都有一种攀比的心理,自家的房子哪怕是一辈子都不封顶,也不能让邻居的房子高过自家的房子,为了防止别人后面盖的房子比自家的高于,是在建房的时候就采用不封顶的方法,方便以后随时可以加盖一层,久而久之,南方的农村就出现了怪异的一幕:一整片村庄都是那种看上去只盖了一半就烂尾的房子,如果谁家的房子远高于邻居家的房子,就会被人说是盖了栋“挑担房”,而“家住挑担房,家破人也亡”这句民俗谚语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人性的丑恶与愚昧。

图片

邻居家的房子高过自家的房子,出于攀比和嫉妒心理,于是自家的房子就不封顶,还讥笑别人家是“挑担房”,这就让人性的自私与嫉妒本性展露无遗。尽管他们尽管嘴里说着“家住挑担房,家破人也亡”,但是背地里却又想把房子盖得高人一等,以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种情况是有非常大的历史局限性的,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观念,而且是某些地方较为流行的观念,在以前,农村地区人口众多,但是经济往往相对要差一些,所以,很多人把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当成了救命稻草,一年也就看着这个房子周围发生的一切,别人比我好,我就见不得,我就要眼红,或许这就是一种人心嫉妒使坏的常态。

图片

总结:其实真正的“风水宝地”是在人的心里,而不是在于谁家的房子高,谁家的房子矮。所以“家住挑担房,家破人也亡”完全是一句愚昧而无德的俗语。正所谓“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有德之人无论住什么样的房子,都会福气满满,幸福一生。

图片

看更多民间故事、风水命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