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椎椎间盘突出磁共振图像注意事项

 影像诊断小札记 2023-05-09 发布于江苏

来自脑脊液流动、呼吸和心脏跳动使胸椎成像变得复杂。这些影响可以通过使用梯度磁矩归零和饱和脉冲来最小化。胸椎的正确评估从获取定位像序列开始。因为给定患者的椎骨数量是可变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存在L5骶化或S1腰化。现代磁共振系统提供全身/脊柱侦察和自动椎体标记。

图37.1 A是由颈椎、胸椎和腰椎的合成图像组成的定位像。如果在单个给定会话期间对整个脊柱进行成像,则如这里所见,高分辨率图像可用于定位图像。在显示的T2加权定位扫描中,可识别该Chiari 1型患者的颈椎表现,包括C1后弓缺失和少量颈髓空洞。在胸椎,椎间盘突出存在于两个层面。图37.1 B更清楚地显示了T11-12处的突出,表现为由该轴位T2WI上的低信号后纵韧带勾勒出的高信号突出。虽然在此图像上突出物没有明显接触到脊髓,但随着运动(如弯曲),可能会有接触,脊髓可能会变形(如该患者所示)。无论位于何处——颈部、胸部或腰部,急性和慢性突出在MR上可能表现相同,相邻骨赘提示慢性。

因此,在图37.2 A中(在两个受累水平的较高水平),由于其相邻的上骨赘形成,似乎是慢性的。这种脊髓变形性椎间盘突出症在T1 (B)和T2WI (C)上分别表现为中低信号。

▲ 37.1

▲ 图37.2

一般来说,由于胸髓在蛛网膜下腔的前部位置,比其他节段更小的损伤会侵犯到胸髓。这种小的椎间盘突出症最好在轴面上用薄层成像。随着层面越来越薄,层面内可用于产生信号的质子越来越少,信噪比降低。较高的场强提供了较大的信噪比;因此,在3 T成像允许常规采集MR上≤ 3 mm厚的层面。图37.2 B、C显示了此类图像。值得注意的是,当在3 T成像时,针对1.5 T系统优化的序列将导致较差的图像质量。例如,图37.2 B中的轴向T1WI不是用1.5 T时使用的传统FSE序列采集的,而是用一种称为VIBE(容积内插屏气检查)的技术采集的。脑脊液流动伪影是胸椎成像的另一个难题。图37.3 A、B分别显示了矢状位和轴位T2WI上小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的典型表现。然而,对于后者,高信号脑脊液内的其他低信号强度区域使图像解释变得复杂。脑脊液内的流动运动(在胸椎和年轻人中最大)会产生流动空洞效应,从而导致信号降低。

▲ 图37.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