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剖析《百年孤独》与《白鹿原》世界观的差异

 陈巽之的图书馆 2023-05-09 发布于陕西

前言

《百年孤独》是拉美作者加西亚·马尔克的代表作,她以一种特殊的角度描写了拉美民族的特殊生活状态。

在他浓重的笔触下,生存于此的个人所表现出的心灵的孤寂与生命的荒谬,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梦幻世界。

陈忠实并不否认《白鹿原》是受到了《百年寂寞》的影响而创作的,但陈忠实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下,创造了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新天地。两个不同的世界,都散发着神秘而又璀璨的光芒。

文章图片3

《百年孤独》与《白鹿原》一样,都是拉美乃至我们国家的标志性长篇小说。

从《白鹿原》这一篇章可以明显看出,陈忠实在创作时受到了拉美著名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他对于奇幻故事的借用和应用。

同时,陈忠实也将自己的创作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既有乡土情调,也有梦幻般的梦幻天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本书所呈现出来的两个世界,都是那么的吸引人。这篇文章对两篇小说所反映的“先见之世”的差别作了几点对比。

文章图片4

不同的存在方式

在《百年孤独》和《白鹿原》中,马孔多都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小镇,而白鹿村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地方,这说明了两个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

首先,在《百年孤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由无到有、最终走向灭亡的小社区。马空多就是布恩迪亚一族的开创者。

这座小镇就像是一座被遗弃的城市,那里的居民过着一种宁静而快乐的生活,它没有任何的规则,它只是一个人的生命。

文章图片5

马孔多与其说是一个社会,还不如说是一个人的自由组合。不过,从乌尔苏拉为找到他的长子何塞·阿尔卡迪亚奥而与外面世界取得联系的那一刻起,也就是它的芭蕉林出现的时候,也就是马孔多的鼎盛时期。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这种依赖于个体经营的传统使得这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华。然而,由于没有一种内部标准来衡量马孔多的状态,因此,这个世界的状态并不稳定。

我们可以看到,马孔多是一个缺少内部文化纽带的国家,人们彼此隔离。

文章图片6

马孔多的居民是靠自己的求生和渴望来维持自己的生命的,他们被以前的孤立无援和后来的繁荣所吞噬,没有了感情和精神上的联系,他们无法忍受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困难。这是马孔多灭亡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百年孤独》试图表达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异化,那么《白鹿原》则呈现的则是一个人在高度集中的社会中被网络束缚的生活状况。

中国历史悠久,其小说呈现的是一幅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一席之地,不同于《百年孤独》所呈现的那种飘忽不定的状况。

文章图片7

在《白鹿原》一书中,在小说情节发生以前,居住在白鹿原上的居民就已按照某种社会规则进行着自己的生活,白家以“耕读传家”为核心的家庭规则就是其中的代表。

自从白嘉轩与鹿子霖一起,重新修订了族规,定下了族规之后,这种根深蒂固的道德规范,就是为了让白鹿村这个小小的村庄,有一种内部的运作方式。

在这本书里,政治、经济、党派、家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但是,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白鹿村都是一个比较稳固的地方,既没有马孔多那样的兴盛,也没有那样的衰败。

哪怕是在漫长的时间里,这个故事也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故事完结,这个故事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文章图片8

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一种内部的机制,也就是一种以儒学为核心的“仁”字,这种机制可以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影响到白鹿村的人们,让他们保持着一种团结的状态。

这种内在的灵性原则,在黑娃那里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在前面的故事里,黑娃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典范,加上田小娥又变成了强盗,这一切都让他被打上了另类的烙印。

不过,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这确实是一种巨大的诱惑,让他不得不重新回到白鹿村的先祖面前。

文章图片9

《百年孤独》并没有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凝聚力,从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对新任警长提出疑问开始,他就断言,马孔多将成为一个缺乏内部凝聚力的国家。马孔多和白鹿村就是这样形成的。

不同的时空结构

《百年孤独》与《白鹿原》在叙述框架上具有相同的特点,即以时间为主线展开叙述。

第一部分是关于布恩迪亚的故事,从它的诞生到它的灭亡,小说以年代为线索,叙述了从晚清到民国,直至解放前,白鹿镇与白鹿镇之间数十年前的矛盾与矛盾的起落与消长。

文章图片10

除了相对明确的线性发展的主线之外,两部作品的结构方式也各有特色。

《百年孤独》作品中存在着一种较为闭合的圆圈,这种闭合的圆圈既体现在时空中,又体现在时空中。

首先,《百年孤独》的大部分故事在时间上都是以结尾为起点,再从结尾向与之对应的开头书写,再循环返回结尾,这样就形成了开头连接起来的圆环。

文章图片11

这种方式既有联系,也有分离,更突出了马孔多人的生活方式。故事是这样开头的: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许多年后,当他面临着一支枪手的时候,他会想起一个遥远的下午,他被他的父亲领着到那里去看冰。”

这几个字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家用他自己的眼睛看着将来,但他的角色却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如果按照这种顺序排列,那么,这个时间的线索就会形成一个循环。诸如“多年以后”之类的词语在长篇小说中随处可见,使得长篇小说中的时间线索在时间上来回回环,成了长篇小说中时间线构造的重要方法。

文章图片12

《百年孤独》中的时间线是一个环形的,它描述了马孔多从诞生到毁灭的全过程,从建立到繁荣,最后被龙卷风吹得烟消云散。

从一无所有到重新开始,马孔多就像是一个漫长的循环。

出生在这里的布恩迪亚一族,无论他们如何起起伏伏,都无法摆脱这个宿命,他们的特征就是每一代都会有同样的名字,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性格。

马孔多的繁荣和衰落,与布恩迪亚的繁荣形成了一个回环,在时空中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白鹿原》中所描写的家庭之争、派系之争等一团糟的冲突,一条线式的写作方式明显不够。

文章图片13

在这么庞大的时间线中,想要找到一条明确的主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如果只有一条主线的话,很难把这么多人和事情都写进去,反而会削弱整部小说的恢弘气魄。

于是,他采取了一种网络的形式,从白鹿村开始,他把所有的线索都分散到了四面八方,就像一只蜘蛛网,把整个故事的内容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网络上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阶层,每一个阶级,每一个派系,每一个势力,每一个矛盾,都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到他们的位置,寻找他们的存在。

这个网络,可以容纳许多人,所以,关于白鹿原上五十年来的混乱,也就有了一种不确定的感觉。

文章图片14

这种不确定让故事变得更加丰富,让故事变得更加紧张。

网络的使用,让《白鹿原》既有了更多的信息,又能让故事变得更有条理,不至于让故事变得更复杂。

时空的交织还极大地增强了这部作品的历史深度,这种深度使作品具有了一种史诗的份量。

不同的反叛精神

无论是《百年孤独》还是《白鹿原》,都来自于两个时代,两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两个时代,两个时代的作家都有一种“逆”的心态,试图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维,但最后都以失败收场,这种“逆”的心态体现在两个时代,一个是《百年孤独》,一个是《白鹿原》。

文章图片15

马孔多以一种混乱为基础,但并不是一种腐朽,更像是一种疯狂与兴奋。

而在这个时候,一位与众不同的角色出现了,那就是费尔南达她从小就被灌输了传统的贵族思想,无法忍受布恩迪亚一族的豪迈,在乌尔苏拉和她的丈夫去世后,她将布恩迪亚一族的府邸,从一开始的喧嚣,变成了寂寥无声。

费尔南达所代表的愿望,在马孔多是不可能实现的,费尔南达对加布恩迪亚的“统治”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章图片16

他想知道,马孔多是否有其存在的意义,是否有可能由于其生存的形式而被毁灭,但不管怎么说,命运总是会安排好的。

《白鹿原》里的白玲,毫无疑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叛逆,而她所反抗的,正是她的爸爸白嘉轩所表现出来的传统伦理。

白嘉轩虽出身于一个以男权为核心的家族,但从小娇惯的“白玲”却使其具有了一种独立自主的个性和自觉。

文章图片17

和费尔南达的尝试不同,她要的是颠覆现有的规则,她要的是一个新的规则,而不是之前建立的规则。

不过,在这个庞大的势力面前,白灵的实力还很弱小。通过百灵,作家对历史表现出了深刻的反思,即通过何种途径来改变女性的历史地位,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来使女性的历史地位得以确立。

白玲是一个令人可叹的悲剧,但作家却通过她的形象,赋予了她对女性优秀品格的深层美感,以及对生命轨迹的深层反思;在白灵身上,作家也表现出了对社会,对政党,对政权的思考,这都是她所拥有的反抗的精神所引起的。

文章图片18

结语

《百年孤独》也好,《白鹿原》也罢,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都需要我们继续研究下去,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文化特征,从而更好的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百年孤独》与《白鹿原》都是对我们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起着重要作用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海南出版公司,2011.

[2]陈忠实白鹿原[ 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刘莲,朱燕试比较《百年孤独》、《白鹿原》的历史观念与叙事策略[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