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较真!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

 求财若渴 2023-05-09 发布于河北

今天我的一位非常好的朋友联系到我,听说她离婚了,现在独自带着两个孩子,想想真的是很为她感到难过。

这离婚的错综复杂原因就暂且不说了,但是联想起上学时候她的性格,我认为不能排除是有些关联的,因为他就属于题目中提到的那种比较爱较真的人。

前两天听了帆书讲的富兰克林传中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富兰克林的这样一个观点:

他认为:人需要有理想,但不可以理想化,为了达到最终目的,需要有策划、有放弃、有让步、有妥协。就像在1776年美国脱离英国殖民后成立之初,各州之间矛盾、冲突不断,这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发现如果没有一部新的宪法来协调和团结各州的话,美国将面临着再次分裂的风险,这些有识之士自然包含着富兰克林,他当时在宾夕法尼亚州,身为代表的他参会从来不单单站在为宾夕法尼亚州争取利益的角度,而是充当着各州矛盾协调者的角色。终于在他的斡旋下,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各州达成了拯救美国命运的历史性妥协,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在达成宪法的斡旋过程中,富兰克林用了一个非常朴素的比喻。他说:木匠准备做一张圆桌,但是发现木材相接触的部位薄厚不一,不能很好的贴合,这时候木匠发现在两个木材相互接触的面,各削去一点,然后就能很好的贴合在一起了。现在我们要采用相同的方法,即各方都必须放弃自己的某些主张。

在这里想重点强调的是:各州达成的历史性妥协。没有这样一个妥协甚至可以说没有现在的美国。美国各州由于这样的妥协,逃离了分裂的命运,在不冲突的地方保留了各州的特色。现在美国的主流思想可能也在受着富兰克林这一思想的影响,独立而能互相妥协互相尊重,这可能也是美国能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原因吧。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都有理想,但是有些人过于理想化,过于较真。但是要知道,世界上任何事情,并不是必须按照你想的方向去发展,才是合理的。所以,有理想的同时要学会让步、妥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