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马山县弄拉景区

 古稀老人赵 2023-05-10 发布于北京

2022年12月12日上午,天气晴,前往弄拉景区游览。



途径灵阳寺


灵阳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乾登山上,是马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西最大的岩洞式寺庙。灵阳寺始建于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年),由六祖后裔南华慧远禅师东来古零开山始建。当时,该寺院规模宏大,住僧达1000多人,人才辈出。由于历史原因,灵阳寺几经兴衰之变,特别是清代中期因古零街上失火,殃及灵阳寺造成寺庙被毁。直到1998年春天,在上级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重建。


因寺庙在半山腰,距离较远,需要步行上山,为节省体力,故而放弃近距离游览。





驱车前往弄拉景区


马山县的弄拉景区,景色秀丽香火旺


景区同时还是自行车世界赛事的主办地



中国弄拉大牌坊


弄拉号称是广西的布达拉宫,据传该景区是马山县的一个土豪投资3个亿而建成的,为了扩大影响力,不叫广西弄拉,而叫中国∽弄拉。


空中看像布达拉宫





弄拉金刚山普陀寺




乘景区的摆渡车上山


金刚山普陀寺的东北面有一山叫弄团山,山顶上有一平台人称弄拉天台。瞪上天台,可俯视弄拉全景,放眼眺望,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树木郁郁葱葱,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令人陶醉。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秒的云雾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好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令人心旷神怡。有'到了弄拉上天台,不上天台你白来'之说。


上到天云山弄拉天台去观山景





登上了天台



天台上观山景







天桥


万丈深渊上的铁索桥



水墨画卷








虎视眈眈


天云山这个景点是马山县古零镇的地盘,周边连接五县,为五县交界之地


虎伏山

虎伏山位于弄拉景区的北面,山的最高峰海拔高度约580多米,由远眺望,整个山形颇似一只伏卧待发的猛虎而得名。


在弄拉金刚山普陀寺东面,矗立着三座山峰,酷似一只一面二臂、振翘欲飞的大鹏鸟,人们称为大鹏金刚鸟本尊。

相传,辛饶弥沃如来佛为使众生步入正道,解除苦难,常常到人间传佛法。在传播佛法中,他见妖魔龙王带着许多妖龙,在人间传播许多疾病危害百姓。为了征服妖魔、妖龙,辛饶弥沃如来佛变成一只大鹏金刚鸟,到人间驱除病患。从此大鹏金刚鸟留在人间驱魔除妖、度化众生,人们称他大鹏金鸟本尊。因此,人们在朝拜普陀寺时,也朝拜大鹏金刚鸟本尊,祈求消灾除病、平安健康。


回到山下再游普陀寺


弄拉普陀寺座落于弄拉金刚山上。寺中的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天王殿、钟楼、鼓楼、山门以及僧舍、斋堂等殿宇依山而建,设计巧妙,造型庄严,雄伟壮观。寺院四周自然形成的天降韦驮、护寺神虎、护法金刚大鹏鸟、达摩诵经、点悟石等天然奇观,更富有神秘色彩,吸引众多香客,香火极为旺盛,堪称灵山圣地。


山门弥勒殿

整座山门弥勒殿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山门前安放一尊大香火鼎和一个烛架,香火鼎和烛架整日烟绕火燎。迈进弥勒殿有三尊大佛,中间是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大佛。弥勒佛的两边各站一尊护法菩萨,左边是韦驮菩萨,右边是灵官菩萨。


寺庙依山而建,要想看全貌,只能拾阶而上







相传,达摩祖师从佛国印度来到中国以后,在少林寺面壁9年修成正果。后来,他云游天下来到弄拉普陀禅寺。弄拉风光秀丽,空气清新,达摩很喜欢这个地方。每天在寺庙早课之后,达摩又独自一人带着一本经书到寺外的山野里诵读。天长日久达摩祖师的身影与弄拉的山野融为一体。

达摩诵经给弄拉带来了福祉。弄拉之所以树常绿、山常青、水常流,这都与达摩天天为弄拉人诵经祈福是分不开的。







从弥勒殿往左拾级而上即到第二层的天王殿。天王殿大门前的左右两侧,各是哼哈二将护法金刚。这两尊金刚凶猛威严,威武非常。看过封神榜的都见识过哼哈二将的厉害,这俩人一声哼,一声哈就能让敌人命丧黄泉。这两尊金刚在寺前怒视凡间,阻挡妖魔,守护佛寺。











颇有特色的钟楼






达摩诵经

在弄拉普陀禅寺东面的弄场上,耸立着一座雄伟的奇峰,它很象达摩祖师的身影。在这座奇峰的对面,有一面陡峭的崖壁很象一本打开的经书。这就是传说中的达摩诵经。

相传,达摩祖师从佛国印度来到中国以后,在少林寺面壁9年修成正果。后来,他云游天下来到弄拉普陀禅寺。弄拉风光秀丽,空气清新,达摩很喜欢这个地方。每天在寺庙早课之后,达摩又独自一人带着一本经书到寺外的山野里诵读。天长日久达摩祖师的身影与弄拉的山野融为一体。达摩诵经给弄拉带来了福祉。弄拉之所以树常绿、山常青、水常流,这都与达摩天天为弄拉人诵经祈福分不开。


具有弄拉特点的鼓楼




来到最高一层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正殿,体现整个佛国的庄重威严。大殿的居中是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他是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的右边是阿难尊者,左边是迦叶尊者。左右靠墙各为十八罗汉。


在弄拉普陀寺大雄宝殿前,有一由两块石头紧挨在一起,它给人们一种奇妙而自然的感觉。

从不同方向看,有不同的景象。


北面看,像一只回头的金凤凰。


东面看,象一位大德高僧在给信众点悟佛学的精髓。


西面看,像一位圣人在点悟他的学子。


观音菩萨殿居大雄宝殿的左边。现音菩萨正中坐于于莲化宝坐之上,旁边侍立金童玉女。左边是文殊菩萨,石边是晋贤菩萨。文殊菩萨过去靠墙一排,居中是玉星大帝,大帝石辺是神衣氏,左边是武财神关公,普贤菩萨的右侧靠墙一排,站立真武大帝。大帝的左边是伏羲氏,石为郎真君。


在普陀寺大雄宝殿的正门外,点悟石的背后,有一棵古树,当地人都叫它做回魂树。传说;古时有一年,普陀寺周围的山民发生瘟疫,山民们都到普陀寺来烧香,求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普渡众生。有一天,在烧香求佛时,隐约看到观音菩萨显灵,左手捧着净水宝'瓶,右手拈一根柳枝,从宝瓶里醮出甘露洒向人间。后来瘟疫消除,山民安居乐业。

菩萨显灵时,山民看到有一滴甘露滴到了点悟石头后面的石缝里。第二年,石缝里就长出了一棵树。这棵树长大后结出了许多果实,人们觉得是观音菩萨的甘露长成的这棵树一定是灵树。有的山民生病了,就用这棵树的树叶泡水洗澡,果然病就好了。后来人们发现,这棵树全身都是药,不但能医治多种疾病,而且还能检验病人昏迷后是否可救。即用果实里的果粒磨成粉未,吹到昏迷病人的鼻孔,如果病人有反应则证明可治,没反应就治不好了。所以,人们叫这棵树为甘露回魂树。


地藏殿位于大雄宝殿的右边。地藏殿是佛寺的重要配殿之一。居中正座的是地藏王菩萨,侍立在地藏菩萨右边的是闵公、左边的是道明父子俩。其余周边全是地府的判官差役等。


在普陀寺西面不远处的半山腰上,有一块石头像一只猛虎伏卧在树丛中,探出一个头,目视前方。传说,古时在建普陀寺时,常常受到无数妖魔鬼怪的滋扰,弄得普陀寺不得安宁。观音菩萨知道后,就派神虎到弄拉普陀寺来护寺。神虎受命,下凡到弄拉,一动不动地伏在普陀寺西侧的树丛里,日夜守护着普陀寺。天长日久,这只神虎就化成了现在的这尊石头。


天降韦驮,尊称等驶菩萨,在佛教中定护法诸天神之一,担任驱除邪魔,护持僧众,保护佛法的重任,他本是要罗门教之天神,后来被大乘佛教吸收而为伽蓝之守护神。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默像大多安奉在天王殿,弥勒佛像的背后,面对大雄宝殿,担当保护佛教伽蓝之神职。韦耿佛像通常身穿甲胃,手持金刚杵(降魔杆),形体有如雄壮、威武勇猛的将军。

事出有缘◇2008年6月◇弄拉金刚山普陀寺主殿兴建工的当天下午,寺院后山起火燃烧◇虽及时组织扑灭,但山上的一些草木仍被烧。次日清晨,一位和尚突见被火烧毁的山顶上,因没有树林的掩蔽,露出一尊身躯高大、头戴战盗、身着岩甲的石像,即呼众僧前来观看,众僧一致惊叹,此乃是天降护法禾神韦驶来护我普陀寺也,旋即伏地跪拜,高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幸甚,幸甚!从此,天降韦默弄拉金刚山普陀寺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开来。人们来朝拜寺院的同时,也都祭拜山顶上的韦默善萨,以求平安。


前往上林县城


入住如家酒店


晚上做个好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