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华随笔:北京古桥

 新用户8926AVU2 2023-05-10 发布于北京

北京三大古桥

桥是人类重要的交通设施,在人类出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是桥梁建造古国,被称为“桥的国度”。由于地质地貌差别、建筑材料不同、构造形式迥异,我国建造了大量用料不同、形态各异、具有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特征的桥梁。早在汉代时,我国就已出现梁桥、浮桥、索桥、拱桥等全部四种基本桥型。自隋唐起,我国的桥梁建筑事业迅速发展,各种桥梁不断涌现。桥梁有多种形式,根据采用建筑材料的不同有木桥、石桥、砖桥、竹桥、藤桥、铁桥、苇桥等不同材料的桥型,根据构造形式的不同有石墩桥、石板桥、廊桥、风雨桥、竹板桥、开合式桥、溜索桥、三边形拱桥、尖拱桥、圆拱桥、虹桥、渠道桥、曲桥、十字桥、漫水桥等等。几乎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桥型我国都可见到,堪称桥梁博物馆。在我国众多的古桥中,潮州广济桥、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被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历史上的北京河网密布,比较大的河流有永定河(早前称为无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温榆河、拒马河、沙河、通惠河、凉水河、清河、玉带河、萧太后河、妫水河、护城河等大小河流80多条。其中,永定河是北京最大的河流,被誉为北京的“母亲河”。为了出行方便,古人们在这些河道上建设了大量的桥梁。如今,很多古桥保存下来,有些古桥至今还在继续使用,有些作为文物古迹受到保护。这些古桥承载了北京厚重的历史、深远的文化,成为京城一座座璀璨的桥梁建筑瑰宝。散落在各地的一座座古桥面对前来参观的人们,无声地述说着往昔那些动人的故事。

北京的古桥有一个特点,就是因为气候、地质地理等原因,桥梁一般选用石材建造,砖桥、木桥以及其他材质桥梁大多建在园林之中。即便早期一些河流上使用木材建桥,后来重修复建时也大多改为石桥。从桥型上看,北京的古桥以圆形拱桥居多,从单孔到十七孔不等。另外,孔桥的孔数多为单数,这主要是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学说和中轴对称建筑思想的影响。

北京最著名的古桥当属丰台卢沟桥,它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北京三大古桥之首。

金大定28年(1188年),金世宗决定在中都南边今丰台一带修建卢沟桥,次年大桥开工。金明昌3年(1192年),卢沟桥建成,金章宗命名其为“广利桥”,因该桥跨越芦沟河(又称卢沟河,即今永定河),后改名“芦沟桥(也称'卢沟桥’)”。卢沟桥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也是最长的古代石拱桥,大桥全长266.5米,桥面宽7.5米,10墩11孔, 桥墩迎水面成尖状,用以抵御洪水、杂物、冰凌等对桥墩的冲击。大桥桥面用花岗岩条石铺设,相对于其他石材,花岗岩更加坚硬耐磨。尽管如此,历经数百年的磨砺,大桥桥面还是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车辙。大桥两边望柱数量不对称,南侧有望柱141根,栏板140块;北侧有望柱140根,栏板139块。我国的建筑讲究对称,卢沟桥这般重要建筑本应遵守建筑仪轨,不知何因两侧失衡,或者金朝为女真族统治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没有汉族文化中的所谓“繁文缛节”,不太在意建筑中的对称关系,也可能是建桥当时当地地理地质条件所致,现在已经难究其竟。大桥桥身、桥拱、桥墩等处均用腰铁(两头宽中间细的铁块,嵌在两石之间,将两块石头拉在一起不能分开)连接,以增强大桥的牢固性。大桥东端两侧望柱旁边各有一个顶栏石狮,西端望柱各有一个顶栏石象,就如四合院门口抱鼓石一般。石狮石象外侧各立一尊华表,彰显出卢沟桥的庄严贵重。华表顶部雕有一头石狮,狮面向外,仿佛是在迎来送往八方客人。金章宗时北京选出“燕京八景”,其中“卢沟晓月”即为其一。清乾隆16年(1751年),乾隆帝手书“卢沟晓月”,并刻碑立于卢沟桥西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经过卢沟桥时赞叹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光绪34年(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后送殡西陵,安放光绪棺柩的灵车过宽, 在经过卢沟桥时,只好拆除大桥两边护栏,并在两侧架设木桥才可通过,灵车驶过后大桥恢复原样。这种情况在我国的桥梁历史中怕是绝无仅有。

卢沟桥上有几百个狮子。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不知是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还是说后人“拎不清”。有人做过详细的统计,卢沟桥望柱柱头上有大小狮子共计479个,石桥东端第一对望柱有2个顶栏,每个顶栏上有1个狮子,石桥两端各有两座华表,每个华表上有1个狮子,因此,整座卢沟桥有石狮共计485个。又据说,卢沟桥上狮子最多时曾有627个,后来由于风化、历次维修等,如今得到确认的狮子有501个,也不知以后这一数字会不会继续变化,难不成真是“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金朝建设卢沟桥时就在桥上雕刻石狮,此后,大桥在元、明、清、民国以及北京解放后曾经多次大修,每次大修时都会复雕损毁的狮子,因此卢沟桥上的狮子汇聚了金、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雕刻作品。这些雕刻既体现不同时代的建筑雕刻风格,也反映出各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情况,因此,卢沟桥成为一座反映金朝及其以后各个朝代雕刻艺术的博物馆。

卢沟桥是中原地区途径北京进出内蒙古高原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崇祯年间,大明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东北满清对大明虎视眈眈,南边的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明朝江山危机四伏。明崇祯11年(1638年),为防御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队伍进攻京城,朝廷用时3年,在卢沟桥东头建立一座城,名“拱北城”、又称“拱极城”。拱北城为一长方形,东西两端各建一座城门,东门名为“顺治门”,西门名为“永昌门(清朝时改称'威严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城门外建有瓮城。十分巧合的是,1644年,李自成在长安(今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清军入关后北京的第一位皇帝福临的年号是“顺治”,不知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如果知道这一巧合有何感想。拱北城起初为军营,是京城的一个桥头堡,后来,商埠民居陆续迁入,城内日渐热闹。明清及民国初期,京师辖宛平、大兴二县,二县县治均在京师城内。1928年,原北京宛平县改隶河北省,次年,宛平县衙由北平城内今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东官房迁到拱北城,拱北城遂改称“宛平城”。1952年,北京、河北等地重新规划调整建制,撤销宛平县建制,宛平城转归北京市丰台区管辖。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清朝政府被迫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外国有权在北京驻军以保护使馆和侨民。民国成立后这些不平等条约继续保留。1931年,日本出兵东北,抗日战争爆发。此后,日本军队步步南侵,各地相继成立“察东特别自治区”、“蒙疆政府联合委员会”、“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等伪政权。1937年6月,宛平城附近日本驻军进行军事演习。7月7日,日本军队以一名军人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进行搜查,被当地守军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并对宛平城进行炮击,迄今宛平城墙上还留有弹痕。“七七事变”导致全国范围的抗日战争爆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由于自然和战争等原因,北京解放时宛平城已经十分破败。1961年,卢沟桥和宛平城一起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有关部门开始对城墙、城楼等进行修缮。上世纪末,北京市对宛平城进行铺装青石地面、复原县衙建筑等工程,恢复宛平城明、清时期原貌。1986年,中央决定在宛平城内建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1988年,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曾经获得“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多项称号。

卢沟桥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有着强烈的建筑文化意义,同时卢沟桥和宛平城还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人们来到此地参观游览,不仅仅旅游,还是凭吊与探索。

昌平区沙河镇有一座朝宗桥。历史上,关沟以南有三个军事重镇,即南口镇、昌平镇和沙河镇,三镇如一字长蛇阵拱卫京畿重地。沙河镇因东沙河、北沙河和南沙河在此交汇而得名。辽金时期,北、南沙河上各有一座木桥,明正统12年(1447年),成化皇帝朱见深为了方便前往昌平十三陵拜谒祖陵,下令将两座木桥改建为石桥,并赐名为“朝宗桥”和“安济桥”。朝宗桥和安济桥可以说是一对姊妹桥,朝宗桥为七孔石拱桥,桥长130米,宽13.3米,桥面两侧望柱53对、栏板52副。嘉靖年间重建朝宗桥时改为九孔桥。万历年间,在朝宗桥北端东侧立“朝宗桥”汉白玉石碑。几百年里,朝宗桥屹立在北沙河上,方便车辆行人通行。上世纪90年代,京藏高速北京段开始建设,高速公路建成后,朝宗桥成为高速辅路上的一座大桥。朝宗桥历经多次维修,迄今仍在继续使用,大小车辆川流不息,可见其建筑质量之高。朝宗桥也是北京三大古桥之一。南沙河上的安济桥为三孔石拱桥,嘉靖年重修时改为六孔桥。北京解放前,安济桥已经变成一座危桥。1959年,修建沙河水库时安济桥被拆除,后在此处修建一座水泥大桥。

沙河镇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朝宗桥、安济桥又是通往十三陵以及张家口和口外的交通要道,明朝皇帝出征或拜谒祖陵时常驻跸于此,故嘉靖年间朝廷在南北沙河之间建巩华城,并驻兵卫戍。巩华城边长各为千米,四边建有城门,南门“扶京”、北门“展思”、东门“镇辽”、西门“威漠”,从四座城门的名称上就可知道巩华城的军事地位。清朝时,巩华城失去原有的作用,清中期起巩华城逐渐荒废。如今,巩华城只剩下南边部分城墙、扶京门三劵城门以及南门外瓮城等遗址。扶京门瓮城三面开门,这在我国古代城池建筑中比较少见。巩华城遗址已经部分修复。

朝阳区与通州区交界处有一座八里桥,其桥横跨通惠河之上。这里曾架木桥,因为通惠河水泛滥,木桥经常被毁。明正统11年(公元1446年),明英宗下令在此地修建石桥,并赐名“永通桥”。因距通州8里地,故又俗称“八里桥”。八里桥为石砌三孔拱券形,南北走向。桥长60米、宽16米,中间孔高8.5米、宽6.7米,两边次孔仅高3.5米,漕船可以直接通过中间孔洞,故被誉为“八里桥不落桅”。但这种造桥形式十分罕见,桥面坡度忒陡,桥上车辆通行困难。后为了增加通行能力,又将大桥两端路基抬高,车辆方可顺利通行。八里桥上有望柱33对、栏板32副。柱头雕有石狮,桥两端各有一对戗兽,护坡石上卧有四只避水兽,雕工十分精致,桥拱两侧各有一个双角披毛怪兽怒视河水。八里桥桥头原有华表两个、牌坊一座,因战乱等原因早已被毁。八里桥是明清时期通惠河上唯一一座大型桥梁。清雍正11年(1733年),朝廷修建京师到通州的石道,并在八里桥不远处建《御制通州石道碑》,记载其修建石道的经过,石碑外建有碑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烧毁碑亭。2005年,北京市政府重建这座碑亭。古时,八里桥是通往天津、山海关的咽喉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咸丰10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清军将领僧格林沁率部与英法联军激战,此即著名的“八里桥之战”。八里桥是北京三大古桥之一,并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2013年,八里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八里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将近600岁的八里桥停止通行,再次进行修复,恢复原貌。

通州西部有一马驹桥镇。隋唐时期,这一代是牧场,朝廷在此放养军马。随着军民不断增多,这里发展成为一个村镇,人们便称它为“马驹里”。由于地处往来山东、江浙的交通要道,明朝时期,马驹里已是一个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大镇。马驹里附近有凉水河,上面架有木桥,但每遇洪水木桥就被冲毁,交通非常不便。一次,明英宗朱祁镇打猎经过此地,恰遇大雨木桥被毁,遂下令在此建设石桥,天顺7年(1463年),石桥建成,明英宗赐名“宏仁”桥,但因为临近马驹里,当地百姓习惯称它为“马驹桥”,此后,马驹里也随之改称“马驹桥镇”。马驹桥长25丈、宽3丈,上有雕栏,下有9孔石拱。清乾隆时期重修马驹桥,九孔桥改建为七孔桥。上世纪60年代,马驹桥已经不适应当地的交通状况,故被拆毁,并在原址上建设一座宽敞的水泥大桥。马驹桥被拆实在令人唏嘘,如果再晚些年进行道路改造,或许马驹桥能够得到保存。

北京城正北的朝宗桥、安济桥,城东的八里桥,城东南的马驹桥和城西南的卢沟桥被称为“拱卫京师五大桥梁”,也有人将卢沟桥、朝宗桥、八里桥、马驹桥并称为“北京四大古桥”。如今,安济桥、马驹桥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卢沟桥、朝宗桥、八里桥成为北京尚存的三大古桥。

文章图片1

卢沟桥

文章图片2

朝宗桥

文章图片3

八里桥

宫殿园林古桥

近1000多年的时间里,北京一直是辽、金、元、明、清各个朝代的都城。这些王朝不同时期分别在北京建设了大量的宫殿和园林建筑,其中不乏桥梁建筑。如今,这些宫殿园林中的很多桥梁较好地保存下来。可以说,如今北京尚存的绝大多数古桥都在皇宫和皇家园林中,并且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常人很难接近这些桥梁,故而相对保存更加完好。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立即营造北京,建设紫禁城,建设皇宫的同时沟通宫城内外水系。营造者在皇城外面开挖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并在午门、玄武门(清康熙朝时改称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外架设石桥,皇帝以及官员人等通过这四座石桥进出紫禁城。其中午门前的桥很宽,午门两边“燕翅”即建在桥上。与此同时,营造者将筒子河水自西北角引进皇宫,进入皇宫的河水即为内金水河。金水河为京西玉泉山泉水,按照五行学说,西方属金,金又生水,因此,元朝将此水引入北京时即有金水河之称。金水河在紫禁城分为内外两路,故有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之分。金水河进入皇宫后一直向南,河道紧邻故宫西墙,这里没有宫殿和景观,只为引水之用。河道外侧是一排排低矮平房,为当时太监居住。此段河道上面有长庚桥等5座桥,为太监通行之用。从武英殿起,内金水河开始展现它的英姿。

太和门广场西边有一右顺门(清顺治时改称雍和门、乾隆时改称熙和门),门外不远处就是武英殿。内金水河在武英殿前转而向东,流过武英门前。武英殿是皇帝斋居和召见大臣的场所,康熙皇帝还曾在此居住,其建筑级别远高于宫内东西两路其他建筑,因此,武英门前架有三座配汉白玉望柱栏杆的白石桥,是皇宫内仅有的几个大门之外架设石桥的宫殿之一。明清皇帝之外,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也曾入住武英殿处理军务,并在武英殿称帝即位。在京42天、称帝仅1日后李自成即撤离北京,临走时烧毁宫内部分建筑。

内金水河流过武英殿后转了一个反向“U”字形,北边顶端处有一座断虹桥。断虹桥建设年代不详,大概建于元末明初时期,建造时间可能早于故宫。故宫对断虹桥有这样的描述:“断虹桥位于太和门外、武英殿之东,单拱石券,横跨于内金水河之上。桥南北向,长18.7m,最宽处达9.20 m。桥面铺砌汉白玉巨石,两侧石栏板浮雕有穿花龙纹图案,望柱上之石狮神态各异,宛然如生。桥之建造年代为明初或元代尚未定论。但此桥用料之考究、装饰之华丽、雕刻之精美乃紫禁城内诸桥之冠。此桥'断虹’之名为俗称,明清未见记载。”有学者考证,断虹桥所在南北方向为元朝大都中轴线,当时建有三座拱桥,或为“三虹桥”。明朝建都北京时中轴线东移到现在太和殿中间位置,“三虹桥”不合规制,遂拆去两座,只留一桥,俗称“断虹桥”。因此,断虹桥有一种可能,就是先有桥,后在桥下掘河。断虹桥上雕有34只狮子,其中“护裆狮”最为呆萌可爱。

内金水河经过断虹桥后从太和门广场西侧廊房下面穿过,进入太和门广场,在广场前呈现一个弯弓型。在弯弓中部、与午门的五座宫门正对位置建有五座单孔石拱桥。其中,中间一座是御路桥,此桥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桥长23.15米,宽6米,在五桥之中最长最宽,桥上装有汉白玉望柱护栏,望柱上雕刻蟠龙祥云,等级高于其他四桥,御路桥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御路桥东西两侧为王公桥,最外边两座为品级桥,分别通行王公贵族和其他官员。内金水河五桥是紫禁城内最大、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也是国内皇家建筑中气魄最大的一组桥梁建筑。

太和门广场东面有一左顺门(清顺治时改称协和门)。内金水河从太和门广场东廊房下流出广场,协和门外北边有一座小桥,此桥形制特殊,是一座“半边桥”,靠近廊房后檐墙一边没有栏杆,临近广场一侧建有望柱护栏。半边桥东边就是文华殿。按照皇宫营造规制,文华殿应该和武英殿对称,内金水河相应的也要流过文华门前。但此处改变设计,河道转头向北,几十米后穿墙进入文华殿后院。明清两朝都曾设置“文华殿大学士”一职,明朝时期用于辅导太子,清朝时期作为顾问侍奉皇帝左右。清朝和珅、李鸿章等都曾入职“文华殿大学士”。清乾隆41年(1776年),乾隆皇帝仿效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形式,在文华殿后面建文渊阁藏书楼。专门用于收藏《四库全书》。文渊阁面阔六间,间数为双在宫殿建筑中几乎绝无仅有,这里取《周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多出的这间很窄,大约也就1米多些,宽度远窄于其他5间,这是为了尽量保证整体建筑协调美观。文渊阁顶覆黑色琉璃瓦,黑色亦主水。阁前掘有一方水池,内金水河穿过围墙后即流入此水池内。这些举措既符合五行之中以水克火之说,也有实际上的防火意义。池中间建有一座石拱桥,走过石桥即可进入文渊阁。可惜,日本入侵中国时,《四库全书》被运往南方保管,后被运往台北,以至书阁两分。

文渊阁东墙外是“南三所”,即东西并排、规制相同的三座宫殿,因其位置在宁寿宫以南,故有“南三所”之称。此处原来主要用作皇子居所,也被称为“阿哥所”。内金水河流出文华殿东墙后,经过“南三所”外徽音门前,河上建有三座石桥。“南三所”东边是御马监和马神庙,内金水河先是北流,转而掉头向南,流过两地,此处有一“马神庙桥”。“南三所”及御马监、马神庙等地现为办公区域。内金水河流经东华门内,此处建有一座单孔石拱桥。东华门大门的门钉八横九纵72颗,据说是因为东华门一般供大臣进出皇宫,故比皇宫其他大门少一行门钉。再后,内金水河在蜿蜒曲折中从皇宫东南角流出,进入筒子河。

古人说水可聚气。内金水河,一道按照中国传统风水学说开凿的皇宫景观小河,串联起皇宫内武英殿、太和殿、文华殿、“南三所”等多处重要宫殿,并在河上按照规制建造出不同等级的多座(组)桥梁,这些桥梁成为紫禁城内一处处点睛之笔。

此外,慈宁宫花园内有一水池,上面架设一座汉白玉石拱桥,桥上建临溪亭。御花园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方水池,水池上面各建一座石拱桥,桥上有亭,东边为浮碧亭,西边为澄瑞亭。此三座桥均为石木结构亭桥。

皇宫内不仅有过河桥,还有很多“旱桥”,其典型如乾隆皇帝为自己修建的乾隆花园(即宁寿宫花园)内的几座小桥。乾隆花园有四进院落,建有古华轩、旭辉亭、抑斋、遂初堂、竹香馆、萃赏楼、延趣楼、三友轩、耸秀亭、碧螺亭、符望阁、玉粹轩、倦勤斋等建筑,其间假山林立、曲折起伏,为了方便通行,在假山与建筑之间架设了多座小桥,这些小桥体量不大,一两步即可跨过,但建造却是十分精致。与乾隆花园相对应的是西北角建福宫花园,其与宁寿宫花园具有异曲同工之妙。1923年6月的一天,建福宫花园“突发”大火,整座花园连同无数珍宝化为灰烬,后人分析疑似留守太监监守自盗。1998年,建福宫花园获国务院批复重建。建福宫花园内的很多建筑依据宁寿宫花园建筑镜像建造,园内亦有小桥。迄今,建福宫花园尚未对外开放。

出午门向南,穿过端门就是天安门。天安门外有一道河,此为外金水河。外金水河上建有七座汉白玉三孔石拱桥。石桥桥身略带拱面,两端稍宽、中间微窄,平面大致呈现一个工字型,在些许变化中尽显大桥的华丽。七桥中,中间五座桥正对天安门城楼五个城门,分别是御路桥、王公桥和品级桥,另外两座大桥分别正对太庙(现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现景山公园)大门,名“公生桥”。七桥中御路桥最宽,雕刻装饰与其他各桥也有不同,此桥亦为皇帝专用。两侧桥梁渐窄,公生桥更窄(后改造加宽)。在七座拱桥以及华表、石狮等建筑和雕塑的衬托下,天安门城楼更加巍峨壮丽。每天早晨,国旗护卫队从金水桥出发,138步正步走到国旗杆下,鲜艳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时升起。

紫禁城的桥主要以拱桥、亭桥为主,没有采用过多的建造形式和和技巧,但却大量使用贵重的汉白玉石,并配以云龙纹等精美雕刻装饰,尤其是以群组形式(三桥、五桥)建造,其庄严高贵程度远非其他园林桥梁可比,更非普通道路桥梁可比。紫禁城里的桥梁是古代桥梁建筑中等级最高的桥梁。

文章图片4

故宫午门外石桥

文章图片5

故宫武英门前三桥

文章图片6

故宫断虹桥

文章图片7

故宫太和门前金水桥

文章图片8

故宫半边桥

文章图片9

故宫文渊阁前石拱桥

文章图片10

故宫徽音门前三桥

文章图片11

故宫东华门内石桥

清朝时期北京西北郊一带建了“三山五园”皇家园林,“五园”中即有圆明园。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到雍正年间,乾隆年间扩建。圆明园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三处园林组成,故也称“圆明三园”。建成后的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最华丽的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其中三园内的桥梁就有上百座,圆明园也有60多座。1860年,英法联军纵火焚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再次遭到毁灭性破坏。如今,圆明园内仅存的古桥只有一处“残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圆明园根据有关资料复建了多座桥梁,但这些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桥。

文章图片12

圆明园残桥

颐和园是清朝时期建设的一座皇家园林,前身为“三山五园”中的清漪园,由清乾隆皇帝规划并指导建设。颐和园是北京保存古桥最多的一座园林建筑,不同资料说法不一,有说颐和园里共有50多座桥,有说颐和园有100多座桥。而园内桥梁样式之多可谓是北京古桥博物馆,占尽北京古桥精华。

还没进入颐和园大门,园外就有几座小桥。东宫门前有一座硕大的影壁,影壁外面有一月河。隆庆街在颐和园东宫门牌坊前分为南北两路,故在月河南北两边各架一座石桥。两桥均为单孔平面石板桥。北宫门外也有一座小桥,是一座三孔石拱桥,因小河已被填埋,此桥大部分埋在地下,桥面上铺满木板,只可看到望柱、护栏和顶栏等上面部分结构。顶栏是大桥护栏的一个保护部件,作用是顶住第一根望柱,避免其倾倒,有人称其为戗兽、抱鼓石或靠山兽。顶栏一般是瑞兽,如狮子、麒麟或龙等。顶栏一般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和观赏性。

进东宫门后向东前行,宫殿区及昆明湖北岸有五座桥。第一座是一廊桥,位于德和园大戏楼西侧。廊桥连接宜芸馆后院回廊。宜芸馆前院是玉澜堂,玉澜堂是昆明湖东岸重要宫殿建筑之一,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光绪24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曾将光绪皇帝囚禁于此,堂内北面、东面和西面等多处通道全被青砖封死。宜芸馆后院没有殿堂建筑,只是一个回廊,北回廊东侧即通向廊桥,从廊桥上可以直接进入德和园大戏楼。也就是说这一廊桥只为住在玉澜堂的主人进入戏楼看戏而设。第二座桥是一座三孔旱桥,这是连接乾隆皇帝在清漪园中的寝宫“乐安和”和他的嫔妃住所“养云轩”之间的一个通道。乾隆皇帝打算在清漪园避暑时住在乐安和,为方便往来,在两地之间架设这座三孔旱桥。但自乐安和建成后乾隆从未在此过夜,道光年间乐安和被拆,三孔旱桥保留下来。第三座桥是养云轩前小石桥,养云轩前有一小溪名葫芦河,上面架一单孔石拱桥,石桥正对养云轩大门。一条小溪、一座小桥使得养云轩犹如一个相对独立的世外桃园。第四座桥位于排云门内。排云殿原址处本为延寿寺,光绪年间重建时改为排云殿,这里是慈禧生日时接受朝贺的地方。排云门内有一水池,上面架设一座单孔石拱桥,名为金水桥。第五座桥在排云殿西侧清华轩院内。乾隆时期,清华轩是500罗汉堂,院内有一水池,为“八角莲池”,上面架设一座单孔桥,此桥称为“接引桥”,意为连接佛国世界。

来到昆明湖东岸,岸边有一小岛。每年冬去春来,昆明湖水总是从这里率先解冻,站在岛上听风观景,颇感心旷神怡,因此建亭,取“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意命名为“知春亭”,登岛的桥也被称为“知春桥”。这里有两座桥,连接东岸的是一座石木结构六墩七孔平桥,石墩石梁,上面为木质护栏,过桥后就是知春亭。知春亭西边还有一座两墩三孔平桥,也是石木结构。过桥之后即可登上另外一座更小的岛。站在小岛上南望十七孔桥、北观佛香阁、西眺玉泉山、回眸知春亭,是欣赏颐和园全景的最佳位置。

沿昆明湖东岸南行,过文昌阁不远处有一闸一桥。湖边是一座两孔闸,名“二龙闸”,用来控制一条东流水道的流量,这条水道用于园外农田灌溉以及向圆明园等园林提供景观用水。现在,闸外的水道早已填埋,水闸也已经失去作用,只存有孔洞,就如一座石平桥。闸东侧有一座低矮的石桥,被称为“二龙桥”。不知此桥的作用,或许是为了方便二龙闸操作和观察水情之用。

再向南走,就是颐和园中最著名的十七孔桥。十七孔桥建于乾隆时期,是颐和园内最大的一座石桥,也是园内最为大气的一座多孔石拱桥。十七孔桥连接昆明湖东岸和南湖岛,全长150米,宽8米,17个拱券,因此得名。拱桥孔洞数量与地理环境有关,同时还要符合建筑仪轨,十七孔桥从中间孔洞分向两端均为九孔,暗合“九五之尊”含义。十七孔桥两侧装有128根汉白玉望柱,上面雕刻544只狮子,数量超过了号称“数不清”的卢沟桥。这些狮子姿态各异、动作惟妙惟肖,形象极为生动。十七孔桥两头各有一对顶栏瑞兽,似为麒麟,也有说是望天吼(龙之九子之一),它们镇守在石桥两端,迎来送往曾经的皇亲贵戚和今天的八方游客。每年冬至前后,十七孔桥会现“金光穿孔”奇观,落日余晖“穿过”桥洞,洞内被照得通亮,仿佛17盏明灯。古代建设者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将大自然现象和桥梁建造完美地结合,创造出这一奇迹。乾隆皇帝曾为十七孔桥撰写匾额和对联并镌刻在桥上,桥南侧匾额是“修蝀(dōng,即虹)凌波”,北侧匾额为“灵鼍(tuó,鼍龙,即扬子鳄)偃月”。桥北侧另有一副对联,“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十七孔桥东头是廓如亭,亭内有8块牌匾,上面同样镌刻乾隆诗文。早时,颐和园没有围墙,廓如亭还有园林护卫功能。廓如亭傍边是颐和园镇水铜牛,上面镌刻乾隆撰写的铭文。桥西头南湖岛上也有两座小桥,小到几乎不被游客关注。

行至颐和园最南端,昆明湖东南角处有一座绣漪桥,此桥建于乾隆年间。绣漪桥是一座单孔高拱石桥,桥南侧就是高粱河(也称玉河)。绣漪桥被乾隆皇帝称为“湖口东南第一桥”,并为该桥题写两幅对联,分别刻在桥拱两面。清朝时皇家往返京城到颐和园的龙舟就是从此桥下面进出颐和园。

转向南岸,颐和园仿西湖筑西堤,西堤上有六桥,从昆明湖南岸向北(大致方向)分别是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和界湖桥。六座桥中有拱桥、平桥、亭桥、石桥、石木结构桥,它们各具风姿,堪称造桥经典。柳桥重建于光绪年间,桥名取自唐朝诗人白居易诗“柳桥晴有絮”诗句。柳桥为五孔结构,两边四孔为圆拱,中间是方孔架梁。柳桥是一座亭桥,上面建有重檐歇山顶方亭。练桥重建于光绪年间,南北朝诗人谢朓有“澄江静如练”诗句,这座桥像白练一样浮在水面上,故名“练桥”。练桥也是一座亭桥,上面为一座重檐攒尖顶方亭。境桥重建于光绪年间,桥名取自唐朝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句。境桥是一座单方孔亭桥,桥上建有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桥亭,乾隆曾为此桥题诗。玉带桥是西堤六桥中唯一一座单孔高拱石桥,孔洞净跨度11.38米,矢高约7.5米,由青白石和汉白玉砌制。乾隆皇帝就从此桥下经玉河前往玉泉山。此桥深得乾隆喜爱,曾为其题联。站在昆明湖东岸向西眺望,园内的湖水和玉带桥,借来的玉泉山和玉峰塔,内景与外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堪称颐和园第一胜景。玉带桥北边是豳(bīn)风桥,此桥西边原为耕织景区,周边种有桑树和苎麻,故名“桑苎桥”。咸丰皇帝奕詝(zhǔ)登基后为避讳,取《诗经》中《豳风·七月》之意改名为“豳风桥”。豳风桥是一座三孔石桥,两边为圆拱,中间方孔架梁。豳风桥是一座亭桥,桥上建有一座三间重檐四坡顶长方亭。西堤最北边一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内外湖与后溪河的分界处,故名为“界湖桥”。界湖桥是一座三孔石桥,两边各有一个小方孔,中间为一大方孔,上面架梁,桥长31.43米,桥身中间宽两头窄,桥身上有27对望柱及栏板、顶栏瑞兽。此桥原名“柳桥”,慈禧太后重建颐和园时将它和西堤南端之桥名称互易。其实,颐和园西堤上不仅只此六桥,在景明楼与练桥之间还有一座单孔石平桥,不知道桥名,因其是一座闸桥,也就称其为“水闸桥”。没有查到该桥的相关资料,并且很长时间内这座桥都处于维护中而被封闭起来,难见真容。另外,颐和园西湖被一条中堤分为两部分,中堤上有两座石桥。耕织图附近还有一座三孔石桥。

昆明湖西北角与万字河相连,万字河上有两座桥。一座是荇桥,位于石舫西北方向,南邻昆明湖。荇,草本植物,漂浮水面,可入药,时这里水草荡漾,故名荇桥。荇桥是一座三梁石木桥,桥体为石头砌制,两边桥梁为斜梁,桥洞矮小。中间为平梁,桥洞较大,可以行船。桥洞南北两边分水墙为四根棱柱,棱柱上部雕成斗拱形式,雕工非常精美。斗拱之上站立一狮,四个石狮如守桥卫士。桥上建有一座三间重檐四坡顶长方形木亭。荇桥东、西两端各有一座三间四柱牌楼,上有乾隆皇帝手书匾额,东侧牌楼为“蔚翠”、“霏香”,西侧牌楼为“烟屿”、“云岩”。荇桥被誉为颐和园内最美亭桥。荇桥北边还有一座七折木桥,反复曲折让小桥“动”感十足,此桥非常具有观赏价值。七折曲桥似为金属柱墩,应该是后来维修改建。

后溪河西端有一座半壁桥,因桥洞半圆而得名,这是一座单孔高拱石桥,桥下可以行船。此桥建于乾隆年间。乘船走水路从前湖到后湖各处,必从半壁桥下经过。“文革”中,因有“要人”住在颐和园,故在半壁桥东边另建一座石拱桥,可以通行汽车。后溪河中部有一座三孔石拱桥,建于乾隆时期。三孔桥北面是北宫门,南面是“慈福”牌楼,再南边就是四大部洲景区,桥下则是“苏州街”,向下看去,苏州街尽在眼底。三孔桥是颐和园中第二大桥,桥身宽大,坡度较为平缓。三孔桥由花岗岩石砌成,桥面由青砖和汉白玉铺就,两边望柱栏板也是汉白玉,上有雕饰。三孔桥东面有一个条状型小岛,一座小石拱桥和一座木平桥将小岛与北岸相连。石拱桥原已被毁,后经维修,如同一个现代建筑,但其中又有老桥的痕迹。木平桥在复建苏州街时大修,已然失去古桥的韵味。此外,后溪河东边还有几座桥。平亭桥,木质高拱桥,桥北有一座平亭而得名,现桥为光绪年间重建,后多次维修。眺远斋桥,原为木桥,“文革”中改为水泥桥。后溪河闸桥,位于后溪河流向谐趣园入口处,此桥为单孔平桥,石砌桥基,青条石铺桥面,桥下建有水闸。

走过三孔桥,登上十几级台阶后西行,不远处有一桃花沟,这是一道排水沟。沟口处有一座像水门(或排水涵洞)、又像桥的建筑,此处为清可轩遗址,原来上有建筑且可以通行,下面是水道,雨水可以顺着水门下泄流入后溪河,在此权且称其为“水门桥”。上面还有一座桃花沟石板桥,不远处的万寿山南坡有一座石砌单孔桥。

过三孔桥后东边有一寅辉城关,是苏州街的陆上关口。城关西侧有一山谷通向后溪河,山谷不宽,但谷深约10米,清乾隆时期在此建一单孔石桥,被称为“寅辉城关石桥”。此桥不大,也比较简单,两边为罗汉板护栏。寅辉城关石桥是颐和园最高的单孔石桥

出寅辉城关后一直向东,在颐和园东北角有一园中之园,即谐趣园,此园仿无锡寄畅园建造。谐趣园中有大小五座桥梁,最著名的桥是“知鱼桥”。“知鱼桥”一名取自《庄子·秋水》中“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典故。知鱼桥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一座七孔石平矮桥,桥长26米,宽2.2米, 桥下6个方石桥墩,条石铺设桥面,桥两侧有十八对青石刻方望柱,两柱间是镂空矮护栏,桥东端有座石刻牌坊。乾隆非常喜爱知鱼桥,为其题名、题诗及楹联多达20多幅,并刻在知鱼桥牌坊上。园内南侧引镜轩边有一座“引境桥”,此桥原为木平桥,可以拆卸,方便通船,后改为石桥。谐趣园北部小山坡上有一水道名玉琴峡,后溪河水经此水道流入谐趣园湖中。玉琴峡上有一座玉琴峡桥,此桥亦为现代重建。另外,院内湖北岸路面上有两座很小的石平桥,桥长不足2米,桥面为条石,两桥原本没有护栏,近代加装鼓状望柱及铁质护栏。

颐和园里还有很多文中没有提到的桥梁,或者说颐和园里有很多我们不知名、甚至不知道的桥梁。其实并不奇怪,颐和园本就是一座以山水著称的皇家园林,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是园内比较著名的桥梁。可能有些桥梁不甚“起眼儿”,人们在不经意间与其失之交臂。

文章图片13

颐和园东宫门外石桥

文章图片14

颐和园北宫门外石拱桥

文章图片15

颐和园德和园廊桥

文章图片16

颐和园三孔旱桥

文章图片17

颐和园养云轩小石桥

文章图片18

颐和园排云门金水桥

文章图片19

颐和园清华轩接引桥

文章图片20

颐和园知春亭东桥

文章图片21

颐和园知春亭西桥

文章图片22

颐和园二龙闸桥

文章图片23

颐和园十七孔桥

文章图片24

颐和园绣漪桥

文章图片25

颐和园柳桥

文章图片26

颐和园练桥

文章图片27

颐和园镜桥

文章图片28

颐和园玉带桥

文章图片29

颐和园豳风桥

文章图片30

颐和园界湖桥

文章图片31

颐和园西堤水闸桥

文章图片32

颐和园荇桥

文章图片33

颐和园半壁桥

文章图片34

颐和园北宫门内三孔时期

文章图片35

苏州河小石桥

文章图片36

颐和园水门桥

文章图片37

寅辉城关石桥

文章图片38

颐和园谐趣园知鱼桥

文章图片39

颐和园谐趣园引境桥

文章图片40

颐和园谐趣园小石桥

北海公园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园林建筑,辽、金、元时期此地分别建设离宫,明清时期开始建设皇家御苑。现在的北海公园主要建于清乾隆时期,有琼华岛、太液池东岸、北岸多处建筑群组以及南岸团城等,包括宫殿、斋堂、楼亭、廊轩、坛寺、塔桥等建筑,其中各种桥梁即有数十座,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桥有32座(北海公园数据)。

北海内最大的古桥当属金鳌玉蝀桥,也就是俗称的“北海大桥”。北海大桥将太液池分为北海和中海,大桥东面就是团城。北海大桥始建于元朝,当时为木桥,其后历代多次修缮,明朝时改建为石桥,桥长220米,桥宽9米,是一座九孔拱桥,上面装有汉白玉石栏,方型望柱,望柱和栏板上均有精美雕刻。早时,北海大桥东西两头各有一座牌坊,东边牌坊上题有“金鳌”,西边题有“玉蝀”,故称为“金鳌玉蝀桥”。上世纪50年代,由于北海大桥桥面狭窄,弯度、坡度大,经常造成堵塞。有人建议将团城拆掉,将路面取直以方便通行。方案报给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亲自带人来到北海,登上团城进行考察,最后决定保留团城,拆掉两座牌坊,将大桥向南拓宽到34米。团城和北海大桥得以保留。出于安全考虑,上世纪70年代初,大桥拆除望柱护栏,装上铁质栏杆。现在,只有在北海太液池边欣赏大桥,才能看到一些古桥的韵味。

走进北海南门,迎面有一座石桥,这就是永安桥。元代时,这里有一座木桥,明朝时称其为“太液桥”。清乾隆8年(1743年),这座木桥改为三曲折、三孔石拱桥。桥北边琼华岛上建有一座永安寺,永安寺山门和太液池南岸的团城门没在一条轴线上,于是将大桥建为三折,让桥两端分别正对团城门和永安寺山门。也正是因为如此,永安桥有“一眼望不到头”之说。桥两端分别建“堆云”、“积翠”牌楼,故该石桥名为“堆云积翠桥”,名字有些拗口,由于大桥就在永安寺山门外,人们一般都称这座大桥为“永安桥”。两座牌楼前各有一对石狮,北端石狮正对永安寺山门,并且距离山门很近,因此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认为这是永安寺山门外的狮子,但狮子却是头朝里。老北京有句谚语,“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大概是说办事与众不同,有贬损之意。永安桥还有一个特点,大桥两端望柱没有顶栏,这一建桥形式比较少有,不知古桥即是如此,还是后来改造后形成。进入北海,太液池、荷花、三折拱桥、牌坊、永安寺以及琼岛最高处的白塔,再衬上蓝天白云,难得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里成为京城一处重要的网红打卡地,在这里拍一张照片,就说明来过了北海,来过了北京。

走过永安桥,可以进入永安寺,也可以从东西两路绕山而行。向西走到琼华岛最西端,湖边有一座三折石拱桥,此桥被称为“三折玉带桥”,因为拱券较高,人们又俗称它为“罗锅桥”。三折玉带桥建于清乾隆17年(1752年),桥长17.4米,宽3.88米。三折玉带桥纯属于景观桥,琼华岛在这里凹进去一块,形成一个水洼,入口处架桥,里边是一片相对独立的水面,水洼养了很多锦鲤,桥上观鲤,北海又添一处新的景致。

过三折玉带桥后上山,半山处有一亭,名“烟云尽态亭”,这是一座八角攒尖顶石亭,坐落于一个小小的水池中,两边各有一座石桥将石亭与岸边连在一起,石桥宽约2米,长0.57米,是北海公园内、也是整个京城内最短的桥。东边还有一亭为“小昆邱亭”,此处有一条排水沟,上有一座弯拱石板桥,桥长2.27米,宽1.04米,因该桥靠近小昆邱亭,故名“小昆邱亭石桥”这座小桥其貌不扬,是北海内比较“无感”的一座桥。

过永安桥后东行,琼华岛东边有一座石拱桥,因为其正对北海陟(zhì)山门,故此桥名为“陟山桥”。“陟”有登高的意思,进北海东门,过陟山桥即开始登山,山顶有北海白塔,因此得名。元朝时这里有一座石桥,上有石渠,可以引水上山,用于龙口喷水,当时的陟山桥还是一座渠道桥。清乾隆5年(1740年),元石桥被拆,在南边建起这座砖石结构三孔高拱券桥。陟山桥长32米,宽7.1米,桥基为花岗岩,桥身拱券为青砖砌成。桥西端有一座牌楼,牌楼没有匾额,被称为陟山桥牌楼。牌楼上面有一座智珠殿,大殿坐西朝东,故也将此牌楼称为智珠牌楼。

沿着太液池东岸北行,大约走到中间处,路东有一组建筑,这就是濠濮间,北海三处园中之园(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之一,皇家赏鱼、垂钓的地方。“濠”、“濮”都是中国古水之名,濠濮间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典故而建。园中有一小湖,碧水之上架有一座七折七孔石平桥。桥长25.18米,宽2.67米,石桥贴近水面,22对望柱,栏杆低矮,上有镂空雕刻,顶栏为普通云纹雕饰。曲桥如一龙身,龙首则是桥北端与桥身合体的一座牌坊,牌坊两面均有乾隆时期坊额和对联。南面坊额是“山色波光相罨(yǎn,这里是混杂之意)画”,坊联为“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北面坊额为“汀兰岸芷吐芳馨”,坊联是“蘅皋蔚雨生机满;松嶂横云画意迎。”濠濮间和七折曲桥是我国北方宫殿建筑和江南园林完美结合的一组建筑。濠濮间七折石桥与颐和园谐趣园内的知鱼桥可谓异曲同工,两桥所取典故相同,结构相似,都是比较低矮的石平桥,桥头都有一座牌坊,区别是知鱼桥为直桥,这里是曲折桥。

濠濮间北边是画舫斋。画舫斋是一座前后两进、带东西跨院的四合院式建筑,后院正殿就是画舫斋,这是皇家小憩、游宴、听书的地方。画舫斋前有一水塘,塘里鱼儿游动,为园内增色几分。画舫斋两侧建有连廊,西侧连廊下面悬空,先蚕坛的河水从此处流进水塘,其后流出进入濠濮间。也就是说这段连廊其实是一座廊桥。

沿东岸继续向北,画舫斋西边路上有一座无名小桥,人们按照小桥的地理位置称其为“画舫斋西小石桥”。小石桥是一座单孔平面石桥,建于清朝,民国时望柱栏板损坏,公园用木质栏杆代替,上面涂装红色油漆,时也被称为“小红桥”。后来公园对其进行修复,桥面加宽。小石桥东边有水,西边没水,存水是由画舫斋中流入。画舫斋的水位高于太液池,1956年,公园利用这里的水位落差在小桥西边、太液池东岸建立起一个少年先锋队水电站,水电站是一座二层小楼。后因与公园整体环境不符,水电站被拆掉,但小楼保存下来。

北海公园东北角有一座桥,名为淾(yǐn)祥桥。元朝时金水河自此处流入太液池。河上架设淾祥桥。这里是金水河入口处,设有水闸,每到放水时水流湍急,鱼食丰富,吸引了很多游鱼到此觅食,常常有硕大的鲤鱼跃出水面,固有“鲤鱼跃龙门”之说。不知元朝时期淾祥桥结构如何,现在的淾祥桥为三孔平面石板桥,下面是旧有的桥墩,桥面多次翻修并装有铁质栏杆。

太液池北岸有一座静心斋。静心斋建于清乾隆22年(1757年)。园内叠石流水、亭廊楼阁,是一个十分精致的“园中之园”。静心斋内有三座桥,分别是小玉带桥、沁泉廊桥和青石板五折曲桥。小玉带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7.8米,宽2.65米,桥上有12根雕花望柱和10块镂空栏板,两端各有两个顶栏瑞兽。斋内北边有一个沁泉廊,这是一个桥梁式建筑,桥长12.1米,宽2.3米,三孔,花岗岩桥礅,上面八柱撑起卷棚屋顶,彩绘廊檐,木质护栏坐凳,名“沁泉廊桥”。青石板五折曲桥长13.3米,宽1.4米,五孔五折,两侧装有木质护栏。静心斋建筑各有特色,三座结构不同、造型各异的小桥则将多个建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富有很强的节奏感。静心斋西跨院内有一水塘,上面架设一座石平桥,小桥没有望柱护栏,而是堆放两排怪石。该桥造型独特,在北海整座园林中颇显另类。因此,静心斋内似乎应为四桥。

静心斋西侧太液池北岸有一组亭,名“五龙亭”,五龙亭有七座桥,三座桥将五龙亭与太液池北岸连在一起,另外四桥将五亭串联起来。五亭中间一亭为“龙泽亭”,北侧有一座单孔石拱桥。此桥建于明万历30年(1602年),桥长11.8米,宽4米,连岸三桥中这座桥最大。两端滋香亭和浮翠亭各有一石平桥连接北岸,东桥长5.39米,西桥长5.1米,宽均为3.45米。五龙亭不在一条直线上,故在五亭之间架设四座转弯石平桥,此处原为木桥,清乾隆28年(1763年),四座桥均改为花岗岩石桥,每座桥有两个桥墩,上面以条石为梁,形成两弯两孔转弯桥。四座桥总长为56.8米,桥宽3.55米。四座转弯连接桥使得五龙亭宛如一条舞动的苍龙,十分地灵气。光绪26年(1900年),该四桥被八国联军毁坏。北京解放后北海清淤时挖出20多块四桥旧件,1974年,五龙亭和石桥进行整修。

太液池西北角处有一桥。时清朝重臣李鸿章为了发展中国铁路,专门为擅权的慈禧太后修建了一条皇城御苑铁路,让慈禧有所感受后对修建铁路给予支持。光绪12年(1886年),御苑铁路开工,两年后完工通车。铁路起点为西苑瀛秀园,终点是北海静心斋,全长1510米,采用800mm轨距,火车是李鸿章专门为慈禧太后从法国进口的高级列车。铁路沿太液池西岸北行,在五龙亭西边向东转弯后驶往静心斋。这里位于五龙亭西端“浮翠亭”和“小西天”景区之间,正好是太液池西岸转向北岸的犄角处,基本是一个直角,道路十分狭窄。铁路经过此处时需要一段弧形弯道,于是在太液池西北角建设一座石平桥,桥长约18米,宽3.5米,五墩六孔,六组条石平梁。此桥建成后增加了道路宽度,减小了弧度,使得火车能够在此转弯行至静心斋。但此桥紧贴浮翠亭,布局十分逼仄。火车开通后,慈禧感觉噪音太大,并且火车司机坐在车头是对她“大不敬”,因此不准火车开行,但她却让太监拉着火车车厢往返宫中和北海两地。不过两年,“火车”就被废弃。石平桥建成后没有桥名,后被称为“小火车桥”。走在太液池岸边几乎看不到小火车桥的存在,只是后来在桥的外侧装有金属护栏,留心观察才可见到。严格地说,小火车桥被当作为桥有些牵强。

北海西北角有一个小西天景区,始建于清乾隆33年(1768年)。小西天的主体建筑是极乐世界大殿,殿内雕有菩萨、罗汉以及各色景致,象征普陀圣境。大殿外水池环绕,池上四面各建一座石平桥,桥长9.1米,宽5米,桥上望柱、护栏、桥头顶栏采用汉白玉石并有精美雕刻。四座石桥规格相同,均为方孔平桥,四桥对称,符合中国传统对称建造规范,又有四平八稳之意。石平桥外各有一座琉璃牌坊,正南牌坊外有一汪湖水,湖上另建一座单孔拱桥,故与其它三个方向有所不同。

北海的桥很多,但和颐和园一样,可能有些桥并不被人注意。这些桥或为一方主体,或者只是点缀,既有实用功能,又极富观赏价值。北海中的古桥饱含古人的宗明智慧和建筑理念,是皇家园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海古桥是北京古桥、也是中国古桥的一个缩影,是中国宝贵的建筑遗产,其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文章图片41

北海大桥

文章图片42

北海永安桥

文章图片43

北海三折玉带桥

文章图片44

北海陟山桥

文章图片45

北海濠濮间七折七孔石平桥

文章图片46

北海画舫斋廊桥

文章图片47

北海画舫斋西小石桥

文章图片48

北海淾祥桥

文章图片49

北海静心斋小玉带桥

文章图片50

北海静心斋沁泉廊桥

文章图片51

北海静心斋青石板五折曲桥

文章图片52

北海静心斋西院小石桥

文章图片53

北海五龙亭桥

文章图片54

北海五龙亭桥

文章图片55

北海小火车桥

文章图片56

北海琉璃牌坊前石拱桥

文章图片57

北海极乐世界石平桥

其它古桥

京南有一座琉璃河大桥。

房山区境内有一条大石河,为拒马河支流。大石河流出房山区后进入河北涿州,在涿州境内称其为“琉璃河”,故人们也常称大石河为琉璃河。琉璃河流出山区后地势趋于平缓,河流蜿蜒曲折,水流不畅,每遇暴雨时,琉璃河必发洪水,沿岸百姓出行十分困难。早时,琉璃河上建有桥梁,方便人们南来北往。南宋孝宗乾道6年(金大定10年,1170年),名臣范成大出使金国,途经琉璃河时作诗,“烟林葱茜带回塘,桥影惊人失睡乡。陡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从诗中可知金朝时期琉璃河上就已建有桥梁。南宋丞相文天祥战败被俘,至元16年(1279年)被押往元大都,路过琉璃河时也赋诗《过雪桥琉璃河桥》,“小桥度雪度琉璃,更有清霜滑马蹄。游子衣裳和铁冷,残星荒店乱鸣鸡。”可见,元代时琉璃河上也有桥。但我们不知金元时期的桥是木桥还是石桥或砖桥,也不知大桥何时损毁,至明朝时琉璃河上已经没有大桥可供行人车辆通行。

明嘉靖18年(1539年),嘉靖皇帝驾临此地,感到出行十分不便,遂下诏修建琉璃河石桥。嘉靖25年(1546年),琉璃河石桥完工。嘉靖皇帝命在石桥北南两端分别立下“玄恩”、“咸济”两块牌坊。琉璃河石桥耗费巨大,总计用银大约40万两。时琉璃河镇为良乡县所辖,隆庆3年(1569年),良乡知县修《良乡县志》,将琉璃河与石桥定为“良乡八景”之一,名“燕谷长虹”。清朝时在此地设镇,即名“琉璃河镇”。琉璃河镇是京郊著名的集镇,历史上这里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京南一处贸易十分发达的重要商埠。

琉璃河大桥全长165.5米,宽10.3米,高8余米,11孔,中孔最大,两侧桥孔依次渐小,中孔拱券正中雕有精美兽头。桥体全部用巨石砌筑,桥两侧建有实心栏板和望柱,其上均雕有纹饰。有些资料说琉璃河大桥有望柱88对,栏板178块,感觉数据有误。单边栏板数应该是望柱数减1才对,即一侧有望柱88根,则栏板数应为87块,两边栏板数应是174块,如果178块栏板数字准确,则望柱数应为90对,不知何故。北京市文物局将琉璃河大桥作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时没有公布望柱和栏板数量。有时间我会去数一下。嘉靖40年(1561年),桥两边加修路堤,以提高大桥防洪及通行能力。琉璃河石桥是北京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石拱桥之一,也是北京仅次于卢沟桥的第二大桥。但因为琉璃河大桥所处位置并非拱卫京畿的战略要地,并且历史上也没有发生任何惊心动魄的故事,因此,琉璃河大桥的地位稍逊于北京三大古桥。

明清、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琉璃河大桥曾经多次修缮。上世纪末,琉璃河大桥停止车辆通行,改为文物桥。其后再次进行大修,恢复石质望柱栏板,揭去桥面沥青铺装,桥面石板上深深的车辙重见天日。2013年5月,琉璃河大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朝时,从西山到今大都西直门一带有一条河,名为高粱河。此后,高粱河几度更名,金代称“皂河”,元代称“金水河”,明代称“玉河”,清代时分为玉泉山到昆明湖的北玉河,和昆明湖到积水潭的南长河。元朝至元29年(1292年),为方便南方漕船进京,忽必烈派郭守敬改造北京水系,引昌平白浮泉水及西山玉泉水进京。河水在今西直门一带流入积水潭,同时在积水潭到通州大运河之间开挖通惠河,大运河漕船自通惠河直接进入大都,停泊积水潭码头。改造水系时,郭守敬在西直门建石桥一座,名“高粱桥”。时高粱桥为三孔石桥,上游不远处建有一座水闸,用以调节金水河水位,方便河上行船。清朝时重修高粱桥,桥长约16米,宽约6米,单孔拱券,青白石砌筑,石桥两侧立有望柱和栏板,上有精美雕刻。石桥迎水面建一座水闸,水闸与高粱桥连为一体。清朝复建高粱桥时两端各有一座牌坊,后被拆除。如今,古桥两侧新建道路,高粱桥被封闭起来不再通行,成为一座“文物桥”。高粱桥是北京城内保存较好的一座古桥。高粱桥本不太有名,但后来的一场战役让高粱桥名声远扬。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宋军消灭北汉后迅速东进幽州,打算一鼓作气收回尚被辽朝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双方在高粱河一带发生激战,宋军疲师远征,大败于辽军。此后,高粱桥深藏国人心头。明清时期,高粱桥一带商家众多,茶楼酒肆汇聚于此,是百姓郊游的好地方,每逢节日游人如织,十分热闹。南长河上共有四座桥,分别是长春桥、麦庄桥、白石桥、高梁桥,迄今,除了高粱桥外,其他三座桥已经不复存在,长春桥、白石桥只是留下两处地名。

通州张家湾有一通运桥。辽朝时期,萧太后驻兵北京一带,当时交通不便,她遂下令挖河运粮,此河即萧太后河。萧太后河源于北京东南护城河,在张家湾汇入凉水河,并最终流入大运河。元明清三朝,张家湾是大运河北京码头,乃是一个繁华之地,史上曾有“先有张家湾,后又通州城”之说。岂止是通州城,明成祖营造北京时,所有建城的物资几乎都是自大运河运来,在张家湾下船后转由陆路运进北京,故又有“大运河飘来的北京城”之说。早时,张家湾城南门外萧太后河上架有一座木板桥,俗称“萧太后桥”。由于往来行人车辆众多,木桥不堪重负,并且屡被洪水冲毁。明万历年间,有大臣奏请在张家湾重修大桥,万历皇帝敕建石桥。历时近3年,万历33年(1605年),张家湾石桥竣工,万历赐名“通运”。通运桥头立有两通石碑,其中一通为“敕修通运桥碑”,碑中记述了通运桥建造的经过。通运桥长13丈,宽3丈,为三券平面石桥,两侧加装石栏,22对望柱,柱头雕刻石狮;21副栏板,里外浮雕。桥下分水石墩很高,石桥远高于水面,漕船可以方便穿过桥洞。通运桥面由花岗岩条石砌成,建成后一直承担张家湾运河码头中转的重任,在经过几百年的车轮碾压之后,坚硬的花岗岩表面已是一道道深深的沟痕,从杂乱的车辙中可以看到当时运河码头的繁忙景象。张家湾和城外的通运桥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的离去走向没落。由于泥沙淤塞,京杭大运河被迫改道,张家湾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通运桥上也变得车少人稀。如今,通运桥孤零零地立在张家湾古城前,只有很少的游客偶尔前来凭吊,更多时只是桥下的河水无声地流过。但人们并没有忘记通运桥,2013年,“张家湾城墙及通运桥”作为大运河北京段的一部分,被并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内。

北京皇城有四座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出地安门向北,快到鼓楼时有一座石桥,这就是万宁桥,元朝时这里是古高粱河一片较为宽阔的水域,又被称为海子,因此,万宁桥也被称为“海子桥”,又因为它位于京城北边地安门外,北门被称后门,故万宁桥还被俗称为“后门桥”。后门桥始建于元代,元朝定都北京后,后门桥即为大都中轴线北端起点。当时的后门桥为一木桥,后因行人车辆多、桥下漕船碰撞以及洪水等原因改建为石桥,明朝营建北京时,后门桥得以保留。如果后门桥确为元大都中轴线北端起点,则该桥应该在现石桥西边几十米的位置,因为明清北京的中轴线在元大都中轴线基础上东移几十米(也有学者认为明清中轴线东移150米,还有说东移200米)。明朝营建京城时,中轴线东移到现在位置,后门桥随之东移。后门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长约34.6米,宽约17米,拱高约3.5米。桥上有望柱15对,栏板14副,其中有些望柱栏板侵蚀严重,凹凸不平,或是元朝遗存。桥两边共有6只镇水兽,其中桥东北护岸一只为元代石雕。桥西设澄清闸,桥闸一体,因此,后门桥也被称为澄清闸。澄清闸是通惠河最北端、也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一座水闸,对调节通惠河水、保证漕船顺利进入积水潭码头具有重要作用。元朝时,后门桥附近店铺集市临水而立,是大都内最为重要的一处商贸交易场所。元末到明朝时期,虽然因为河道淤塞导致积水潭失去码头功能,但这里仍是京城重要的商贸集散地。直到清朝后期,积水潭及后门桥一带的集市贸易地位才让位于京南崇文门和前门外天桥一带。上世纪50年代初,通惠河城内一段改造为暗河,后门桥大部分也被埋于地下。上世纪末,北京市政府开始修复后门桥,恢复后门桥东西两边部分河道,并恢复“万宁桥”原名,万宁桥得以再露真容。传说,在清理挖掘万宁桥时出土一尊石鼠。而前门附近修建地铁时出土一尊石马。十二生肖中,鼠为“子”,马为“午”,北京中轴线北南两端分别出土鼠和马,表示这条中轴线就是子午线,如果属实,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并且北京的中轴线与子午线存在一定的夹角,此说似无可能。万宁桥边有一座火德真君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清乾隆24年(1759年),重修火德真君庙时改玉皇阁等建筑使用黄瓦,成为敕建庙。火德真君庙目睹了运河漕船的来来往往,也目睹了积水潭的兴盛衰败。2013年,万宁桥与大运河一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包含万宁桥在内的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万宁桥西边不远处,前海后海之间有一条狭窄的水道,上面架设一座石桥,这就是银锭桥。银锭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长12米、宽7米、高8米,桥上有望柱6对、镂空栏板5副。据说该桥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站在银锭桥上可以遥望西山。清朝有人仿效“燕京八景”而选出“燕京小八景”,此景被列入燕京小八景之一,名为“银锭观山”。1984年,积水潭医院在院内建设一栋11层(地上)住院大楼,这栋大楼因遮挡住人们站在银锭桥上“观山”的视线而广受诟病。2021年,政府部门和积水潭医院决定拆除住院大楼。历时50多天,大楼被拆,通向西山的景观视廊得以恢复,绵延的西山再度映入“银锭观山”人的眼帘。银锭桥真正出名还是因为一次暗杀事件。清宣统(溥仪)时期,摄政王载沣(溥仪生父)住在后海北沿的醇王府,银锭桥是载沣进宫的必经之路。1910年3月31日,汪精卫在银锭桥下埋藏炸弹,准备暗杀载沣,以打击朝廷保守势力,但因行踪不秘而失败,汪精卫被捕。谁曾想30多年后汪精卫竟然走上投降的道路。银锭桥边有一家创建于道光年间的烤肉季,迄今已经营业180多年。烤肉季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与南城的烤肉宛一同被称为“南宛北季”。清末民初,前海周边建有荷花市场,市场内吃喝玩乐俱全,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大悦城。

通州区有一座十三孔方孔石梁桥,被称为“漷(音火huǒ)县东门石桥”。乘车到了漷县镇,却不知往哪个方向走。正好有一位年轻男子站在路边,我就问他漷(guō)县石桥在哪个方向,男子楞了一下,很快就告诉我石桥的位置。然后他又对我说,这个字念“huǒ(火)”,我十分尴尬,向他道了谢,向石桥走去。漷县曾有一个很复杂的建制,历史上有漷州、漷县,后撤县建镇,漷县镇下还有漷县村。漷县历史悠久,汉代时名为霍村,是已知北京唯一一个汉代村名。村外有一条河,名为笥(sì)沟,即现在的港沟河。东汉曹操北征乌桓时曾利用港沟河运输粮食。港沟河上原本无桥,往来通行十分不便。清光绪23年(1897年),武清县一位张善人募捐在港沟河上修建这座13孔平板石桥。大桥长60米、宽7米、高5.5米,两侧装有护栏。漷县东门石桥是北京地区最大的平板石桥,故也被人们称为“大石桥”。1958年,港沟河上游建设水库,大石桥迎水面孔洞被封闭,旁边另建一座水闸调节水量。后大桥护栏被拆,但桥体基本得到保存。1985年,大石桥被定为通州文物保护单位,其后,郭县镇政府恢复石桥原貌,复装护栏。一座完整的“漷县东门石桥”回归人们的视线。

石景山区黑石头村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名“万善桥”。丰台区南岗洼村有一座五孔石拱桥,权且称为“南岗洼桥”。平谷区峪口镇东樊各庄村有一座三孔石梁桥,名“烈虎桥”。昌平区十三陵内有桥数十座之多。可能还有很多古桥暂未为人所知。有些桥梁早已不再通行,甚至已经破败,但它们仍然是京城古代桥梁建筑中的精华,是历史,更是文化,这些桥梁值得妥善保护并留给后人。

因为大自然的侵蚀,也由于城市改造的进行,京城很多桥梁或者毁损或者陆续被拆,让位于新的城市建设。但这些桥梁曾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至于几十年后还是难以忘却,每每看到这些桥梁的老照片或者其他有关资料,总会勾起我们深深的回忆。老话说北京的城门是“内九外七皇城四”,“内九外七”16座城门,除了东便门和西便门外,其他各门外的护城河上都曾有桥,正阳门还是三座石拱桥,中间一座桥专供皇帝通行。其他各门明初均设吊桥,后全部改建为石拱桥。朝阳门外大约2里地建有东大桥,如今还有东大桥这一地名。正阳门外有一条小河名郊坛后河,也就是北京赫赫有名的龙须沟。皇帝每次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都要跨过龙须沟。明朝时在此建设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长8米,宽5米。因是专为天子通行,清雍正年间正式命名为“天桥”。光绪32年(1906年),朝廷对天桥进行改造,高出地面部分去掉,改造后的天桥为一座三梁矮石桥。1934年,天桥全部拆除。上世纪50年代,龙须沟改成暗河。2012年,市政府在原天桥南边40米处新建一座天桥,以期恢复旧日景观。

桥梁建设可用选用多种建筑材料,也有多种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式,但因为石材坚固耐用、拱桥结构牢靠且造型美观,现今保存下来的古代桥梁以石拱桥居多,比如卢沟桥、朝宗桥、八里桥、琉璃河大桥、颐和园十七孔桥、北海永安桥等都是石拱桥。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早在60年代初就曾发表文章《中国石拱桥》,专门讲述了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建筑上的历史地位、以及其中的科技含量等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桥技术层出不穷,但拱桥技术并未过时,上世纪60年代建设大凉山中的成昆铁路,当地地质条件复杂,为了顺利下泄洪峰和泥石流,沿线多座桥梁即采用了拱桥的建筑形式。即便当下,很多新建园林的景观水系也建了很多拱桥,为这些园林增色几分。

我国是一个桥梁建设大国,也是一个桥梁建设强国。1957年,随着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我国开始现代化桥梁建设的大幕。南京长江大桥、朝天门长江大桥、郑州黄河大桥等一座座长江大桥、黄河大桥拔地而起,连接起一条条交通大动脉。仅就长江来说,截至2019年11月,我国已在长江干流上建成各类大桥115座,包括梁桥27座、斜拉桥57座、悬索桥22座、拱桥9座。港珠澳大桥、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一座座跨海大桥或将岛屿与内陆连成一片,或者去弯取直减少通行时间,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的交通出行。矮寨大桥、四渡河大桥、北盘江大桥等超高桥梁使得西南众多地方天堑变通途。有人按照桥梁高度进行排名,世界上100座最高桥梁中,中国桥梁占据84席,其中北盘江第一桥以565米高居第一。截至2022年,世界跨径排名前10位悬索桥中,中国有6座;排名前10位斜拉桥中,中国有7座。与此同时,国人开始走出国门,为世界多个国家建造出一座座桥梁。今天的建桥人踩着古人的肩膀登上了一座又一座新的高峰。

文章图片58

琉璃河大桥

文章图片59

高梁桥

文章图片60

通运桥

文章图片61

万宁桥

文章图片62

银锭桥

文章图片63

漷县东门石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