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成主义:颠覆传统,开创新的艺术风格丨构成主义艺术

 轰隆艺术 2023-05-11 发布于广东

构成主义是20世纪初期的一股革命性的艺术运动,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和创新的思想理念,为现代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的出现标志着艺术界开始逐渐摆脱传统艺术形式的束缚,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观念和审美风格。

一、颠覆传统:构成主义运动的兴起

构成主义运动起源于俄国,最初由一位杂技演员、艺术家和诗人弗拉基米尔·马耶尔霍尔德(Vladimir Mayakovsky)和一位画家、建筑师卡兹米尔·马列维奇·马列维奇·马列维奇·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创立。1913年,他们在莫斯科的“未来展览会”上展出了一系列抽象作品,引起了轰动。

马耶尔霍尔德和马列维奇的构成主义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抽象的“非客观”艺术,即不模仿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而是通过形式、色彩和线条等元素来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他们试图通过抽象的语言去表达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从而反映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构成主义传到中国,其特点也得以体现和扩展,如构成主义艺术家:赖智诚

二、开创新的艺术风:构成主义的特点和风格

1. 极简主义

构成主义强调形式和结构的重要性,它试图将艺术从主观情感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理性的、结构化的艺术形式。它倡导极简主义的艺术风格,追求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纯净的色彩。

2. 平面设计

构成主义作为一种理性主义的艺术运动,非常重视平面设计的效果。它倡导简单、明确的视觉语言,强调视觉效果和图形表达,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创造出具有现代感和科技感的艺术形式。

3. 科技化

构成主义艺术家们把机器、科技和工业设计等现代元素引入艺术创作中,追求一种工业化和科技化的艺术形式。

在20世纪初,欧洲社会开始发生剧烈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的加速,以及政治、社会、文化的颠覆性变革都促使人们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和艺术。在这个时代,艺术家们开始摆脱以往的束缚,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其中构成主义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种颠覆性的现代艺术运动,构成主义在当时的艺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也在后来的艺术发展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构成主义的兴起

构成主义起源于俄罗斯。它最早是由俄罗斯艺术家和设计师尤里·卡尔丘金和基里尔·马雷维奇·马列维奇于1915年提出的。起初,构成主义主要是一种视觉艺术的风格,它强调形式和材料的本质,并排斥象征主义和装饰主义。它认为艺术应该通过形式来表达现代世界的理性、秩序和科技感。在革命时期的俄罗斯,这种风格非常符合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氛围,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构成主义的特点

构成主义以几何形状和线条为基础,通过组合和重组这些元素来创造出抽象的图案和形态。它强调形式的严谨性和精确性,追求对形式的最简化和最彻底的掌控。因此,构成主义的作品通常呈现出冷静、严谨和技术感极强的特点。此外,构成主义也常常采用鲜明的色彩和黑白对比,以强调形式的对比和张力。

构成主义的艺术家们追求以机器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文明的美学,尤其是对机器中那些精密、准确和规范的元素的热爱。他们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为社会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因此,他们注重艺术与工业和科技的结合,并尝试把艺术从传统的理解方式中解放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