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学中医”的三则医话

 孙郎中 2023-05-11 发布于山西
【一】今时国家重视中医,在政策上不断向中医倾斜。有不少人看到了中医的前途,甚至一窝蜂地涌向中医。作为一个学习中医及传统文化二十多年的人,我却要给这些人泼点凉水降降温。为什么?因为有些人之所以选择中医,其目的并不纯,他想的可能是借中医来快速发财。但需要知道的是,中医真的不能快速赚钱。中医是一个慢功夫,需要慢慢地磨砺,一步一步地提高中医临床水平,十数年至数十年之后才能慢慢地达到较高的临床水平。刚学中医数年就想着一步登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所有的一鸣惊人,都来源于厚积薄发!换句话说,若急于求成,或迷信某种速成中医的套路,都不会成就真正的中医人。试问,如果学几个月就能施术治病,那还考什么中医药大学,还学什么五年本科,去参加一个班不就够了吗?试问,几天学出来的医术,病人敢相信吗?自己敢以身试术吗?我认为:要想学好中医,必须要有坐数十年冷板凳的精神,不断积累,不断韬光养晦,最终从量变至质变,变成一位真正的高手。而且,学中医需要心静及心安,然后才能“一门深入探岐黄”。若心中浮躁,或羡慕虚荣,或追求名利,欲望无穷,自心难静,终是难有大成。我极力反感市面上的那些速成中医的书和所谓的“中医速成培训班”。那种“三十天速成中医”之类的书或“速成中医讲座”等,简直荒唐至极,害人匪浅。如果几个月就能速成中医,那么,数十年都在研读中医的临床大家岂不是都太愚拙了?说到底,出版社或速成班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赚钱创收!但如此方法绝对不值得提倡,时间长了,只能是害人害己,甚至还会抹黑中医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二】学习中医要靠悟性。什么是悟性?简单来说,悟性是一种灵性思维,简单说如同“脑筋急转弯”。我觉得这个“悟”,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坐在那想就是悟,这只能算是“浅思考”。但“悟”真不同于思考!我的理解,当你亲身经历了某些事或者置身于某些环境下,从中间体会到的东西这才叫悟。悟性从何而来?我的体会是,先要有中医知识的积累,这是基础;再要有精神境界的提高,这是导引。而且,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另外,悟性非勤于思考不可,因为思考是获得悟性的基础和源泉。只有平时多读书,多临床,多思考,才有可能在面对疑难杂症时灵机一动,找到最合适的治法和处方。古人所谓“医者,意也”,强调的就是悟性!许慎《说文解字》:“悟,觉也。”《医学心悟》:“心悟者,上达之机;言传者,下学之要。”悟,是一种高于现象与知识的智慧。学中医,就要通过读书,获取古今知识,提升人文精神,培养人格理想,这之中包括:经典、各家学说、儒道释、文史哲以及各科知识。另外要实实在在地去践行中医理念,不仅仅是临床实践,更要在生活工作中把“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践行起来。通过实践与临床,这是医家的看家本领,从实践中吸收营养,包括跟师、科研实验等各方面能力培养。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了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与教训。“悟”则是消化实践的过程,是整合、提炼、升华和发现的过程。总之,在学习实践中“悟医道”,是学好中医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三】学习中医需要有灵动的头脑。因为中医面对的是疾病,而疾病是千变万化的。要从复杂的病情中寻找到某种病机,进而找到正确的用方用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对于脑袋不怎么聪明的人,思考起来可能会比较辛苦,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悟性差”!所谓悟性,是指对事物的感知力,思考力,洞察力,主要指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每个人的悟性是不一样的,它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影响,它可以使人在某方面事半功倍,很容易出类拔萃。我们可以观察周围的许多中医学子,有的人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学起中医来却差强人意,并非不用功,学起中医来也很努力但就是学不太好,疗效上不去。相反,也有一些人原来成绩平平,甚至连本科都考不上,但是学起中医来却游刃有余,很快便做出一番成就。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几乎所有人都在某一个领域有着比其他人更强的领悟能力,可以称之为“悟性强”。就中医而言,如果领悟的能力强,的确可以快速入门,随之登堂入室,然后可以治病救人,对某类疾病有着超乎寻常人的有效率或者治愈率。并且,中医悟性并非全部是与生俱来的,与后天的阅历、学识、文化积累都有关系。换句话说,悟性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提高的,于学习中医而言,这属于“磨刀”的功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