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统”的台前幕后:(44)季源薄其人(上)

 兰州家长 2023-05-11 发布于甘肃

季源薄,字汇川,江苏沭阳人,是中统局第三任局长

沭阳县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沭河,沭河由南北两条分支汇合而成,于是,季源溥的父亲给他起名叫“汇川”,取汇流成河,海纳百川之义。

季源溥的父亲季福霖,是沭阳县远近闻名的私塾先生,他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名叫季道溥,另一个名叫季任溥。

季源溥的母亲是中国传统的农家妇女,自从嫁给季福霖之后,在家里相夫教子,季源溥的童年非常幸福,他拥有一个完整的家,有勤劳的父母。

季源溥小时候吃穿不愁,一个是他父亲开办私塾教书是收取一定的费用,另外,还拥有耕地十几亩,因为沭河流域土地肥沃,每年收成都不错。

作为家中的老大,季源溥深受父亲的重视,他还在“咿呀学语”时,就被父亲带到自己的私塾里学习知识,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不过,季源溥心胸狭隘、城府颇深,就连和他一起玩的孩子们,都感觉他“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心胸太过狭窄”,不管是谁得罪了他,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会想方设法地报复对方。

季源溥到了上中学的年龄,季福霖就想把儿子送出去读书,季源溥学习成绩很好,如果在沭阳上中学,未免有些屈才。

就在这时,季源溥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此人叫吕二,是沭阳县有头有脸的人物。

文章图片1

江苏沐阳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他听说季源溥是个好苗子,就摇着蒲扇来到季家,对季福霖说:“老季啊,听说你家孩子读书用功,是个好苗子。你一定要好好培养他,将来做了大官,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啊!”

“哎呀,您言重了。我就是希望他能多识几个字,不指望他有什么大出息。”

吕二接着说:“咱们沭阳城太小,你应该送你大儿子去大一点的地方读书!”

“好男儿志在四方,难道你希望留他在身边跟你种一辈子地?更何况你讲的那些'四书五经’早就老掉牙了,现在谁还学这个?老哥,听我一句劝,把孩子送到南京去念国中吧,那里才是国家栋梁的摇篮啊!”吕二摇着扇子,语重心长地开导季福霖。

季福霖是个怯懦的老实人,他不是不想送儿子去好一点的学校,而是不敢想,听吕二这么一说,心里活动起来,就低声问吕二:

“可是我家孩子能进南京国中吗?”

“怎么不能进?有钱就能进!”

“要多少钱?”

“这个嘛……学费确实不低,但是考虑到孩子的前途,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花这个钱!如果你的钱不够,我倒是可以借你一些!”吕二非常热情,看来,他真是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有所成就。

父爱如山,季福霖决定送季源溥去南京国中读书,可他翻遍家底,也没翻出多少钱来。季源溥家虽然衣食无忧、吃穿不愁,但衣服是自己裁布回来做的,粮食是自己种的,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最后,季福霖还是去找吕二借钱,

吕二见季福霖登门,开门见山地说道:“我知道你会来的,钱我都替你准备好了!南京我还有一门远房亲戚,汇川去了南京,可以去投奔我的亲戚,也好有大人照应!

季源溥一听,父母要送自己去300公里外的南京国中读书,心就飞出去了,从小到大,他还没出过远门呢!

就这样,季源溥进入南京江苏第一中学就读,三年后,不满20岁的季源溥中学毕业,回到沭阳继承父业,在沭阳县第一小学做了一名教师。

教师的工作不但收入稳定,而且受人尊重,不久,季源溥就在媒人的介绍下认识了第一任妻子耿令娴,两个人遵从父母之命成婚,婚后,一共生了五个孩子。

然而,已经见过大世面的季源溥却并不甘于做一名教师,并不想当一辈子老师,他认为自己屈尊在一所简陋的小学里教书,是生命中暂时的蛰伏,有机会千方百计想要离开沭阳,回到大城市南京。

不久,他给远在南京工作的同学们写信,请他们帮自己找份工作。

一天,季源溥收到南京同学的回信。同学在信中说:国民党中央党部正在进行招聘考试,季君是否有兴趣来试试?

这封信让季源溥眼前一亮,他认定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迅速卷着铺盖回到阔别两年的南京。

此时的南京,正是国民党“清党”的高峰期,季源溥经过笔试、面试等层层选拔,季源溥考进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也就是陈立夫的“中统局”的前身。

当得知自己已经被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录取,季源溥非常兴奋,立即致电沭阳的父母。

一名小学教师一跃成为国民党组织部的一名要员,这种跨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一年是1928年,党务调查科刚刚成立,正是用人之时,所以年仅22岁的季源溥很快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特务生涯。

文章图片2

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季源溥进入中统局后认识的第一个人,是他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那就是他的科长陈立夫。

陈立夫见到季源溥后,发现此人仪表堂堂、憨厚老实,于是问他:“在来我局之前,你从事过什么职业?”

“小学老师!”季源溥颇有些紧张。

“不错啊,教书育人是高尚的职业。你为什么不做教师,报考我局?”陈立夫问道。

季源溥解释:“要想搞好教育,先要平复世界!上学的时候,老师就说,男人要有宏伟的志向!”

陈立夫觉得季源溥说得很实在,无撒谎之嫌,哪个年轻人没点野心呢?实话实说,诚实可嘉。

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好好干,党国不会亏待你的!”季源溥听了信心十足,他觉得“大展身手”的机会终于来了。

为了在中统局站稳脚跟,季源溥倾尽所能,尽展自己的才华。

党务调查科成立伊始,全科上下仅有20个人,科员、秘书、科长等均在一个大办公室里办公,于是季源溥的所有努力,陈立夫均能看到。

季源溥像个学生,时不时向陈立夫请示,而陈立夫也倾囊授予季源溥各种特务专长,久而久之,两个人的关系稳固提升,陈立夫还把季源溥拉进了自己的CC系里。

随后,陈立夫推荐季源溥去日本东京直属支部学习,“九一八事变”之后,季源溥从日本学成归来,回到党务调查科。

但此时,陈立夫已经上调,科长换成了大特务徐恩曾,徐恩曾对季源溥并不了解,于是将其分配到上海,担任上海市警察局侦缉总队副总队长。

文章图片3

上海滩闻人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初到上海时,人生地不熟,况且特务工作又相当危险,所以,季源溥常常担心有人暗杀自己,他还给自己配了保镖,甚至在自己的办公室和住所都安置了岗哨,24小时轮流执勤。

为了打开工作局面,季源溥到上海后,先是主动登门拜访了杜月笙,并主动投靠其门下,杜月笙与蒋介石、陈立夫等人的关系都很好,在得知季源溥是CC系的人之后,积极配合他展开工作。

季源溥就此进入青帮,一步步成为青帮的“头头”,后来,他竟公开设香堂广招青帮分子,在上海滩就此扎根。

1935年,季源溥的父亲季福霖去世了,得知此噩耗,季源溥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沭阳。

此时的季源溥已经是国民党的高级特务,陈立夫眼里的红人,一到沭阳,便被沭阳当地官吏、乡绅团团围住,他的恩人吕二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是咱们沭阳的骄傲啊!

季源溥找来沭阳县的县长祁伦捷,请其为老父亲主持葬礼,而后又花大价钱请来乐队吹奏哀乐,得知季源溥的父亲去世,国民党许多政要也纷纷送挽联吊祭。

而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也送来挽联,挽联上写道:“乡闾矜式”(意思是乡间的模范);陈立夫、陈果夫、吴铁城、徐恩曾等人也都纷纷送来挽联。

办完丧事,季源溥调回了南京,随即,徐恩曾派其到铁道部担任了劳工科科长一职。

劳工科刚刚成立,只有几个人而已,除了整理资料的几个人外,几乎没有人能从事特务工作。

在这里,季源溥要求,凡是各铁路局调查室呈报情报,都必须经他亲自批阅,接下来,他扩大队伍,增加编制,每一个特务都由他精挑细选,然后,派至各地方铁路调查室进行情报搜集及破坏工作。

为应对全面抗战的新形势,1938年1月,国民政府对战时行政机构进行改组,其中,将铁道部并入交通部,季源溥为了扩大势力,准备成立“中国劳工协会”。

季源溥将此想法上报给陈立夫,没想到却遭到了陈立夫的反对。

“不行,这个名字太显眼,冠以'中国’之名,实在有所不妥!”陈立夫是个低调的人,他并不希望自己的手下太高调,于是,季源溥只好将“中国劳工协会”改名为“战时劳工社”。

交通部由南京迁至重庆后,季源溥到处走动斡旋,将“战时劳工社”改名为“中国劳工协进社”。

翌年,又将“中国劳工协进社”改名为“中国劳动协会”,季源溥也因此而名声大振,中统局也因此有了更有利的行动掩护。

徐恩曾对季源溥的能力颇为认可,他在“中国劳动协会”成立后,夸奖季源溥:“你的这个做法非常好,既扩大了中统局的影响力,也得到了上面领导的关注!”

季源溥很少得到徐的夸奖,并且,为了更好地发挥劳动协会的作用,中统局内每月下发一定的活动费给他,予以大力支持。

后来,季源溥又先后成立了数家劳动分社,在1943年举行了一次成员代表大会,瞿纷如、吴光远、程福葆等特务也担任中国劳动协会的理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