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暗时间--摘记+感想(上)

 细雨池塘1 2023-05-11 发布于北京

《暗时间》是一本讲述如何有效利用琐碎的、貌似零散的,人们通常忽视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和管理自己。对那些想学习而克服不了自己的惰性的人有点帮助。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认为这是一本心理书,解决了我在找理由、产生惯性思维、情绪化以及克制力等方面的困惑。

我是在第三章《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开始摘记一些段落,有的有所思考。记下整理。

我们平时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也经常听到类似的提倡: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之后理解得更深刻(实际上是更容易记住和提取出来--只是还是那些知识;此外用自己的话复述也常常触发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其他知识的联系,进而编码进更多的记忆提取线索,这也是另一个好处。

--如何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复述”,这让我想起有时我会将一本书的片段精华讲给他听,但讲着讲着,思维有些混乱,讲得不是太完整或者让人丈二摸不到头脑,这应该是在看书的时候,囫囵吞枣,所以,复述,也要在最初的时候,对复述一遍,甚至几遍。

能否讲出来是判断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办法。

平时做到:

1、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可以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

2、2、创造回忆的机会。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整理笔记+书写。

3、设身处地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对于经验知识的学习来说,光是看着别人做的或者听着别人说还不够,往往到了自己就想不起来,结果就是你虽然学到了知识,它却不会在恰当的时候从你大脑中蹦出来。属于“死”的知识,努力设想自己处于别人的境地,经历别人所经历的事情,感受他们,使他们和你的情绪记忆挂钩。

4、抽象和推广。5、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观察和比较本身就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果你真想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这句很关键哦,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哪怕是错的见解。就怕停留在肤浅阶段,咀嚼着别人的唾液。

人与人学习的差距不在资质上,而是花在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深度上。----思考的时间与深度,这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体现。有时,总是觉得思考让人头疼,还不如睡上一大觉舒服呢。你有过吗?

思考成为习惯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避免焦虑。--这些天我有时很焦虑,现代人有很大部分人都会焦虑。原来,是不善于思考问题的表现。焦虑中是很难思考问题的。如何杜绝焦虑,那请思考吧。哈哈,那思考从哪开始呢,我是从做笔记开始……

看来我说得很对,书中接着写到:所以,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妨思考吧,甚至完全可以去理性分析和思考导致焦虑的问题本身,将其拆解,分析来源,在不知不觉中,大脑的工作重心就从情绪模块转向了推理模块了,而且这思考也可能顺带更有效地解决了导致焦虑的问题呢。

重要的事情优先。----有时,自己纠结。尤其是周末的时候,选择有几项,一是书法而是写稿子,三是看书,四是……不知先做哪个开始。这些重要吗?

其实都是自己的业余爱好。但如果想把字写好,就得坚持不断地练,如果想写出好稿子,那就得去写,去思考,去删改,不读书也不行啊,不读书哪有源泉,哪有灵感,所以,都很重要。

问个朋友,我先做哪个?她说,昨天的书法作业你没做完吧?看看,这就是重点,事物的持续性很重要,所以,在重要和非重要之间,还有有重要的事情的。一定要有思维。

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知识分两种,一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知识,即领域知识。

二是关于我们大脑吸收知识的机制的知识,后者不妨称为元知识。虽说这也是领域知识,但跟其它的领域知识不同的是,它指导着我们学习其它所有的领域知识。----元知识很重要哦,让我们知道人日常一些行为、习惯和举止的产生的原由与根据,你不去了解,就不会真正了解你自己。

获得的多少并不取决于读多少,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多深。----深有体会。比如书法,临帖的同时,没有读帖深入,读帖,就是在琢磨,在思考,所以,我的书法一直停滞不前,收获很少。

善于利用小块时间。----也就是时间的下脚料,地铁时可以看书的,走路或者等人时可以思考故事的情节的。不过,我认为发呆也很好。(跑题了,回来)

针对我对书法有些看不懂,这本书告诉:你看得不够使劲。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些技术性词可以百度,不要放弃,而是去要分析。

糟糕的判断与决策令我们的生活变得糟糕,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我们从来不会去质疑自己的判断,而是总是能“找到”其他为自己辩护的理由。

有些事情做起来比想象中容易----我还没去做,要做起来哦。

一件事情如果你没有说清楚,十有八九不能做好----要想清楚明白,就如创作,事先构思好,下笔分分钟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