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学她力量 | 图说科研中的“她力量”

 海地007 2023-05-11 发布于澳大利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跻身高知识、高技术领域中,作为21世纪科研领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Women's Power in Science

根据2020年统计,全国高等学校女性科技研发工作者的数量已突破50万人,占全国高校科技人员总数的40%。一批杰出的女科学家脱颖而出,她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科学的热爱,在各个科技领域赢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支撑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才。在中国科学技术界享有最高声誉并代表最高学术水平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女性院士人数已达100位(统计至2021年),在科学技术研究前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女性树立了榜样。

十余年来,女性在科研队伍中的性别构成图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2009年至2020年期间,高等学校女性科研工作者人数从16.5万人攀升至50.4万人,十年间增长三倍有余。高校女性科研人员的占比也从32%增长至40%以上(图1),其中年轻女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尤为迅速。近两年新增科技人力资源中,研究生层次的女性占比超过一半,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图片

图1 2009—2020年全国高等院校女性科研人数及所占比重

中国科技界女性的成功得益于高等教育的普及。目前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中女生占比均超过男生。2020年,在校生中女研究生人数为159.9万人,占全部研究生的比重达到50.9%,比2010年提高3.1个百分点。据统计资料显示,2020年女性研究生每年毕业人数已超过39万人(包括硕士研究生36万人和博士研究生近3万人,占研究生毕业数的54%。过去近十年,研究生女性占比持续上升且中西部省份比例普遍高于东部(图2)。2012至202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中女性人数占比均超过50%;201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中女性占比首次超过40%(图3)。

图片

图2 2020年全国各地区高等院校女性科研人员比重(%)(台湾缺乏数据故未统计)

图片

图3 2012—2020年全国研究生女性毕业人数及所占比重

在地学领域,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力量也不容忽视。作为传统上以男性居多的艰苦行业,地学研究对女性而言,意味着更加复杂多样的挑战。然而,坚强而有魄力的女性们正努力地迎接挑战,在其中创造了深厚的造诣和辉煌的成就。如今,在我国地学领域共有12位女院士,其中包括著名的岩石学家池际尚、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郝诒纯、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构造地质学家许志琴、石油化工专家袁晴棠、水文地质和环境水文地质学家林学钰、构造地质与构造物理学家马瑾、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学家王颖、海洋原生动物学家郑守仪、第四纪地质学家周卫健、有色金属冶金专家黄小卫、应用地球物理学家底青云等。她们为祖国的地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体现了女性在地学研究领域中的平等发展和无限可能。

图片

图4 地学女院士风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地学女院士们的成就为更多勇于追求的年轻女科学家进行知识探索提供了不竭的源动力。在获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联合设立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表彰的164位杰出的女科学家中,同样也有12位来自地学的杰出代表,她们的研究覆盖了大气、环境、生态、地质、海洋等多个研究领域,展现了地学新生“她力量”的风采。她们执着耕耘、勇攀高峰,为引领地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值得振奋的是,这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经逐渐成为了现实的印证:女科学家群体正逐渐被大众看到、关注和认可。不管是提取青蒿素对抗疟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还是第一时间投入新冠肺炎病毒研究、获得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的陈薇院士,还有许许多多在各自领域做出卓越成就、获得国内外赞誉的女科学家们,她们的付出和成就并不因为性别而稍有逊色,反而更加令人敬佩。她们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启发、激励了无数的年轻女性,在科学探索的路上不断前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进程和科技革新中,“她”力量必将散发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考资料

1.   2009至202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   国家统计局网站

3.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

4.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

图文:黄昕

编辑:薛廉

审核:王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