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廷压榨河塑三镇,河北之地长期积恨,是唐王朝崩盘的根源

 嘟嘟7284 2023-05-11 发布于北京

古代传统汉地就两个地区武德充沛比较能打,一是秦地(关中地区),二是燕赵地区(河北加山西北部)。更要命的是从唐代开始,河北的经济越来越好,华北平原能养活更多人口了,安史之乱前关中由河北和江南一起输血供养。一旦华北失去控制,朝廷就失去了最好的兵源省份。

河塑三镇的问题,不止在李隆基时期才出现的,李渊时期就有了,在李渊处斩窦建德后,窦建德手下的猛将刘黑闼杀得李唐各路大将人头滚滚,要不是遇到天选之子李世民不知道刘黑闼还能引发多大的问题,事后李渊想把河塑三镇13岁以上的男丁全杀了,被李世民阻止,但李渊还是加重了三镇的赋税。窦建德只是个开端,李渊后续的手段才是真正的缘由,在黄河泛滥以前河塑三镇的富饶都是有目共睹的,唐初李世民在各地休养生息的同时还要面对突厥,就没有改变李渊时期重税河塑三镇的政策。从某种意义来说,李唐建国就开始压榨河塑三镇。

朝廷就是因为把河北之地的人不当人看了几十年,才有了安史之乱,河北之地积恨几十年,不叛乱天理不容,没有安禄山迟早也会叛,朝廷自己作死。府兵制和均田制是搭配的,折冲府已经没有府兵可以交给中央了,只能改为募兵制,接受这些破产了青壮力量,两税制出来太晚了,安禄山之所以能闹起来,除了长时间担任一地官职外,就是因为募兵的士兵个人衣食荣辱都和主将绑定了,因为他们没有恒产,军队失业后会怎么样可以想象。

安史之乱后,肃宗代宗德宗往下连续几代,主要敌人都一直是吐蕃,节度使真正不听话的是河北三镇卢龙成德魏博,山东平卢军,河南宣武军和淮西军。河中昭义军和太原河东军大部分时候都服从于中央,关中更不用说,鄜坊军夏绥军凤翔军振武军朔方军都是忠于朝廷,泾原军是被迫害叛变,也就是说整个中唐陕西关中都是基本盘。

陇西长期被吐蕃侵攻,瓜沙甘肃凉秦诸州都在吐蕃手里,唯一的朔方军被分拆的七零八落,何来的节度使独立之说。四川汉中的东川西川山南西道,湖南湖北的山南东道和荆南道,两淮的淮南军武宁军乃至江南岭南各道/管,这些同样是长期服从于中央号令,提供了八成以上的税赋。

初唐以府兵制为主,将归朝廷,兵归折冲府,难以形成兵将一体的利益集团,但是其时将归朝廷出将入相,朝官文武并不分明,并无所谓后世“军人话语权”问题。中晚唐,府兵制因世家贵族的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崩坏而失去经济基础也崩溃,折冲府有名无实。募兵制替代了府兵制成为主力兵源,逐渐形成了兵将一体的利益集团,而军镇又固化了这些利益集团。在中央朝廷皇帝不懂军事,朝廷又不知兵的情况下,朝廷必然还要依赖和利用这些利益集团,不能从根本上去解构这些利益集团,于是只能用另外一个集团去制衡它,这是中晚唐宦官掌兵的根原。

唐朝那年头尚未形成国家民族认同,李隆基中后期对边地的多项骚操作(特别是兵役、均田、用人上的政策),摧毁了河北一带上至豪强下至流民对朝廷的认同,可不就只剩地域认同,希望推个代表本地利益的新皇,要不然光凭几个节度使的野心,他们也不至于跟官军不共戴天、以命换命那么多年,只能说可憎可叹亦可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