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好“写作”的设计师~你会感谢你自己的~

 工业设计那点事 2023-05-11 发布于浙江



之前文章中有提过专业之外的能力有很多:分析总结能力、核心提问能力、知识框架构建能力、持续输入输出、项目管理能力、跨界能力。。。

这些都是设计师的王炸的小王,所以今天想分享的是另外一个大家都可以快速培养起来的小能力:“写作”。

当然,这里的写作不是简单的写文章(写文章当然也是一个好形式),而是融入成长积累思维的记录写作。

设计师为什么要培养这个能力?


构建设计知识框架-从项目记录开始

写作的形式各式各样,比如日记、比如项目总结、比如提案文案、比如策略报告、比如意向阐述等等这些都是设计师可能会接触到的“写作”内容。

我们以项目总结为例:设计Brief说明→设计问题阐述→设计洞察→设计分析调查→设计策略报告→方案意向报告→设计阐述内容→设计优化过程记录→设计迭代机会。。。

这里面每一个步骤设计师都需要与团队不断的碰撞、交流、解释、说服,只是可能多数情况下大家是口头进行的,而非文字图片性的记录。

我常鼓励大家去做项目总结的目的就是在此,因为口头性的讨论或探讨对于已经有框架主题思维的设计师来说,他可以自由的从脑袋里调去需要讨论的观点和内容,而对于非资深的设计师来说,讨论了也就只是讨论了,出了办公室就会忘记很多,项目结束后,过程中所讨论的内容就基本忘光了。

但是,如果你能用心的记下每次讨论的内容,并把这些卡片汇总到相应的主题里,很快很快,你就可以积累出各种主题里经常讨论的问题以及某些设计师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和维度可不正是初级设计师所需要快速积累的内容么。

项目整个过程无非讨论定位、销售、体验、问题、品牌、创新、策略、方式、主题、视觉、工程、制程等等,更细层的无非意向板、造型、细节、线条、数模质量、安规、人机、反馈。。。

闭上眼睛,回头想想,多数情况下你们在讨论项目时会讨论什么?都是设计师常接触的内容,但是为什么有些人积累的快,有些人积累的慢?

因为多数懂的设计师都会不断的、刻意的积累这些内容。

讨论时记本上没用~我们需要把这些内容重新梳理:什么解决方式对应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对应什么主题,什么主题对应什么策略?

当你写的越多你积累的也就越多,雷同的概率也就越来越大,这对设计师自身框架的快速搭建会起到倍速提效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在积累这些写作内容的时候,会有触发另外一个对设计师来说更重要的能力,一个资深设计师都具备的能力:融会贯通!识框架的能力不言而喻,所以喜好写作的第一个好处便是培养和积累框架思维的习惯


构建融会贯通的基础-从知识重叠开始

我们一年接触的项目会非常多,参与讨论的项目也会非常多,集思广益的意义也在此明确。随着上一步设计师积累的问题及其相对应的主题越来越多时,我们会发现非常多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非常多的问题和解决答案都经常出现,所谓熟能生巧,如同记单词一样,只见过一次Hello的话,估计大家都不太可能脱口而出:Hi、Hello. 对吧。因为太熟了~

但反之呢,举个例子:请用insulate简单说两句英语。

可能你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单词,怎么可能造的出句子呢?~

这就是如同我们在积累初级阶段方案设计技巧的内容一样,我们第一次知道穿插是一种形式,第二次知道穿插是一种塑造空间的方法,第三次知道了空间是一个特征,第四次知道了形式还有分割、包围、错层等等。

他们不是孤立的,不是你是你,我是我。

初级阶段的设计师最头痛的就是方法方式的问题,因为多数情况下我们还进不到的策略等侧面的内容,头痛在造型、在方向、在形式、在差异点、在视觉塑造等,为什么进入不到策略层面的内容,因为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并不清楚这些就是构成策略的内容。

我们也知道很多设计师说我知道很多造型方法,我也有你的造型方法卡片,但是做的时候仍然会不知所措,根本做不到融会贯通。

再如同我们都说要同属性下的差异化,但怎么做不知道,原理上的差异化→形式上的差异化→构建上的差异化→属性上的差异化→造型上的差异化也就关联到非常多的设计师日常面临的设计抉择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我们在上一步项目过程中积累下来。

再如同落到技术层面的造型设计,你是在做造型么?不,你不是!

你是在解构情景、是在明确主题、是在探索品牌、是在构建布局、是在塑造精神、是在创造体验、是在验证原理!但是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掉到技术层里出不来,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能融会贯通的理解。

就如同很早之前我们分享过一篇文章叫:《优质高效的造型设计方法》,确实有很多人向我反馈,基本上说,虽然文字都能读懂,虽然所谓优质高效造型设计方法的内容架构也能看懂,但是我还是不知道如何展开,为什么?我说,因为不能融会贯通。

所以重点来了,如何才能融会贯通?

写作记录、归纳至你的框架、一遍遍的关联其他知识点,你才能像说Hello那样轻松!


,我们应该明白了,作为好写作记录的设计师,不是要我们去写散文、写首诗,而是从设计的视角快速的积累从初级到资深阶段所需要构建的两个核心的内容:设计的框架+知识的融会贯通~

你想尝试一下么?试试吧,你会感谢你自己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