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了年纪,肌肉流失到底有多快?不想老了干瘪,3件事得常做

 王兆善 2023-05-11 发布于上海

今年李阿姨已经63岁了,几个月前,她开始出现手脚乏力,食欲也下降了不少,之前一顿能吃一碗米饭的她,现在吃小半碗都感觉有些困难,体重也因此下降了不少

平时,李阿姨早上喜欢到楼下小区广场跳跳广场舞,但最近也有点力不从心,从家里到楼下就只有三层楼,但每次上下楼梯,李阿姨都感到气喘吁吁,有一次下楼梯还差点跌倒,幸好女儿一把拉住了她。

女儿觉得李阿姨身体可能出了问题,于是带她到医院看病。医生告诉李阿姨,她这是得了肌少症。李阿姨不解地问:肌少症是什么病?

一、年龄越大,肌肉流失的越快?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骨骼会不断改变,影响身体内各种机能,但这种改变很微小,难以发现。

“肌少症”是指当年龄不断增长,相关的进行性骨骼肌量会减少,且伴随着肌肉力量或肌肉功能下降,也就是肌肉萎缩。这种疾病常见于老年人、体力活动缺乏者、慢性疾病患者和各种癌症疾病患者人群。

文章图片1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肌少症患者约有5000万,预估到2050年,患病人数将高达5亿。而在我国平均每8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人有肌少症的症状,可见肌少症也是威胁不少人的健康杀手。

肌肉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占体重的40%左右。科学研究表明,从30岁开始,肌肉的功能和质量的达到最高峰。35岁左右,肌肉开始减少,随着年龄增长,每年减少1%-2%,骨骼肌力量减少1.5%-3%;50岁后开始加速下降,60岁后急剧降低,75岁后可能达到下降峰值。肌少症虽然和年龄的增长有关,但并不代表所有老人都会得肌少症。

日常生活中,运动量的减少、神经肌肉功能的减退、年龄增长引起的身体内激素变化、家族遗传因素、营养情况不佳等,都有可能造成肌肉流失。因此,年轻时应该通过加强营养和合理锻炼,以免肌肉流失过快。

二、长期处于肌少症,会有什么危害?

肌少症多发于老年群体,主要表现为四肢乏力、步行缓慢和容易跌倒等,老年人一旦跌倒,其后果不堪设想。生活中不泛老年人跌倒后,不久就离世的事件,长期处于肌少症对老年人来说,危害十分大,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跌倒风险增加

肌少症会导致老人的肌肉量和肌肉功能下降,下肢力量减弱,老人的平衡能力降低,摔倒风险极大。

文章图片2

2、易骨质疏松或骨折

骨骼肌衰减后,肌肉力量下降,对骨骼的保护作用降低,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或骨折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三倍。

3、生活质量下降

肌少症会导致老人的下肢负重力量下降,活动的能力降低,长期下来会对老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导致老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4、吞咽功能障碍

患肌少症的老人身体内的机能下降比正常人衰老的速度快,可能会出现吞咽障碍,吞咽障碍不仅影响老人的正常进食,还容易发生呛咳,导致肺部感染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文章图片3

5、心脏病和中风风险增加

一项发表在《柳叶刀》旗下期刊EClinicalMedicine的研究,对一万多名45岁以上的中国中老年人进行追踪调查,发现患有肌少症的人,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肌少症主要表现为四肢乏力,行动缓慢,活动能力下降和平衡力减弱等。此外,老年人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容易感染疾病等情况,应该提高警惕,有可能是肌少症。

根据《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建议,有2个标准可作为肌肉减少的警示信号:

一是看小腿围,用软尺量一下小腿的最大周径,如果男性小于34厘米,女性小于33厘米,就要警惕。

二是做起立动作,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连续从椅子上起立坐下 5 次,如果时间超过12秒,可能暗示肌肉状况不太好。

三、日常做好三件事,可帮助养好骨骼

肌少症被称为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如何加强肌肉力量,不外乎做好三件小事。

1、补充优质蛋白质

合理补充蛋白质,可以预防肌肉流失。优质蛋白质分为两种,一是动物蛋白,主要有牛奶、鸡蛋、鱼虾肉、瘦的猪肉、羊肉和牛肉等,二是植物蛋白,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比如豆腐、豆浆豆干等。

文章图片4

2、加强运动锻炼

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5天,或者每天20分钟的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3天。有氧运动可选择慢跑、游泳、骑车、太极拳、八段锦等适合自身的有氧运动。

3、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主要功效是帮助修复肌肉以及释放钙来促进肌肉收缩。当维生素D不足时,患肌少症的风险就会增加,晒太阳和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可以维持我们肌肉的活力。

肌少症的隐匿性极强,应该早发现,早干预,老年人一旦身体出现异常,应该尽快去医院做进一步的加强检查。

参考资料:

[1]《于康. 肌肉衰减症临床营养管理的现状与进展[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0, 14(6): 505-508.

[2]《孙建琴, 叶梦瑶. 老年肌肉衰减症的筛查、评估与干预[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 25(2): 114-1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