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为何好人没好报?恶人没恶报?天道三重惩罚,让人背后发凉

 如水138 2023-05-12 发布于河南

我们知道《红楼梦》也叫《石头记》,本是一僧一道遇到了无才可以补苍天的顽石,(顽石)一再要求要到红尘中走一趟。于是这一僧一道就把这块顽石变成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再又把它变成可配可拿的一个扇坠。然后把这块小小的石头,小小的美玉投到人间,投到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从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出了一段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的曲折故事。

待这块石头在人间历练一番以后,一僧一道又把这块石头复回原形,只是石头上刻下了那一段风流韵事而已。其实红楼梦开篇这一段告诉我们,这世间一切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都是上天的安排,是上天的一种精妙的安排。

庄子在《天地》篇说: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都是由主宰的,都是由真君的。而这个主宰和真君,他把一切安排得很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在抱怨,经常看到这个好人没有好报。恶人呢,也没有恶报。有的人为此愁得吃不下睡不着觉。

但是老子和庄子都告诉我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所以庄子在《齐物论》篇这样说的:其有真君存焉。

这一切都有真正的主宰在安排的。不需要我们去操心。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这个主宰,它是站在生命的本身角度。进行奖励和惩罚的。接下来他列举了三种这个惩罚的力度。

第一种是什么呢?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磨,其形尽如驰而末之能止,不亦悲乎?第一个惩罚就把你托成了一个肉身,托成了一个人形。这叫'一受其成形’,不亡你殆尽。让你的形体成为你精神的枷锁。与物相刃相磨,其形尽如驰而莫之能止。让你的身心和这个外部的世界一直处在矛盾和纠葛之中。其形尽如驰而莫之能止。无论你怎么拼尽全力,你都逃脱不了这种命运的惩罚。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不是一种惩罚吗?

我们评价所谓的好人没好报,坏人没坏报,都是站在物质的角度。一个坏人获得了一些财富,我们就觉得他不应该,他好像他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但是庄子看来,这恰恰是一受其行,不亡以待尽。给他精神上套上了肉体的枷锁,套上了物质的枷锁。这是一种悲哀。

接下来庄子说,第二种惩罚是'哀。’所以有悲有哀,还有大哀。

'哀’是什么呢?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也。

第二种惩罚,让他一辈子疲于为命,急功近利,身心俱惫,形神聚散,一直活在那种迷茫之中。无法从迷茫中走出来,这是一种哀痛。是一种心理上、精神上的折磨。

那么第三种惩罚叫'大哀。’他说:人谓之不死,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就是这样的人,不仅仅让他形神聚散,最后让他形神俱灭。包括他的生命的本真,这个精神在牢笼中永远的把他扼杀了。

因为在老子,在庄子看来人是不死的,只是换了一个肉身而已,人的生命的本身是精神的运化,只要这个精神不灭。人是可以薪尽火传的。

庄子把它叫做物化。当一个人的精神一旦被扼杀了,被消灭了以后。这就是最大的悲哀,因为哀莫大于心死。这是上天最严厉的惩罚。

那么,如何做好我们自己?庄子告诉我们: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如果你能够站在天道的角度来俯察尘世,用第三视角跳出来看我们自己。生旦净末丑,每一个角色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

只要我们静静的去感受我们面临的所谓的不平,所谓的痛苦,所谓的烦恼,你会发现这些烦恼都会烟消云散的。都是那种无形的,并且恒常的力量在控制着一切。

并且庄子指出: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也。

如果你内心里不是这样认识的,还在认为正义会缺席?还在认为正义会迟到?那是因为你

还没有打开天门,你还没有通达天地神明而已。

好,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