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真空論》鈔記

 企愚書櫥 2023-05-12 发布于湖南

《不真空論》討論不真故空,亦為不真即空之理。此乃援《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之義而來。言萬物即色而空,非真有非真無,是對“獨立實有”之徹底否定。

所謂“不真空”者,其實是對“空”的恰當詮釋。世所謂“空”者,或以為“無”,其實並非此物之實體空無,亦非此物滅後空無,而是此物當體即空。並非有色前空,亦非有色後空,而當體空者,謂世間色法萬千紛紜,均具無自性之特性。為了對自性空作出更明瞭的詮釋,《中論》提出了“八不”之說,即“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至於“八不”,依梵志青目的《中論釋》,生是說諸法實有生,滅是說諸法實有滅,常是說諸法常存,斷是說諸法終歸斷滅,一是說千差萬別的諸法實在渾然為一,異是說諸法的差別,來是說諸法從自在天世性(通常叫做自性,在數論學派這是物質的根本質料或者根本原因)微塵(和原子相當,後世譯作極微)等來,出是還去至本處。然而因緣和合而諸法生叫作生,此生相假如實有,就應當不憑借因緣;既然憑借因緣而生,即非實有,所以說不生。因緣離散而諸法滅叫作滅,先已無生,何得有滅,所以說不滅。假如先有自性(自體),是即為常,既然憑借因緣,即無自性,所以說不常。先有今無,是即為斷;即非先有,何得有斷,所以說不斷。因果假如是一,就不由因有果,也不由果有因;或者但有於果,更無別因,所以說不一。因果假如是異,因時未有果,就有所續無能續;果時無復有因,就有能續無所續,所以說不異。來無所從,所以說不來;去無所至,所以說不出。此外青目還舉了世間現見的谷芽等以顯釋八不。

凡夫尋常觀物,皆將某物視為實有且永恆不變,然而世間萬法並無恆常的存在,而是在剎那剎那隨緣生滅。前一剎那之此物,並非後一剎那之此物,因此物當體即空,並無實性。把握了這個原理,吾人便不會滯守僵死的觀念,更不會執著此物而不放手了。東坡《赤壁賦》所謂“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若以如是觀念去看待世間萬事萬物,則得之不喜,失之不憂,處我一日之緣即珍惜此日,而緣盡散去亦不會為之不捨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