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认为发烧友应该人手一对——评金琅G3ST-D超高音

 fjgsd 2023-05-12 发布于广东

赖总编系统好声的秘密

Image
本文是讲金琅G3ST-D超高音的玩法和效果,但却离不开本刊总编赖英智先生。此话怎讲?且听我细细道来。

Image


我和赖先生相识逾二十年,非常敬佩他对完美重播音乐的不懈追求。赖先生浸淫音响圈四十余载,领略和把玩的世界名器不计其数,是一位值得景仰的前辈。我接触过不少专业录音师和音响从业人员,他们将音响作为职业,长时间的相对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厌倦感,业余时间很少碰器材、听音乐,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赖先生绝对是个例外,我真的很想知道在这数十年里激励着他孜孜以求更好重播效果的动力究竟是什么?我对赖先生的家访始于十多年前,每一次聆听都能带给我在其它音响系统上所无法体验到的愉悦感,这是一种非常接近真实现场的重播方式,所有音响元素都达到高超的水准,但音乐的美态却足以让我忘掉了它们!而且一直以来赖先生为追求更感人的声音,他不断尝试、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例如全屋预制声学处理装置、用多声道方式播放立体声、使用带FPGA的房间处理器、让D类放大器发出A类的声音等等。经过种种努力,赖先生用并不昂贵的器材发出非常逼真、自然、优美的声音,在这里听上一整天都不会累。可以说,赖先生的系统并不畏惧Hi-End级对手们的挑战,但最重要的是它拥有某些Hi-End级系统都不曾有的特质,例如相比之下,有的Hi-End系统的声音“PS”得太明显了,显得刻意、造作、生硬。

Image

前段时间赖先生先后两次邀请我到他府上做客,聆听时间都很长,约5-7个小时。是什么让我流连忘返呢?那就是如今赖先生系统的声音更加鲜活、水润,这完全是一种如流水般、充满生命力的重播方式。相比之下,大部分系统的声音显得太木讷、干涩、单薄、平面化了!以前倍感珍稀的空气感、乐器的泛音、空间的堂音等等这里均唾手可得,在表现音乐的美感方面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例如聆听不熟悉的室内乐作品时,光是各种乐器的“真味”就美得醉人,让我不想再分心去想什么和声、对位了;听马斯奈《冥想曲》的各个版本,我连续听七、八遍还意犹未尽,因为每把小提琴的声音、每位演奏者的处理方式就足以撩起我的好奇心,期待下一次播放的惊喜了……见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赖先生笑着为我揭开了谜底——原来是每只主音箱旁边都加了一只HANOVA Moon II超高音(又称“声场扩展器”)。


超高音的作用

Image
超高音?我二十多年前就接触过了,例如TANNOY的“金高音”、ELAC的“蘑菇头”,但当时印象不深,加上它们价钱不菲,后来就没有再留意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您不知有没有留意到不少Hi-End音箱都加有超高音,例如Rosso Fiorentino使用带式单元的“金高音”,FM Acoustics XS-ll有后向发声兼可调的超高音(后向发声的超高音也很重要,赖先生很强调这一点,他将HANOVER Moon II前向单元的音量只开一点点,但后向单元的音量则开得很大),Snous Faber的旗舰“凤凰特别版”使用钻石铍膜高音,可延伸至40k Hz,本身就相当于一枚超高音,同时背面还有一只能量可调的、向后发声的书架箱以改善音场表现。至于两面发声的静电音箱、平面振膜音箱以及360度发声的音箱,它们虽然没有特定的超高音,但它们的努力方向和装超高音、使用动圈单元的普通音箱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获得更接近于现场的重播效果。

Image


为什么系统要加装超高音呢?因为许多现场微弱的细节在混音过程损失严重,例如乐器的高频泛音、空间的堂音等,这些我们在一般系统和软件中都难以听到,这也是造成“罐头音乐”的重要原因,而加超高音则可以用最简单手段弥补回来,令您的系统听起来更加贵气、真实!这里要强调的是——超高音改善的绝不仅仅是高频,由于向下延伸谐波的关系,它对系统的质感、音场甚至低频都有改善,真是神奇!鲜活、大气、逼真,这些都是Hi-End级音响的特征,但平心而论它们和普通系统的音质差距并不如彼此之间的价差那么大,如果做盲听的话,可能只差那么一点点。加了一款好的超高音之后,您的系统瞬间会变得鲜活、水润、宽松、和谐起来,人声、乐器的质感更丰满逼真,整体表现力深刻入微、立体而有规模感,“活”的音符芬芳四溢,不仅重播效果更接近现场,而且还拥有不少以往只在梦中出现的Hi-End系统的特征,您说这诱惑够大的吧?!但以前为什么超高音没有引起发烧友足够的重视呢?主要原因是那时的产品频率“起步”太高,往下和原音箱衔接不够,从而造成效果不明显,新一代产品已经加以改进。

Image


Image


话说听了赖先生的系统后我也想买一对HANOVA Moon II,但一问价钱却超出了我的预算,不禁有些踌躇起来,见此赖先生便向我推荐了金琅G3ST-D超高音,6800元一对,OK,价钱没问题!

Image




金琅和G3ST-D

Image
个人感觉金琅是一家相对低调的企业,但实际上它在带式高音单元和气动式高音单元方面在国际上是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在许多国外Hi-End音箱的身上都可以看到AUTUMN CANTUS高音的影子。G3ST-D超高音在前、后方均使用带式高音单元(再次强调前、后方同时发声很重要,某些超高音没有这项功能),高频能延伸至40k Hz,分频器使用德国M-Cap电容、OFC电感和军工标准的金属膜电阻,内部接线为OCC线材。带式高音是在两块磁体之间装有一条细长而又极薄的金属带,它既是振膜又是音圈,当通过音频电流时,在磁力线的作用下会产生磁力,驱动振膜前后振动而发声。金琅铝带高音材质及制造工艺都有别于其它品牌,它是以铝膜为基材的一种复合带,在铝膜表层渗镀了一层特殊物质,具有刚性好、耐疲劳度强的特点,最大优点是失真度特别低(<0.05%)。在此基础上,G3ST-D使用钕铁硼磁铁来维持足够的磁束密度,具有瞬态反应快、高频延伸好、水平扩散性极佳的特点,它没有相位失真,也没有音圈过热而产生动态压缩的问题。G3ST-D前后各使用一条铝带,厚度均为0.01毫米。前面的铝带长度为130毫米,宽度8.5毫米。后方铝带长度为70毫米,宽度8.5毫米。前面铝带单元的分频点、灵敏度可调,以配合各种音箱和欣赏口味。

Image

Image


调整

Image
聆听时我是将G3ST-D放在主音箱高音单元的上方,两者的中轴线一致。至于前后距离,G3ST-D也和主音箱的发声面基本平齐。G3ST-D前面的铝带单元分频点有10k Hz、16k Hz两档可选。在10k Hz时灵敏度为94dB,即0=94dB,灵敏度有-3dB、-1.5dB、0、+1.5dB、+3dB五档可选;在16k Hz时灵敏度为96dB,即0=96dB,灵敏度同样有五档可选。后面的铝带单元频响10k Hz-40k Hz,分频点和灵敏度不可调。那怎样调才好呢?我的主音箱灵敏度为90dB,理论上我应该选10k Hz这一档再-3dB会在灵敏度方面比较接近,但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口味不同,我觉得还是不应该简单拘泥于数字上的匹配。以我自己为例,在坐着时原本高音单元已经稍高于我耳朵的水平线,这样G3ST-D的发声位置就更高了,所以我还是决定在各个档位都试一试。我先是将灵敏度档位打在0的位置,然后比较10k Hz和16k Hz的效果。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播放软件选的是fone公司出品的《Live ad Alcatraz》专辑,这是吉他名家Fausto Mesolella现场演奏会的实况录音,用来检验系统的高频表现立竿见影。怎么说呢?我觉得选10k Hz这一档时,G3ST-D和我的主音箱融合度较好。那灵敏度应该选哪一档好呢?说真的打在0这一档的效果已经令我相当满意,但在我将开关打在-1.5dB时猛然发现此刻台下观众的掌声特别的饱满、凝聚,而吉他弦刮擦的细节、弥漫起的泛音、空间堂音、琴腔共鸣等依旧丰富得不得了,那么就选这一档吗?我又再打到-3dB的位置,发现声音显得相对暗淡、木讷一些。后面我又试了+1.5dB和+3dB,发现灵敏度调得越高,系统的高频就越飘逸、开扬、阳光,穿透力越强,但和主音箱的融合度没有0dB和-1.5dB时好,于是我最终确定G3ST-D分频点选10k Hz、灵敏度选-1.5dB(即92.5dB)。我的做法仅供参考,大家可根据自己的系统、环境和个人口味灵活调整。




用G3ST-D会带来什么好处?

Image
简单地说,是让您的系统声音更加高贵,音场定位三维感更强,从而具备更“深刻”的表现力。什么才叫高贵的声音?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我会相信这么一句话——“平庸和卓越也许只相差一步”。如果您的系统是搭配合理的话,那么您觉得和展会上的Hi-End系统差距在哪里呢?当然这里要将低频表现排除开来,因为这纯粹是靠金钱换来的——优质大口径低音单元、大箱体、大功率却又很细腻的放大器以及大空间,已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我们通过努力能做到的只有在中、高频方面和音场定位方面。除去低频之外,您是否觉得自家系统比起那些Hi-End系统少了某些微妙细小的讯息而显得比较平面和平淡?声音背景没有那么纯净漆黑?声音质地没有那种凝聚、清晰但又水润的感觉?音场缺乏层层递进的深度、结像模糊又不够活灵活现?那么,借助G3ST-D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上述问题。

在我的系统用了G3ST-D之后,系统在水润度、空气感、空间感、鲜活度等方面的表现马上焕然一新!要知道小提琴、竖琴、吉他、木管乐器、萨克斯管、钢琴等乐器都有着丰富的泛音,但这些在混音时都被严重损耗、过滤掉了,因此常说简单的现场录音一般能保留更多乐器珍贵的泛音,而一般录音室制品所呈现的乐器则显得都比较干涩、单薄、呆板。而G3ST-D正是能将这些失去的宝贵成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回来,使系统的声音显得更水灵、柔顺、细致、透明,总体层次感更好,从而更好还原乐器的真实美感。有些发烧友觉得古典音乐作品不如“口水歌”易入耳,但相信有了G3ST-D之后,您即使不了解作品的内涵,甚至不用听旋律,光是听那些乐器的美感都已经陶醉得不得了,如果还是现场录音的话,凭着G3ST-D找回来的残响、堂音,那就更是活灵活现得不得了!值得一提的是,G3ST-D不仅能令系统的中、高频更加贵气,而且还可提升低频的结实程度,确实很神奇哦。下面就举几个G3ST-D的“神奇”例子。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播放谭咏麟《极品之选》专辑中的《幻影》,这本非一个发烧录音,八十年代的港台录音大家也知道好不到哪里去,但在歌曲开头风声吹过的音效自不在话下,我甚至还能“看”铃铛轻轻晃动的模样!再听下去,我发现录音师在混音时其实是将整个管弦乐队“塞”进了左声道,这里面有弦乐群、有管乐群,管乐甚至还有不错的穿透力,但录音师硬生生将它压缩成一个足球般大小,结构如同“五脏俱全”的麻雀。其实录音师完全可以像张学友《爱与交响曲》那样将管弦乐队作为主要伴奏,但为了因应当时的欣赏口味,这支人数众多管弦乐队只能让位于那套由一个人操纵的架子鼓了。G3ST-D毫不留情地指出了这一点。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播放Michael Jackson《Thriller》专辑同名单曲时,开头音场左侧嘎吱嘎吱的开门声疑幻似真,随即脚步声从右方响起,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至音场中央开始往下走到左侧,一切“尽收眼底”。而在播放《Bille Jean》时,音场右侧不时有女声在和唱,但在2分24秒时在相同的位置突然冒出一把男声来,这是我以前从未留意到的,当时又是在几乎全黑的环境下聆听,不禁当场吓了一跳,还以为有个人闯了进来!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在播放美国TRILOKA唱片公司出品的《The Road to the Western Lands》专辑第三首曲子时,我发现有些音效直接跑出左、右音箱所在的区域,直接爬到右边侧墙上,结像还非常饱满结实,高度约有2米,就像环绕声效果似的,难道是用两声道营造出多声道的效果?但G3ST-D揭示这不过是多麦克风拾音时某些声轨反了相而已,应该是录音师的疏忽。



“金琅”G3ST-D超高音的售价为6800元,以不足一条中低价位讯号线的代价换来系统逼真而鲜活的表现,以及更具三维立体感的音场,您说超不超值?所以我才敢说发烧友应该人手一对。我自己则专门为G3ST-D配了一对单晶银跳线,价钱比G3ST-D还贵,不过相对系统所带来的提升而言,我认为完全值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