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豆摘花打杈:做对增产5-20%,操作不当得不偿失

 馨香斋918 2023-05-12 发布于河北

土豆也叫马铃薯,虽然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农作物,但是我国的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的主粮作物,在我国种植结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生产角度来说,马铃薯要获得高产,不仅需要良好的水肥条件,同时还需要良好的群体结构,这样才能使马铃薯在现有的条件下产量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要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在生产上首先要确定好合理的种植密度,这一点我们都比较熟悉,但另一个管理环节比较容易被忽略,那就是马铃薯整枝打杈。有数据研究表明,对不同品种的马铃薯进行整枝打杈,其增产潜力可以达到5%-20%,不过,整枝打杈如果处理不当,也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的栽培隐患而导致减产。

文章图片1

我们先来看一下马铃薯整枝打杈增产的原因在哪里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地上部分的光合作用来制造的有机物,另一个就是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营养。在土壤肥力一定的条件下,马铃薯在整个生育周期中,从土壤中吸收的矿物营养以及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的总量就是一定的,那么制造的这些营养物质最终都流向了哪里呢?

文章图片2

主要有三个方向:首先就是地下块茎的膨大,就是我们收获的马铃薯块;第二个就是包括叶片在内的秧子本身,秧子里面的营养物质会在马铃薯生长的后期部分回流到块茎里面,从而增加马铃薯的产量;第三个容易被忽略忽略的方向就是马铃薯开花及结果过程中消耗的营养,这部分营养无法运输的块茎,对商品生产来说是营养物质的浪费。

文章图片3

开花是每个品种的马铃薯都会有的一种生理现象,但不同品种的马铃薯结果儿特性不一样,多数马铃薯结果量非常少,但个别的品种每亩地可达到200-400斤,这样一来对马铃薯在生产过程中所制造营养物质的消耗能量就比较大,会造成块茎的产量损失,从而影响栽培效益。这是我们对马铃薯进行整枝打杈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植株生长和块茎膨大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养分竞争性,如果植株长势过旺,也会影响营养物质向块茎部位的积累,同样不利于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形成。

文章图片4

马铃薯进行整枝打杈的两个时期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很容易理解,马铃薯开花结实以及植株生长过旺是造成养分消耗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对马铃薯进行整枝打杈的操作也要围绕这两方面进行。首先是减少花蕾及果实的形成数量,对商品生产来说马铃薯的花和果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马铃薯花絮相对较大会造成遮光,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因此马铃薯在现蕾期就要将整个花序给疏除。

文章图片5

另一个就是马铃薯发生徒长或群体郁闭时进行整枝,旺长的植株会争夺走过多的养分,而过多的分枝过多则会造成群体透风不良,田间湿度过大,并进一步引起病害的发生。这时候就需要对马铃薯进行整枝,每株马铃薯保留2-3个茎其它的侧枝、老叶、病叶应全部疏除。

文章图片6

马铃薯疏花打杈不可忽略的几个因素

对马铃薯疏花打杈,要注意一些相关细节,不然的话往往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还可能造成减产,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病的马铃薯不要打杈或疏花。一旦发生病毒病或者是晚疫病等真菌性病害,如果再进行进行这些操作管理,会加速病原菌的传播速度,从而为马铃薯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隐患。

文章图片7

其次就是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要不要打岔。原因在于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有利于病菌的滋生和繁衍,即便是看上去比较健康的植株,也难免会有病原菌存在,只是还没有表现出肉眼可见的病害症状。因此,为了减少病害的传播几率,在湿度较大的时候也要避免整枝及疏花等操作活动。

第三个就是如果花蕾和结果量比较小的话可以不用打。因为栽培面积过大的话,这些操作往往会消耗较多的人力,而人力成本现在在农业操作过程中相对较高,假如结果量比较少,那么通过人工疏花疏蕾及打杈所增加的产量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能还不足以抵消雇用人工所花费的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进行打杈。

文章图片8

第四个就是打杈以后要及时喷广谱性的杀菌剂来进行病害防治。因为在打卡之后会形成伤口,伤口在短时间内无法愈合而形成一定的伤流,也就是说植株体内的液体往外流,这部分液体里面所含的养分相对较为充足,可以为病害的滋生提供比较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就会为病害的传播侵染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为了避免为病害的爆发埋下隐患,喷施杀菌剂是非常必要的一步操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