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灵习作 I 走进孔庙(游记)

 逸雪流年 2023-05-12 发布于山东

    (说明:2023年五一假期,我们一家三口去了曲阜参观“三孔”,对紫灵来说,这次出行就是一次“vip研学之旅”,收获颇大。


        今年“五一劳动节”小长假,很多人都出去游玩了,有人去了火得出圈的淄博,品尝人间有味的烧烤;有人去登“天下第一山”泰山,领略那壮丽的日出景观;也有人去了风景如画的杭州,观赏美丽的西湖风光……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曲阜,参观了承载着深厚儒家思想的“三孔”——孔庙、孔府和孔林。三孔之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孔庙。
       来到孔庙门前,妈妈为了让我能更深刻的了解孔庙文化,特地请了一位导游给我详细讲解。

         孔庙一共立有六道牌坊,都是褒扬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家文化的。我记得第一道牌坊叫“金声玉振坊”,石头上的字刻于1538年,而“金声玉振”这四个大字,是由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的。“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磐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如同奏乐,以金钟发声,以玉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一样  。这道牌坊赞颂了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
        除了牌坊以外,那里的门槛也有特殊的讲究。总体来说,门槛都很高,但各个门槛的高度又不同,有的不足15厘米,有的要搭两三个台阶才能上去。有一句俗语说:“你家门槛太高了,过不去。”意思是说对方的身份和地位太高了,高攀不上。在古代,门槛的高低,象征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孔庙中的门槛都很高,以此可见孔子的地位有多高。
        孔庙的房屋宫殿也很有特点,它们都是榫卯结构,以木材,砖瓦为建筑材料,把木条切成各种相互吻合的结构搭建而成的。这种结构十分牢固,不易坍塌。听导游说,有一年曲阜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而孔庙中的宫殿因为这个特殊的结构,才在众多废墟中屹立不倒。

(勾心斗角)

      在孔庙的古建筑中最有意思的还要数“勾心斗角”了。一个建筑物的一角,插进另一个建筑物的两角中心,这就是“勾心”;而其他角又和另外建筑物的角紧紧地对在一起,这就是“斗角”。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师为了节省空间及建筑结构的美观而创造出的一门以巧补拙的建筑美学,真是一大奇观。

(龙凤树)

        孔庙中的柏树很多,它们长得又高又大,姿态万千。树龄几百岁的就有不少,据导游介绍,树龄最长的那棵柏树,是孔子亲自植下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还有一棵“龙”树,一面龙纹向上生长,另一面因为经常被人们抚摸,表面已经十分光滑,还泛着油光,像是打磨出来的珠宝似的。它的旁边还有一棵干枯的“凤”树,一直陪伴着它。
        行走在孔庙之中,听着导游的讲解,让我收获良多。我看到了孔子成长和生活的地方,了解到了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子的推崇,体会到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孔庙果然是“德侔天地 ,道贯古今”之地。
        离开时,我忍不住再次回头凝望:孔庙在那密密麻麻的苍松翠柏掩映下,是那么神圣,那么庄严。此时,我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在孔庙中看到过的两句诗:“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坛礼乐冠华夷。

(大成殿)

全文完



     ( 逸雪老师后记:参观“三孔”,这里的每一处都是庄严的,神圣的,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不得不肃穆以待,接受精神的洗礼。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我想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吧,身临其境,即可滋养身心。这里遍地柏树,几百年树龄的颇多,钟灵毓秀,灵气缭绕于此。它们长得高大又挺直,一如孔子所谓的“君子”之态,着实让我震撼不已。难不成这浩然长存的文化之气,也能滋养这些柏树么?

(在孔府中速写的紫灵)

       作者简介:崔紫灵,5年级在读。一个痴迷画画又很喜欢读书、写作的女孩,心中最热爱的是美食,妥妥的一枚小吃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