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董宇辉说的这段话,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进击中的罗罗 2023-05-12 发布于广东


这是日更的第152/365

董宇辉曾感叹过:人总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是人的本能,因为我们都需要成就感不断地反馈与激励。

但一个人能耐着性子做不擅长的事情,才是本事。”

一个人做擅长的事的确会上瘾,去做不擅长的事,就会是一种挑战,甚至也有可能发生新的契机。

比如写作这件事,有时候数据不好,自己就想放弃,觉得自己没有写作的天赋,就会自暴自弃。

但仔细想想写作更多的是锻炼自己思考的能力,那些可以写出长文爆款10万+的作者,很多都是在这个领域坚持了很多年的。

正确的方式是先开始拆解爆款文章,学习他人的写作手法,还有就是看一下关于表达方面的书籍。

而不是自怨自艾的感叹自己的数据为什么不好,写出来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人看。

比如我最近每天会练字半小时,我就发现一个问题,自己有时候为了快一点完成任务,没有好好读帖。

而是按照之前自己的方式,就开始下笔。结果写的字不仅结构没有对,而且笔画也不够精致。

于是昨天在复盘的时候我就开始告诉自己,每天半小时,每天练一个字就好了,而不是大篇幅自动化抄写。

一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很舒服,很安逸,甚至会上瘾。

就像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这样的新闻——

 
一位在加油站工作的中年阿姨,在加油站工作了十多年。
 
在加油站搬迁时被裁,面对这样的境遇,这位阿姨只能无助哭诉:“我除了给汽车加油,其他什么也不会,把我裁了,我以后怎么办?”
 
确实,没有了这份收入,这位阿姨的生活只会越发拮据,没有技能的加持,再找一份工作,又谈何容易?
 
中年被裁的遭遇让人同情,但也给到了我们警醒。
 
人到中年,修炼一个可以谋生的专长,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如果一直不去学习,那么当意外来临之前,就没有可以抵御风险的能力。

人不希望改变的原因,是因为之前的做法会让自己觉得很安全。

人的大脑是趋利避害的,所以人喜欢待在舒适圈,面对未知的事情就容易恐惧和焦虑。不敢尝试做一些新的改变,当遇到问题也会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做出判断。

其实,很多时候自己认为的“不擅长”,只不过是自我设限的框架,羁绊了前行的步伐。

比如写作这件事,先开始更重要。尝试先从100字开始练习。先学会勇敢的公开表达,锻炼自己的心性。

哪怕自己写得不好,也可以接受。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的。

就像《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里面提到的:生要看总和力。

比如想要提升自己的写作效率,可以利用好平时碎片化时间进行一定阅读和输入。

每天从做一张知识卡片开始,不断内化每个知识点,下次在写作的时候就能联想到这个素材或者论点自己可以用得上。

知识管理靠的是背诵,没事的时候就可以看看自己的flomo记录去思考这个笔记什么时候可以用的上,该怎么用。这样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那么,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突围,不妨尝试几个方法:

01 培养一些好习惯

尝试做出一点小改变,养成一些新的习惯。比如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进行阅读,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02 修炼自己的硬本领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花一点时间上面,一天做不好没有关系,进行刻意练习,总会有进步。

03 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坚持输入

对待不确定性的方式就需要自己积极主动去学习,居安思危。而不是温水煮青蛙,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消遣时光。

祝:

拥抱不确定性,尝试破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